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二次衬砌充气式封端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1539阅读:7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充气式封端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隧道二次衬砌砼浇筑时的堵头封端模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二次衬砌充气式封端模板。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中,开挖的洞室需要沿开挖的轮廓线浇筑一层环形砼,该环形砼称之为二次衬砌。二次衬砌通常使用比开挖轮廓线略小的台车做环内模板,台车与开挖轮廓线之间采用砼浇筑填实,故在台车的纵向端头需要安装封端模板堵住端头,以利于砼的浇筑。

由于隧道开挖环向轮廓线一般均为不规则的坑凹不平的圆弧状,无法采用定型模板封端,现场一般采用小块木条加工拼装而成,加工及装拆十分不便。同时,在浇筑砼过程中漏浆现象较多,而且每浇筑一环二次衬砌砼必须补充加工一批小木条,木材消耗量较大,浪费惊人。

由于隧道二次衬砌砼端头环向居中部位均设橡胶止水带(宽约30cm),该止水带一般要求埋入砼一半,外露的一半伸入下一环二次衬砌砼中。该止水带与封端木条空间位置冲突,现场一般采用将止水带断面弯折成90度的方案解决,弯折端紧贴封端木模,费用费时且安装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隧道二次衬砌充气式封端模板,可以承受荷载,很好的与坑凹不平的圆弧状隧道开挖轮廓线紧密贴紧,受力合理,不易漏浆,且固定到隧道二次衬砌台车,方便、牢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二次衬砌充气式封端模板,包括模板封端定位肋和充气式胎模,所述胎模包括至少两层模具,并通过所述模板封端定位肋压紧固定设于隧道二次衬砌台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对胎模进行充气,可以承受荷载,可以很好的与坑凹不平的圆弧状隧道开挖轮廓线紧密贴紧,受力合理,不易漏浆,且通过模板封端定位肋将胎模压紧固定到隧道二次衬砌台车,方便、牢固。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胎模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呈内外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通过所述模板封端定位肋固定在所述隧道二次衬砌台车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中埋式止水带设置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通过对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充气来实现对中埋式止水带夹紧固定,并且适应与坑凹不平的圆弧状隧道开挖轮廓线贴紧。

进一步地,所述模板封端定位肋包括第一定位肋、第二定位肋以及第三定位肋,所述第一定位肋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肋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定位肋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肋抵接到所述第一模具的外表面,并与隧道二次衬砌台车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肋抵接到所述第二模具的外表面,并与隧道二次衬砌台车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定位肋和第三定位肋相对第二定位肋转动,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夹紧后,再将第一定位肋和第三定位肋与隧道二次衬砌台车固定连接,能很好的实现对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肋一端上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二定位肋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二转动孔和第三转动孔,所述第三定位肋一端上设有第四转动孔,所述第一定位肋通过第一连接铰穿过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二转动孔与所述第二定位肋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定位肋通过第二连接铰穿过所述第四转动孔和所述第三转动孔与所述第二定位肋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实现第一定位肋和第三定位肋相对第二定位肋转动的结构,转动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肋和所述第三定位肋为长条状角钢,所述第二定位肋为板状扁钢。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定位肋和第三定位肋设置成长条状角钢方便对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夹紧固定,第二定位肋设置成板状扁钢方便第一定位肋和第三定位肋相对第二定位肋转动,第二定位肋也能很好的与第一模具、第二模具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产品定位肋优选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中埋式止水带,2、第一模具,3、第二模具,4、隧道二次衬砌台车,5、二次衬砌砼,6、模板封端定位肋,7、第一定位肋,8、第二定位肋,9、第一连接铰,10、第三定位肋,11、第二连接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二次衬砌充气式封端模板,包括模板封端定位肋6和充气式胎模,所述胎模包括至少两层模具,并通过所述模板封端定位肋6压紧固定设于隧道二次衬砌台车4上。本实用新型产品通过对胎模进行充气,可以承受荷载,将中埋式止水带1设于胎模的夹层中,可以很好的与坑凹不平的圆弧状隧道开挖轮廓线紧密贴紧,受力合理,不易漏浆,且通过模板封端定位肋6将胎模压紧固定到隧道二次衬砌台车4,方便、牢固。

在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胎模包括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3,所述第一模具2和所述第二模具3呈内外层叠设置,所述第一模具2和所述第二模具3通过所述模板封端定位肋6固定在所述隧道二次衬砌台车4上。将中埋式止水带1设置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3之间,通过对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3的充气来实现对中埋式止水带1夹紧固定,并且适应与坑凹不平的圆弧状隧道开挖轮廓线贴紧,受力合理,不易漏浆;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3放气后,体积变小,端模被迅速拆除。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模板封端定位肋6包括第一定位肋7、第二定位肋8以及第三定位肋10,所述第一定位肋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肋8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肋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定位肋1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肋7抵接到所述第一模具2的外表面,并与隧道二次衬砌台车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定位肋10抵接到所述第二模具3的外表面,并与隧道二次衬砌台车4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定位肋7和第三定位肋10相对第二定位肋8转动,将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夹3紧后,再将第一定位肋7和第三定位肋10与隧道二次衬砌台车4固定连接,能很好的实现对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3的紧固。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定位肋7一端上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二定位肋8两端上分别设有第二转动孔和第三转动孔,所述第三定位肋10一端上设有第四转动孔,所述第一定位肋7通过第一连接铰9穿过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二转动孔与所述第二定位肋8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定位肋10通过第二连接铰11穿过所述第四转动孔和所述第三转动孔与所述第二定位肋8转动连接。方便实现第一定位肋7和第三定位肋10相对第二定位肋8转动的结构,转动连接更加稳定、牢固。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肋7和所述第三定位肋10为长条状角钢,所述第二定位肋8为板状扁钢。第一定位肋7和第三定位肋10设置成长条状角钢方便对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3的夹紧固定,第二定位肋8设置成板状扁钢方便第一定位肋7和第三定位肋10相对第二定位肋8转动,第二定位肋8也能很好的与第一模具2、第二模具3贴合。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第一模具2、第二模具3之间夹塞橡胶中埋式止水带1,中埋式止水带1一半在砼浇筑时埋入二次衬砌砼5中,剩余一半在胎模拆除后自然外露。

在具体实施中,胎模由专业厂家生产,其断面呈矩形,其中,第一模具2、第二模具3的外圈胎模与围岩接触断面胎模壁厚减薄2mm左右,以利于胎模充气后薄弱面变形从而与围岩接触紧密。胎模壁厚需根据隧道断面高度专项设计与计算。隧道二次衬砌台车4就位后,先安装第一模具2,充气到设计二衬厚度半厚位置。在顶部放入环向中埋式止水带1,然后再在止水带1上部安放第二模具3,充气直至胎模顶部与围岩密贴接触并加压至设计气压。至此胎模已形成密闭式结构,将模板封端定位肋6打开,通过第一定位肋7、第三定位肋10相对于第二定位肋8转动夹紧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3,以防二衬砼浇筑过程中胎模挤出。

另外,若隧道二次衬砌砼中含有单层或双层钢筋网,则再增加充气式橡胶胎模层(条)数即可。

本实用新型产品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产品原理简单,技术成熟,加工容易,价格低廉;

2、本实用新型产品结构轻巧,装拆方便,维护及维修方便,场地适应能力强;

3、本实用新型产品完美解决了隧道二衬环向中埋式止水带埋设固定麻烦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产品基本上不产生任何废料,橡胶材料可再回收循环利用,且避免了传统工艺中大量的木材损耗,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