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巷道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3187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煤矿井下巷道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巷道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粉尘是煤矿生产中主要灾害之一,主要来源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在采煤、掘进、爆破、运输、提升等生产工序中都会产生粉尘。粉尘的危害很大,长期从事采掘和粉尘作业的职工,易引起尘肺病,在高度粉尘作业场所工作的职工视线易受阻挡,操作中易造成人身事故,其最大的危害还在于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易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有效控制粉尘,降低粉尘浓度,改善工作环境,杜绝煤尘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目前的巷道降尘通常采用网式捕尘和全断面喷雾防尘。全断面喷雾防尘主要是使空气中的粉尘吸收水分变重,然后从空气中掉落,从而减少粉尘,此种方式设备较为复杂,后期维护复杂且费用高,从而基本上选择结构简单的网式捕尘,但是现有的捕尘网不能经常的清洗,导致捕尘网的捕尘效果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而逐渐降低;现有的卷帘式捕尘网,在行人和矿车通过时,均需要卷起整个捕尘网,不但易造成捕尘网收放机构的磨损,降低捕尘网的使用寿命,而且造成行人通行缓慢,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车辆行人通行方便、使用寿命长、捕尘网上的矿尘易清扫且捕尘效率高的煤矿井下巷道降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煤矿井下巷道降尘装置,包括捕尘外框、第一捕尘内框和第二捕尘内框,第一捕尘内框和第二捕尘内框水平错开设置在捕尘外框内,第一捕尘内框固定在捕尘外框上,第二捕尘内框滑移设置在捕尘外框上,第一捕尘内框与第二捕尘内框交错的竖直侧边上均安装竖直长条毛刷,第一捕尘内框内和第二捕尘内框内均固定安装至少一块捕尘网,捕尘外框的横梁上安装高压水管,高压水管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

进一步的,雾化喷嘴的喷射方向与捕尘网之间呈20度至45度夹角。

进一步的,第一捕尘内框内和第二捕尘内框内均固定安装两块平行间隔的捕尘网,两块捕尘网之间设有竖直的喷水管,喷水管上沿竖直方向上安装若干喷雾头,喷水管通过软管与高压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两块捕尘网之间的距离为5-15mm。

进一步的,第二捕尘内框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能够方便推拉移动第二捕尘内框。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捕尘内框和第二捕尘内框水平错开设置在捕尘外框内,第一捕尘内框固定在捕尘外框上,第二捕尘内框滑移设置在捕尘外框上,第一捕尘内框内和第二捕尘内框内均固定安装至少一块捕尘网,捕尘外框的横梁上安装高压水管,高压水管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雾化喷嘴喷出水雾附着在捕尘网上,井下巷道的粉尘就会被吸附至捕尘网上,起到很好的降尘效果,当行人或者车辆通过时,只需要推拉移动第二捕尘内框,行人和矿车就会快速通过,生产效率高,推拉滑动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当第二捕尘内框滑动移动时,由于第一捕尘内框与第二捕尘内框交错相对的竖直侧边上均安装竖直长条毛刷,第一捕尘内框与第二捕尘内框相对移动,竖直长条毛刷就会快速刷掉捕尘网上的粉尘末,捕尘网上就不会积聚粉尘从而导致堵塞捕尘网孔,提高了捕尘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中:1、捕尘外框,2、第一捕尘内框,3、第二捕尘内框,4、竖直长条毛刷,5、捕尘网,6、高压水管,7、雾化喷嘴,8、把手,9、喷水管,10、喷雾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煤矿井下巷道降尘装置,包括捕尘外框1、第一捕尘内框2和第二捕尘内框3,第一捕尘内框2和第二捕尘内框3水平错开设置在捕尘外框1内,第一捕尘内框2固定在捕尘外框1上,第二捕尘内框3滑移设置在捕尘外框1上,第一捕尘内框2与第二捕尘内框3交错的竖直侧边上均安装竖直长条毛刷4,第一捕尘内框2内和第二捕尘内框3内均固定安装至少一块捕尘网5,捕尘外框1的横梁上安装高压水管6,高压水管6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7。

雾化喷嘴7的喷射方向与捕尘网5之间呈20度至45度夹角,使得整个捕尘网5能够快速的布满水雾,提高捕尘效率。

第二捕尘内框3上设置有把手8,所述把手8能够方便推拉移动第二捕尘内框3,方便人们通过时推拉使用。

第二捕尘内框3滑移设置在捕尘外框1上,捕尘外框1上设有滑轨与设置在第二捕尘内框3上的滑槽配合使用,从而达到第二捕尘内框3在捕尘外框上滑移。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包括捕尘外框1、第一捕尘内框2和第二捕尘内框3,第一捕尘内框2和第二捕尘内框3水平错开设置在捕尘外框1内,第一捕尘内框2固定在捕尘外框1上,第二捕尘内框3滑移设置在捕尘外框1上,第一捕尘内框2与第二捕尘内框3交错的竖直侧边上均安装竖直长条毛刷4,第一捕尘内框2内和第二捕尘内框3内均固定安装两块平行间隔的捕尘网5,两块捕尘网5之间的距离为5-15mm,由于捕尘网5具有弹性,两块捕尘网5可以将竖直的喷水管9包覆,喷水管9上沿竖直方向上安装若干喷雾头10,喷水管9通过软管与高压水管连接,使得两个捕尘网能够快速均匀地布满水雾,提高了捕尘效率,捕尘外框1的横梁上安装高压水管6,高压水管6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7,雾化喷嘴7的喷射方向与捕尘网5之间呈20度至45度夹角,使得整个捕尘网5能够快速的布满水雾,提高捕尘效率。

使用时,第一捕尘内框2和第二捕尘内框3水平错开设置在捕尘外框1内,第一捕尘内框2固定在捕尘外框1上,第二捕尘内框3滑移设置在捕尘外框1上,第一捕尘内框2内和第二捕尘内框3内均固定安装至少一块捕尘网5,捕尘外框1的横梁上安装高压水管6,高压水管6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嘴7,雾化喷嘴7喷出水雾附着在捕尘网5上,井下巷道的粉尘就会被吸附至捕尘网5上,起到很好的降尘效果,当行人或者车辆通过时,只需要推拉移动第二捕尘内框3,行人和矿车就会快速通过,生产效率高,推拉滑动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当第二捕尘内框3滑动移动时,由于第一捕尘内框2与第二捕尘内框3交错相对的竖直侧边上均安装竖直长条毛刷4,第一捕尘内框2与第二捕尘内框3相对移动,竖直长条毛刷4就会快速刷掉捕尘网5上的粉尘末,捕尘网5上就不会积聚粉尘从而导致堵塞捕尘网孔,提高了捕尘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