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控制模块的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990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水下控制模块的缓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控制模块,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控制模块的缓冲装置。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下油气开采中,水下控制模块是以单独拆卸的方式坐放在水下采油树上,其可以根据需要,由船舶及其配套水下控制模块下放工具对其进行起吊和下放作业。

根据实际工况,水下控制模块在与水下采油树坐放安装时,其底部的各种接口与水下采油树上的对应接口应能完成对接,因此,为了使对接时安全,保证对接后接口满足使用需要,水下控制模块在整个下放过程中的速度不应过快。通常,由船舶对水下控制模块的下放速度进行控制。但是,由于船舶不能很好和控制水下控制模块的下放速度,导致水下控制模块的下放速度过快,使其底部的接口和水下采油树上的对应接口容易损坏,给水下控制模块对接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水下控制模块的缓冲装置,其安装在水下控制模块下放工具上,通过内外环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空腔吸入海水,不仅降低水下控制模块的下放速度,解决了水下控制模块与水下采油树对接坐放着陆时的下放速度问题;而且,在整个缓冲过程中,无需其他装置干预,也不需要额外的操作;避免损坏其底部的接口和水下采油树上的对应接口,保证了水下控制模块的对接安全,提高了水下控制模块对接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下控制模块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安装于水下控制模块底部的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包括:一外环、同心布置于外环下面的内环,其中,外环上设置有数个节流孔;内环则能够沿轴线方向在外环的内侧上下移动,并形成一个容积可变的环状密闭空间。

所述外环和内环上均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水下控制模块下放到与水下采油树接触时,内环底部先与水下采油树接触,随着水下控制模块进一步下放,内环相对于外环向上运动,从而形成了一个由小变大的环状空间,并从外环上的节流孔处吸入海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安装在水下控制模块下放工具上,通过内外环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空腔吸入海水,不仅降低水下控制模块的下放速度,解决了水下控制模块与水下采油树对接坐放着陆时的下放速度问题;而且,在整个缓冲过程中,无需其他装置干预,也不需要额外的操作;避免损坏其底部的接口和水下采油树上的对应接口,保证了水下控制模块的对接安全,提高了水下控制模块对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下控制模块底部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过程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过程结束状态示意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100.水下控制模块、200.缓冲装置、201.外环、202.内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安装于水下控制模块100底部的缓冲装置200,缓冲装置200包括:外环201、同心布置于外环201下面的内环202,其中,外环201上设置有数个节流孔,并通过螺栓与水下控制模块100底部连接,内环202则可以沿轴线方向在外环201的内侧上下移动,并形成一个容积可变的环状密闭空间,为保证密封,外环201和内环202上均设置有密封圈。

如图3A所示,在水下控制模块100的下放作业开始之前,将缓冲装置200中的内环202拉出,使其处于最低位置,此时,外环201与内环202之间没有空间,当水下控制模块100下放到与水下采油树接触时,位于其底部的缓冲装置200上的内环202底部先与水下采油树接触,随着水下控制模块100进一步下放,内环202相对于外环201向上运动,从而形成了一个由小变大的环状空间,并从外环201上的节流孔处吸入海水,由于节流孔直径很小,海水吸入的速度受到很大的限制,使得内环202与外环201相对运动速度降低,从而达到缓冲的目的。

上述节流孔需根据水下控制模块100的重量以及下放速度的限制需要进行设计,对于不同重量的水下控制模块100和下放速度的限制,在外环201上应布置不同直径或者数量的节流孔,以满足系统需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