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探水安全防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5266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探水安全防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矿山开采中,在巷道的开掘及工作面开采前必须进行提前的地质情况的勘测,其 中探水作业是其中重要的项目之一。勘探中,使用钻探水孔进行探水是最直接可靠的方式。 一般在钻探水孔的孔口设置孔口管,孔口管外端设置有法兰,当该钻孔探测到水时且水量 较大无法排净时,可关闭阀门,然后进行后期治理工作。地下含水层一般具有较大的压力, 当钻头钻进到含水层时,高压水将顺着钻杆和钻孔间隙喷出,高压水的瞬间喷出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都存在较大的威胁。

所以现在需要一种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探水安全防喷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地对探水进行封堵,防止冲击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井下探水安全防喷装置,该装置包括钻杆、钻杆套、驱动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钻杆套为双层结构其包括内套和外套,所述钻杆穿过所述内套后与设在钻杆套一端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外套上设有支撑机构,在所述钻杆套的另一端设有可随着钻杆转动的端套,所述端套呈锥形形状,所述端套与外套相连,所述钻杆同时穿过端套,在所述端套上设有磨刀片,所述磨刀片形成多个环状均布在所述端套的表面,最靠近外套的一圈磨刀片可在压力作用下沿着外套的长度方向向着驱动机构一侧运动,在所述内套和外套之间设有环形内圈和环形外圈,所述环形内圈与内套的外壁固定,在所述外套上设有可使环形外圈伸出的孔,所述环形内圈和环形外圈的相对面均为斜坡面且之间夹有多个与斜坡面适配的梯形的推顶块,每个最靠近外套的一圈磨刀片上均设有一个传力杆,每个推顶块连接有一个承力杆,所述传力杆和承力杆相互对正且无接触。

优选的,所述环形外圈为橡胶材质,所述环形外圈经推顶块推顶后从孔中露出到外套外侧。

优选的,所述最靠近外套的一圈磨刀片与外套的端壁之间设有当挤压力达到临界值时可压缩的挤压杆。

优选的,所述磨刀片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为弹性杆体。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柱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为锥状座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能够很好的对可能在钻孔时出现的高水压进行环形全方位的有效封堵,有效的防止了高压水流的冲击,保证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钻杆,2、钻杆套,3、驱动机构,4、支撑机构,5、端套,6、磨刀片,7、环形内圈,8、环形外圈,9、推顶块,10、传力杆,11、承力杆,12、挤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煤矿井下探水安全防喷装置,该装置包括钻杆1、钻杆套2、驱动机构3和支撑机构4,所述钻杆套2为双层结构其包括内套和外套,所述钻杆1穿过所述内套后与设在钻杆套2一端的驱动机构3连接,所述外套上设有支撑机构4,在所述钻杆套2的另一端设有可随着钻杆1转动的端套5,所述端套5呈锥形形状,所述端套5与外套相连,所述钻杆1同时穿过端套5,在所述端套5上设有磨刀片6,所述磨刀片6形成多个环状均布在所述端套5的表面,最靠近外套的一圈磨刀片6可在压力作用下沿着外套的长度方向向着驱动机构3一侧运动,在所述内套和外套之间设有环形内圈7和环形外圈8,所述环形内圈7与内套的外壁固定,在所述外套上设有可使环形外圈8伸出的孔,所述环形内圈7和环形外圈8的相对面均为斜坡面且之间夹有多个与斜坡面适配的梯形的推顶块9,每个最靠近外套的一圈磨刀片6上均设有一个传力杆10,每个推顶块9连接有一个承力杆11,所述传力杆10和承力杆11相互对正且无接触。

环形外圈8为橡胶材质,所述环形外圈8经推顶块9推顶后从孔中露出到外套外侧。

最靠近外套的一圈磨刀片6与外套的端壁之间设有当挤压力达到临界值时可压缩的挤压杆12。

磨刀片6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挤压杆12为弹性杆体。支撑机构4包括支撑柱和支撑座,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连接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为锥状座体。

如图1所示,当钻杆1向内部钻孔的时候,端套5随之向内运动,而端套5上的磨刀片6也不断的转动,进行钻孔,当遇到强大的水压时,水压会压动最靠近外套的一圈磨刀片6运动,从而使挤压杆12压缩,磨刀片6上的传力杆10推顶承力杆11,承力杆11带动推顶块9运动,从而使环形外圈8被挤压穿过外套上的孔,露出外套表面,形成挤压,防止水压的喷射,对水压形成环形的封堵之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装置能够很好的对可能在钻孔时出现的高水压进行环形全方位的有效封堵,有效的防止了高压水流的冲击,保证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