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1351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在油田开发修井作业过程中,污油、污水散落地面形成对土壤的污染是长期没有有效解决的一个课题,以前大多采取铺防渗塑料膜、彩条布、土工布类材料铺在地面上防止污油、污水散落地面形成对土壤的污染,但这种防渗装置无法有效地在井口采油树周围作业时起到有效的防渗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包括积液槽,所述积液槽的边框四角位置设有螺纹调节柱,所述积液槽的上方设有防滑操作网板,所述积液槽的一侧具有与采油井口法兰进出配合的U形槽口,所述积液槽的底部设有排液口。

所述积液槽的上端设有防滑操作网板的支撑板组件。

所述防滑操作网板为多个,相互拼接在所述积液槽的上端,由所述支撑板组件支撑并由所述边框限制。

所述积液槽的侧壁为倾斜面而底部为平面,所述排液口开在一个侧壁上。

所述螺纹调节柱与焊接在所述积液槽的边框外侧的螺母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安装在采油井口法兰处后,可以使泄露的油、泥水通过防滑操作网板流入积液槽中,并通过排液口排出收集,防止油水污染地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不含防滑操作网板的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的俯视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的积液排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包括积液槽10,所述积液槽的边框1的四角位置设有螺纹调节柱3,所述积液槽的上方设有防滑操作网板4,所述积液槽的一侧具有与采油井口法兰进出配合的U形槽口14,所述积液槽的底部设有连接排液管13的排液口12。

通过在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的四角装有螺纹调节柱,可根据每口井地面情况调整高低,防滑操作网板的设置,使得操作工人站在上边操作不滑且方便。

其中,所述积液槽的上端设有防滑操作网板的支撑板组件。具体的,所述支撑板组件包括两个对称的设在U形槽口两侧的两个侧支撑板21,两个对称的中间支撑板23以及与两个所述侧支撑板21的两端分别连接的分别位于所述U形槽口两侧两个内侧长支撑25、两个外侧长支撑板22;两个内侧长支撑25之间平行设有中间平行支撑板26,两个内侧长支撑25、两个外侧长支撑板22以及中间平行支撑板26的同名端与远离U形槽口14的另一侧支撑板24连接。

其中,所述防滑操作网板为多个,相互拼接在所述积液槽的上端,并由所述支撑板组件支撑且由高出支撑板组件的边框1在周侧进行限制。

具体的,所述防滑操作网板包括两个对称布置在U形槽口14两侧的防滑操作网板41、对称布置在两个防滑操作网板41的同名侧的两个对称的防滑操作网板42以及布置在两个对称的防滑操作网板42之间的中间防滑操作网板43。

其中,所述积液槽10的侧壁为倾斜面而底部为平面11,形成锥形状结构,所述排液口12开在一个侧壁上。

其中,所述螺纹调节柱32与焊接在所述积液槽的边框外侧的螺母31螺纹连接,螺纹调节柱32带有底支撑盘33。

本实用新型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可使用金属或高强工程塑料(PE)的材料制作,限于油田修井作业防污染油水落地使用环节使用。

本实用新型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污染物在可控范围内,井中冒出的油水可顺势流入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100内,污染物或被负压装置吸走,或被排污泵通过排污管排入井口污油收集罐。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100中的积液流通有两个方向,第一个为真空泵700吸出到存储罐600,存储罐600的进液口通过管接头500与连接油田修井作业用积液操作平台100的排液口12的管路400连接,第二个方向为通过连接管路400的排液管200自流(必要时冲洗)到旁边的积液池300内。

本实用新型积液操作平台安装在采油井口法兰处后,可以使泄露的油水通过防滑操作网板流入积液槽中,并通过排液口排出收集,防止油水污染地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