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让压的治理巷道底臌的联合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8360发布日期:2018-09-25 18: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柔性让压的治理巷道底臌的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网架反拱装置(1)、柔性让压装置(2)、架间填充混凝土(3)、底板开挖部位(4)、底角锚杆(5)以及底板注浆锚杆(6)六个部分;沿着巷道前进方向先行开挖所述底板开挖部位(4)上的三列承台和两列反拱槽,三列承台沿着巷道宽度方向等间距布置,端部两列承台紧靠巷道两帮帮底,两列反拱槽布置于三列承台之间;将所述柔性让压装置(2)置于承台上,所述钢筋网架反拱装置(1)安置在开挖好的反拱槽内且两端部连接于所述柔性让压装置(2)的外侧壁,然后填充所述架间填充混凝土(3)使得其与底板设计面标高平齐并将所述钢筋网架反拱装置(1)全部包含在内;在所述柔性让压装置(2)上沿着其径向等间距架设好所述底板注浆锚杆(6)并注浆加固,同时穿过两端所述柔性让压装置(2)的外侧钢板布置所述底角锚杆(5),完成整体联合支护结构的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让压的治理巷道底臌的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网架反拱装置(1),包括主弧筋(11)、次弧筋(12)、连接筋(13)、桥架筋(14)和纵向筋(15);所述钢筋网架反拱装置(1)的网架主体部件由所述连接筋(13)、所述桥架筋(14)和所述纵向筋(15)组成;所述纵向筋(15)等间距分为四点,所述连接筋(13)有四个且其末端点分别焊接在所述纵向筋(15)左端点,四分之一点,四分之三点和右端点处,左端两个所述连接筋(13)的首端点相连,右端两个所述连接筋(13)的首端点相连,使得所述连接筋(13)和所述纵向筋(15)在同一个平面;所述桥架筋(14)为弧形,将所述桥架筋(14)的左端点焊接于左端两个所述连接筋(13)的端部连接点,右端点焊接于右端两个所述连接筋(13)的端部连接点,弧形中点连接于所述纵向筋(15)的二分之一点,使其组成所述钢筋网架反拱装置(1)的主体部件;所述主弧筋(11)和所述次弧筋(12)中间部位为弧形并与所述反拱槽(42)弧度吻合,端部平直搭放在承台的侧边;所述主弧筋(11)有三个,分别从所述纵向筋(15)左端点,二分之一点和右端点处穿过,所述次弧筋(12)有两个,分别从左、右端的所述连接筋(13)连接端点穿过;由所述连接筋(13)、所述桥架筋(14)和所述纵向筋(15)构成的网架主体部件方向与所述主弧筋(11)和所述次弧筋(12)方向垂直且沿着所述主弧筋(11)和所述次弧筋(12)的弧度布置,构成整个所述钢筋网架反拱装置(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让压的治理巷道底臌的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让压装置(2),包括槽钢(21)、小套筒(22)、大套筒(23)、加强弹簧(24)和橡胶块(25);所述槽钢(21)有两块且凹槽相对平行放置,沿着巷道前进方向布置成列;所述小套筒(22)一端焊接于一侧的所述槽钢(21)凹槽内壁,另一端套入所述大套筒(23)的一端且在压力作用下可以沿着所述大套筒(23)的内壁滑动,所述大套筒(23)的另一端焊接于另一侧的所述槽钢(21)凹槽内壁,同时在所述小套筒(22)和所述大套筒(23)的外圈环绕了一圈所述加强弹簧(24)且所述加强弹簧(24)两端也焊接于两侧的所述槽钢(21)凹槽内壁以防止所述小套筒(22)和所述大套筒(23)侧向扭断或所述小套筒(22)受压时不垂直沿着所述大套筒(23)的内壁滑动;上述组装好的所述大套筒(23)、所述小套筒(22)和所述加强弹簧(24)装置构成了所述柔性让压装置(2)的主体让压部件,主体让压部件沿着所述槽钢(21)的前进方向等间距布置;最后将所述橡胶块(25)填充进所述槽钢(21)间的空缺处,构成整个所述柔性让压装置(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让压的治理巷道底臌的联合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开挖部位(4),包括承台(41)和反拱槽(42);所述承台(41)沿着巷道两帮的帮底部位开始开挖,沿着巷道宽度等间距布置三列,端部两列所述承台(41)与帮底紧靠且略小于中间部位的所述承台(41);所述反拱槽(42)布置于三列所述承台(41)之间,反拱的弧度依据巷道地质条件决定。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