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井筒动态找水堵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526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井筒动态找水堵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移动式井筒找水堵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技术不断提高,对油层描述越来越精细,特别是对油田的出水层描述缺乏直观认识。如果同水同层是水层在上还是油层在上,细小短层更是难以确认.对于混合层开采,目前都大排量提液,但水层出的水流速度快,油层的油流速度慢,且水层压力高,油层压力低,水又被压回压油层,水进入油层后污染油层,油又出不来了,找水堵水成为了采油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目前还没有一套直观的找水堵水装置用于现场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移动式井筒动态找水堵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移动式井筒动态找水堵水装置,包括套管、油管以及喷射泵,所述套管内同轴安装油管,该油管内上部安装喷射泵,该油管的外缘中部固装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外封隔器和下外封隔器,该上外封隔器的开口朝上,下外封隔器的开口朝下,该上、下外封隔器之间的油管外缘固装对称设置的上内封隔器和下内封隔器,该两个上、下内封隔器的相向设置,该上、下内封隔器之间的油管壁上制有一对旁通孔,所述上、下外封隔器及上、下内封隔器的外缘均与套管内壁密封接触,该上、下内封隔器的边缘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套管中部设有多组间隔设置的通向地层的射孔。

而且,所述上、下外封隔器为橡胶材料制成的皮碗结构,该上、下内封隔器同样为橡胶制成的皮碗结构。

而且,所述油管内的下部安装球座,该球座内安装上、下移动的钢球,该球座的上、下部的直径小于钢球的直径。

而且,所述油管的下端部为喇叭口结构。

而且,所述上外封隔器、下外封隔器、上内封隔器和下内封隔器均为间隔设置的两个。

而且,所述油管顶部安装水力锚。

而且,所述喷射泵的型号为PSB-60型。

而且,所述上、下外封隔器之间的距离为30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皮碗结构的封隔器与喷射泵组成找水装置,一次管柱完成,既可找水又可堵水。

2、提拉式移动管柱找水堵水装置快速对准地层某井段,方便简捷、实用性强。

3、通过本装置可快速、准确的找到水层、油层的分界面,操作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堵水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移动式井筒动态找水堵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套管2、油管1以及喷射泵3,所述套管内同轴安装油管,该油管内上部安装喷射泵,该油管的外缘中部固装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外封隔器4和下外封隔器8,该上、下外封隔器为橡胶材料制成的皮碗结构,该上外封隔器的开口朝上,下外封隔器的开口朝下,该上、下外封隔器之间的油管外缘固装对称设置的上内封隔器5和下内封隔器7,该上、下内封隔器同样为橡胶制成的皮碗结构,该两个上、下内封隔器的皮碗开口相向设置,该上、下内封隔器之间的油管壁上制有一对旁通孔6,所述上、下外封隔器及上、下内封隔器的外缘均与套管内壁密封接触,该上、下内封隔器的边缘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套管中部设有多组间隔设置的通向地层的射孔13。

本实施例中,所述油管内的下部安装球座10,该球座内安装可上、下移动的钢球9,该球座的上、下部的直径小于钢球的直径,防止钢球脱出。

所述油管的下端部为喇叭口11结构,用于探鱼顶。

所述上外封隔器、下外封隔器、上内封隔器和下内封隔器均为间隔设置的两个,有效提高了密封性能。

所述油管顶部安装水力锚14,其作用是固定油管,防止油管滑动。

该钢球的作用是检测下外封隔器的密封性能,由于油管较长且在插入套管的过程中与套管内壁一直摩擦,如果下外封隔器密封不严,则可能该管柱返工。

喷射泵的型号为PSB-60型。

所述上、下外封隔器之间的距离A为30cm,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A端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油管慢慢下入到套管内封隔器穿过射孔13,然后慢慢提拉油管,待封隔器A对准地层后,启动喷射泵开始工作,使得油管内产生负压,当上外封隔器4和下外封隔器8对准射孔井段位置时,则将套管外部的液体吸入油管内,如图2所示,图2中箭头方向为液体的流向,通过喷射泵将油管内的液体抽出到地面罐内,工作人员可方便得知此处抽到的是油还是水。

如果为油层,可继续向上提拉油管,进行找水,逐段测试。

本装置的堵水流程为:

洗出喷射泵泵芯,堵剂从油管内挤入,通过旁通孔6,在上内封隔器5和下内封隔器7的作用下,承压堵剂被挤入底层堵水,图3中箭头方向为堵水剂堵水方向。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