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液固体颗粒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95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石油钻井液固体颗粒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油钻井液固体颗粒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井或气井建造的钻井过程中,钻头被布置在钻柱的端部且被旋转以钻井。已知为“钻井泥浆”的钻井流体经由钻柱被泵送到钻头以润滑钻头。钻井泥浆还用于经由形成在钻柱和钻井之间的环状空间将由钻头产生的钻屑和其他固体输送到地面。钻井泥浆中包含昂贵的合成油基润滑油,使用时首先要对泥浆进行过滤,清除直径较大的固体颗粒,才能进入除砂器或除泥器,以进一步降低泥浆中的固相含量,起到泥浆净化作用。目前,通常使用泥浆振动筛进行筛除,但传统振动筛筛体大,筛分效率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石油钻井液固体颗粒过滤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装置本体、进液口、液压缸、连动杆、挡液板、上筛网、下筛网、出液口,在装置本体的上端面上设有进液口,在装置本体的右侧下端设有出液口,在装置本体的内部侧壁上设有四个液压缸,在每个液压缸的端部通过连动杆连接有挡液板,在每两组挡液板之间焊接有筛网,筛网分为上筛网和下筛网两种,所述的下筛网包括滤板、沟槽、凸条、滤孔,在滤板上纵向设有多条沟槽,在滤板上横向设有多条凸条与沟槽垂直交叉分布,在凸条与沟槽交叉形成的空隙里开设有滤孔;上述的上筛网由筛板、凹槽和网板组成,在筛板的中部设有多块网板,每块网板之间通过凹槽分隔开;上述的进液口为喇叭形状,在进液口的下端设有滤槽,滤槽设置在装置本体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进液口设计为喇叭状能够防止钻井液的四处飞溅,在进液口的下方设有滤槽能够将较大的杂质挡住,减少了筛网的负担;通过上筛网的左右移动将钻井液均匀过滤,将较大的颗粒留在上筛网上,挡液板能够防止钻井液从侧边流出,影响筛除效果;带有较小颗粒的钻井液再经过下筛网的左右移动进行筛除,从而得到较干净的钻井液。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上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下筛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装置本体1、进液口2、滤槽3、液压缸4、连动杆5、挡液板6、上筛网7、下筛网8、出液口9、固定杆10、筛板7.1、凹槽7.2、网板7.3、滤板8.1、沟槽8.2、凸条8.3、滤孔8.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本体1、进液口2、液压缸4、连动杆5、挡液板6、上筛网7、下筛网8、出液口9,在装置本体1的上端面上设有进液口2,在装置本体1的右侧下端设有出液口9,在装置本体1的内部侧壁上设有四个液压缸4,在每个液压缸4的端部通过连动杆5连接有挡液板6,在每两组挡液板6之间焊接有筛网,筛网分为上筛网7和下筛网8两种,所述的下筛网8包括滤板8.1、沟槽8.2、凸条8.3、滤孔8.4,在滤板8.1上纵向设有多条沟槽8.2,在滤板8.1上横向设有多条凸条8.3与沟槽8.2垂直交叉分布,在凸条8.3与沟槽8.2交叉形成的空隙里开设有滤孔8.4;所述的连动杆5的中部通过活动轴连接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的另一端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内壁上,固定杆10将连动杆5的中部固定,当液压缸4进行伸缩动作,连动杆5带动挡液板6和筛网左右移动。

其中,上筛网7由筛板7.1、凹槽7.2和网板7.3组成,在筛板7.1的中部设有多块网板7.3,每块网板7.3之间通过凹槽7.2分隔开,能够增大筛网的摩擦力,利于将较大的颗粒在晃动的过程中通过摩擦变小,使钻井液筛除更干净。

另外,进液口2为喇叭形状,在进液口2的下端设有滤槽3,滤槽3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内侧;进液口设为喇叭状能够防止钻井液倒入时四处飞溅,在进液口处设有滤槽能够起到初过滤的作用。

将进液口设计为喇叭状能够防止钻井液的四处飞溅,在进液口的下方设有滤槽能够将较大的杂质挡住,减少了筛网的负担;通过上筛网的左右移动将钻井液均匀过滤,将较大的颗粒留在上筛网上,挡液板能够防止钻井液从侧边流出,影响筛除效果;带有较小颗粒的钻井液再经过下筛网的左右移动进行筛除,从而得到较干净的钻井液。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