套铣管提升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21425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套铣管提升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铣管提升装置,所述装置为中空结构,包括一体形成且依次连接的套铣管连接接头、连接部和钻杆连接接头,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钻杆连接接头的外径且在二者的连接处形成有坡度为5°~40°的提升台阶,所述套铣管连接接头端部形成有双级同步外螺纹,所述钻杆连接接头内形成有钻杆扣内螺纹。该套铣管提升装置够连接套铣管和钻杆进行套铣作业,同时提升时能够用吊卡直接提升,减少井队员工劳动强度,减少套铣作业时间和成本;同时,该套铣管提升装置整体中空,在进行套铣作业时,便于泥浆的在装置中间流动,即钻井液的循环。
【专利说明】套铣管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井下事故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铣管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井队在处理井下事故进行套铣作业时,现在市场上提供的套铣上接头(也称为大小头)只能用来连接套铣管和钻具进行套铣作业,而不能用吊卡直接起吊。在起吊套铣管时,每起一个立柱都需要接一个套铣上接头,然后再接一个提升短节,才能进行起吊,而且该套铣上接头十分笨重,大大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增加了作业时间和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铣管提升装置,即用于处理井下事故套铣作业过程中能够连接套铣管和钻杆进行套铣作业,同时提升时能够用吊卡直接提升的工具,以降低井队员工劳动强度,减少套铣作业时间和成本。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套铣管提升装置,所述装置为中空结构,包括一体形成且依次连接的套铣管连接接头、连接部和钻杆连接接头。
[0006]所述套铣管连接接头端部形成有双级同步外螺纹,进行套铣作业时与套铣管连接。
[0007]所述钻杆连接接头内形成有钻杆扣内螺纹,进行套铣作业时与钻具连接。
[0008]所述装置为中空结构,连接部两端与套铣管连接接头和钻杆连接接头连接为一体,连接部一般采用圆柱形,进行套铣作业时,可以将吊卡直接扣在连接部。此外,该套铣管提升装置整体为中空结构,这一设计还可以在套铣作业时,便于泥浆的在装置中间流动,即钻井液的循环。
[0009]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钻杆连接接头的外径且在二者的连接处形成有坡度为5°?40°的提升台阶。进行套铣作业时,将吊卡扣在连接部,台阶坐挂在吊卡上,可进行起吊作业。与过去还需要单独使用的提升接头相比,过去提升接头角度为90°,起吊作业时应力过于集中,承载能力较差。
[0010]优选地,所述提升台阶的坡度为18°。这一角度与起吊时所用的吊卡的角度是一致的,这是因为起吊作业时,提升部分会落入吊卡内。并且,这一角度的设计,减少了起吊时绳索与提升台阶之间的应力集中,提高了承载能力。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I)该套铣管提升装置够连接套铣管和钻杆进行套铣作业,同时提升时,省去了提升接头,能够用吊卡直接提升,减少井队员工劳动强度,减少套铣作业时间和成本;
[0013](2)同时,该套铣管提升装置整体中空,在进行套铣作业时,便于泥浆的在装置中间流动,即钻井液的循环。
[0014]【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套铣管提升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套铣管提升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17]如图1所示,该套铣管提升装置为中空结构,包括一体形成且依次连接的套铣管连接接头1、连接部2和钻杆连接接头4,所述连接部2的外径小于所述钻杆连接接头4的外径且在二者的连接处形成有坡度(即图1中的α角)为5°?40°的提升台阶(3),所述套铣管连接接头I端部形成有双级同步外螺纹,所述钻杆连接接头4内形成有钻杆扣内螺纹。
[0018]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升台阶3的坡度为18°。
[0019]该套铣管提升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0]在套铣作业时,套铣管连接接头I与套铣管通过双级同步外螺纹连接,钻杆连接接头4与钻杆通过钻杆扣内螺纹连接,即可准备开始进行套铣作业。起钻时,将吊卡扣在连接部2,提升台阶3坐挂在吊卡上,即可进行起吊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套铣管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中空结构,包括一体形成且依次连接的套铣管连接接头(1)、连接部(2)和钻杆连接接头(4),所述连接部(2)的外径小于所述钻杆连接接头(4)的外径且在二者的连接处形成有坡度为5。?40。的提升台阶(3),所述套铣管连接接头(1)端部形成有双级同步外螺纹,所述钻杆连接接头(4)内形成有钻杆扣内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铣管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台阶(3)的坡度为18。。
【文档编号】E21B17/02GK204126565SQ20142057556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檀惊涛, 马德才, 聂长久, 邓传厚, 闫光 申请人: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