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负压排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684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隧道负压排渣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负压排渣装置。



背景技术:

小直径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断面小,空间狭窄,排泥系统的布设通常受到一定限制,如何合理利用空间,使得泥浆的排出快捷、便利,同时不在隧道内造成存浆、污染隧道掌子面就成了小直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一道难题。通常小直径隧道的排泥系统有泥水盾构机(顶管机)的泥水循环管路排出;土压盾构机(顶管机)的螺旋输送机排出;负压排泥系统的负压管道排出,以上几种方法在不同地质环境下都能有效地解决小直径隧道内排泥问题,但是这几种系统中通常容易造成排泥管路的堵塞,卡阻现象,特别是从施工竖井底部向地面进行排泥时,常常由于泥浆塑性、颗粒大小的影响无法实现顺利排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简易,隧道空间利用率高的隧道负压排渣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负压排渣装置,所述排渣装置包括罐体和负压发生装置,所述罐体和负压发生装置密封连接,所述罐体顶部开设有浆体入口,所述罐体还开设有渣体出口,所述渣体出口装设有用于泄渣的泄渣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泄渣组件包括装设在罐体侧壁的翻板门以及开启翻板门的开门驱动件。

所述开门驱动件为气缸。

所述翻板门的周边装设有密封圈。

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用于与罐外气压保持一致的连通组件。

所述连通组件包括开设在罐体顶部的连通孔、覆盖在所述连通孔上方的覆盖板以及与所述覆盖板相连接并推拉覆盖板的推拉驱动件。

所述推拉驱动件为气缸。

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顶部倾斜的支架,所述罐体装设在支架顶部,所述翻板门靠近支架顶部倾斜的底端。

所述排渣装置还包括位于排渣装置下方的存渣箱,所述存渣箱的侧壁底端开设有泄渣口。

所述存渣箱的下方设有渣箱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负压排渣装置,该排渣装置包括密封罐体,从泥浆入口进入的泥浆在气流及泥浆重力作用下,大粒径的卵石及渣体沉淀在罐体底部,避免了大粒径卵石进入竖向排泥管路造成堵塞,而易于流动的泥浆则从竖向管道排出,沉淀在罐体底部的大粒径卵砾石,因在负压系统运行过程中,罐体处于密封负压状态,在罐体外大气压作用下,泄渣组件处于密闭状态,需要排渣时,泄渣组件打开,排出罐体内的渣体。该排渣装置布设于隧道施工竖井底部,不占用隧道内空间,避免于正常隧道开挖,周转材料运输干扰,提高了隧道空间利用率。该隧道负压排渣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简易,隧道空间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翻板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连通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带有存泥箱和泥箱支架的排渣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罐体;11、浆体入口;12、渣体出口;13、泄渣组件;131、翻板门;132、开门驱动件;133、密封圈;14、连通组件;141、覆盖板;142、推拉驱动件;15、连通孔;2、负压发生装置;3、支架;4、存渣箱;41、泄渣口;5、渣箱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隧道负压排渣装置,该排渣装置包括罐体1和负压发生装置2,罐体1和负压发生装置2密封连接,罐体1顶部开设有浆体入口11,罐体1还开设有渣体出口12,渣体出口12装设有用于泄渣的泄渣组件13。从浆体入口11流入的泥浆进入罐体1后,在气流及泥浆重力作用下,大粒径卵砾石及尘渣等沉淀在罐体1底部,沉淀在罐体1底部的大粒径卵砾石在达到罐体1负载一定程度时从渣体出口12排出,在渣体出口12装设有泄渣组件13,因在负压系统运行过程中,罐体1处于密封负压状态,在罐体1外大气压作用下,渣体出口12密闭,需要排渣时,泄渣组件13打开,排出罐体1内的渣体。该排渣装置布设于隧道施工竖井底部,不占用隧道内空间,避免于正常隧道开挖,周转材料运输干扰,提高了小直径隧道空间利用率。该隧道负压排渣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简易,隧道空间利用率高。

本实施例中,泄渣组件13包括装设在罐体1侧壁的翻板门131以及开启翻板门131的开门驱动件132。翻板门131的开口朝向罐体1底部,在罐体1内的大粒径卵砾石及尘渣达到一定程度时,开门驱动件132驱使翻板门131打开泄出尘渣。

本实施例中,开门驱动件132为气缸。空压机与气缸相连接并为之提供伸缩气压。

本实施例中,翻板门131的周边装设有密封圈133。密封圈133可以使罐体1密闭时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排渣装置还包括用于与罐外气压保持一致的连通组件14。罐体1在工作时处于负压状态,翻板门131紧扣在渣体出口12上,打开翻板门131需要较大的动力才能开启,在罐体1上装设连通组件14后,当需要排渣时,启动连通组件14使罐内与罐外气压一致后,启动开门驱动件132打开翻板门131,此时开门驱动件132使用的动力较小。

本实施例中,连通组件14包括开设在罐体1顶部的连通孔15、覆盖在连通孔15上方的覆盖板141以及与覆盖板141相连接并推拉覆盖板141的推拉驱动件142。当覆盖板141覆盖在连通孔15上时,罐体1处于密闭状态,当覆盖板141从连通孔15上拉开时,连通孔15处于开放状态,罐体1内外气压保持一致。

本实施例中,推拉驱动件142为气缸。空压机与气缸相连接并为之提供伸缩气压。

本实施例中,排渣装置还包括顶部倾斜的支架3,罐体1装设在支架3顶部,翻板门131靠近支架3顶部倾斜的底端。顶部倾斜的支架3可以使罐体1内的渣体在翻板门131开启后利用自重顺利从罐体1排出。

本实施例中,排渣装置还包括位于排渣装置下方的存渣箱4,存渣箱4的侧壁底端开设有泄渣口41。为了避免罐体1中的渣体排出后污染施工竖井底部,设置存渣箱4可提高排渣装置的容渣能力,同时也便于定期从泄渣口41排出渣体。

本实施例中,存渣箱4的下方设有渣箱支架5。渣箱支架5各部件间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拆卸方便。渣箱支架5总体高度3m,支撑存渣箱4,便于对从存渣箱4中排出的渣体进行清理。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