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井作业高压施工井口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59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修井作业高压施工井口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工业使用的井口安全装置,特别是修井作业高压施工井口固定装置,在油田修井酸化、防砂等高压施工前,可方便、快捷地对施工井口有效固定,杜绝高压施工过程中,井口及配件因高压受损飞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



背景技术:

酸化、防砂等工艺措施是油、气、水井最常用和有效的增产措施。施工中,注入压力低则几十、高则近百兆帕,持续高压给施工井口的耐高压性能带来挑战。为消除高压导致的井口及配件爆、裂、断等故障发生后飞出伤人,相关标准要求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井口进行固定。现场通常采用地锚和四道绷绳对高压施工井口进行对角固定,在对高压井口固定时,由于抽油机、修井设备及井场条件限制,特别是一些原石硬化井场或建筑垃圾铺垫的井场,出现固定地锚难以钻入、钻入深度达不到标准,或因地面设施限制,绷绳无法对角安装导致的受力不均等缺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鉴于上述问题,研发一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井口固定装置,消除高压施工井井口的安全隐患,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修井作业高压施工井口固定装置,对酸化、防砂等各类高压施工井口实施快捷、有效固定,杜绝高压施工过程中,井口及配件因高压受损飞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修井作业高压施工井口固定装置包括花蓝螺丝,卡盘是两个对合的半圆体、半圆体内固定卡瓦,两个半圆体的一端通过铰接件铰接、另一端通过卡盘螺栓紧固;卡盘的外壁设有吊耳,在吊耳的外端通过吊耳轴销和连接板与花蓝螺丝连接,花蓝螺丝的另一端与钢丝绳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本装置的卡盘是两个对合的半圆体,一端铰接、另一端用卡盘螺栓紧固。松开卡盘螺栓后,可将卡盘卡扣在施工井的套管短节上,卡盘内装有与套管短节外径相匹配的卡瓦,卡盘可通过卡盘螺栓紧固在套管短节上,完成本装置的生根固定。卡盘外侧设有吊耳与花蓝螺丝相连接,将钢丝绳缠绕在施工井的井口、两端调紧花蓝螺丝,即可将施工井口与本固定装置和套管短节紧固成为一体,固定可靠,能够有效防止井口装置受损后飞出。其优势在于:

1.本装置受力均匀,固定可靠,承拉能力强,安全程度高;

2. 无需钻地锚,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工效、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3. 本装置设计紧凑,占用空间小,拆装方便快捷,提高了作业时效;

4.本装置将施工井口与套管短节连接在了一起,能从根本上消除高压施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井口装置的安全系数,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和图2,修井作业高压施工井口固定装置包括花蓝螺丝4,卡盘1是两个对合的半圆体、半圆体内固定卡瓦2,两个半圆体的一端通过铰接件铰接、另一端通过卡盘螺栓5紧固;卡盘1的外壁设有吊耳3,在吊耳3的外端通过吊耳轴销9和连接板8与花蓝螺丝4连接,花蓝螺丝4的另一端与钢丝绳13连接。

所述卡盘1的每个半圆体内至少设置一块卡瓦2通过卡瓦螺栓10固定,卡瓦2的内径与套管短节11的外径相符、其内壁设有卡瓦牙,该卡瓦牙是双向卡瓦牙,即卡瓦2内壁上的卡瓦牙的牙型一半朝上、一半朝下,使卡瓦2卡紧后不能上、下窜动。

所述卡盘1的每个半圆体的外壁至少设置一个吊耳3,图2所示每个半圆体的外壁设置了两个吊耳3,与对侧的吊耳3对角设置。

所述铰接件包括铰接板7和卡盘轴销6,两个铰接板7是弧形板、安装在卡盘轴销6上面。

所述卡盘1的两个半圆体一端至少设置一组铰接件。

所述卡盘1卡紧在套管短节11上面。

所述钢丝绳13的中部缠绕在高压井口12上面、两端与两个花蓝螺丝4连接,通过花蓝螺丝4实现高压井口12与本装置和套管短节11的紧固。

参见图3,本装置通过铰接板7和轴销6配合将卡盘1的两个半圆体铰接在一起,实现卡盘1拆装时的开、合动作。当卡盘1卡于套管短节11后,通过卡盘螺栓5进行紧固,从而完成整套装置的生根固定。卡盘1上的吊耳3通过连接板8与花蓝螺丝4连接,通过钢丝绳13改变了方向,使吊耳3和花蓝螺丝4垂直受力。钢丝绳13根据标准要求缠绕好高压井口12后,通过调节花蓝螺丝4使钢丝绳13拉紧,完成高压井口12与本装置和套管短节11的固定,即可进行高压施工。

上面叙述的实施例仅仅为典型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启示下做出修改。本文所公开的方案可能存在很多变更、组合和修改,且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因此,保护范围不仅限于上文的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