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高效立模的充填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2926发布日期:2019-10-19 02:5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高效立模的充填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高效立模的充填袋装置,属于护巷充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充填袋装置多为全封闭规则六面体结构,为使充填后充填体由二向受力状态转变成三向受力状态,进而提高充填体的整体承载力,需在侧面方向铺钢筋网、加钢筋梯子梁、穿对拉锚杆等,为保证充填体充填过程中稳定性及成型,需打单体液压支柱。当充填体宽度>2m时,穿对拉锚杆变得困难、浪费较多时间;打设单体工人劳动强度大,同样也耗费较多时间。

如图1和2所示,已知的一种可快速立模的充填袋装置,由充填袋主体1、顶部导管2、扎条3、吊环4、对拉锚杆导管5、引导管6和螺帽7组成,充填袋主体为六面体结构,充填袋主体顶部的四个边角上,分别置有与内部相通的顶部导管,多个吊环均匀分布置于充填袋主体的顶面两侧棱边上,充填袋主体的四个侧面棱边上依次置有多股扎条,充填袋主体内部,置有多个相通的对拉锚杆导管,对拉锚杆导管侧面与袋体相通,引导管穿过对拉锚杆导管。能缩短预穿对拉锚杆时间的充填袋装置。该充填袋装置虽然能够有效提高预穿对拉锚杆速度,安装方便、省工省时,有效杜绝对拉锚杆戳破导管后引起的漏浆现象。但依然存在单体液压支柱数量较大,工人劳动强度大及劳动时间长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高效立模的充填袋装置,该充填袋装置能够使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数量大大减少,还能大大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及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六面体充填袋,六面体充填袋的顶面四角分别置有与内部相通的灌注孔或排气孔,六面体充填袋的四个侧面棱边上都排布多个扎条,六面体充填袋内的前后里面之间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通长孔;其特征是:在每个所述的通长孔内贯穿有条状碳纤维布,每个条状碳纤维布的一端依次穿过钢筋网片、固定在钢筋网片的钢筋梯子梁和铁托板,最后在铁托板外侧用一根横向的短钢筋穿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所有条状碳纤维布端部;每个条状碳纤维布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钢筋网片、钢筋梯子梁和铁托板,在铁托板外侧采用打结方式固定于横向的短钢筋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高效立模的充填袋装置,利用条状碳纤维布代替一根直径22mm对拉锚杆,由于碳纤维布布置密度较对拉锚杆明显较小,故单体液压支柱数量可减少至原先一半,大大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及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实施例使用后在通长孔处的剖视图。

图中,1、扎条,2、扎边,3、灌注孔或排气孔,4、条状碳纤维布,5、钢管扎带,6、钢筋网片,7、钢筋梯子梁,8、铁托板,9、短钢筋,10、短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3和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一种可高效立模的充填袋装置,包括六面体充填袋,六面体充填袋的顶面四角分别置有与内部相通的灌注孔或排气孔3,六面体充填袋的四个侧面棱边上都排布多个扎条1,六面体充填袋内的前后里面之间设有多个相互平行的通长孔;在每个所述的通长孔内贯穿有条状碳纤维布4,所述的条状碳纤维布4为一块碳纤维布长度、宽度方向均对折处理形成,所述碳纤维布的宽度为10cm,厚度为0.167mm。每个条状碳纤维布4的一端依次穿过钢筋网片6、固定在钢筋网片6的钢筋梯子梁7和铁托板8,其中,所述的铁托板8上焊有一根短钢管10,条状碳纤维布依次穿过铁托板8和短钢管10,设计短钢管10的作用是避免碳纤维布发生剪切破坏,铁托板8上留有槽以便放置短钢筋9所述的短钢管10外部采用钢管扎带5扎紧,以免充填时漏浆;最后在铁托板8外侧用一根横向的短钢筋9穿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所有条状碳纤维布4端部,所述的铁托板8上设有横槽,短钢筋9放置在横槽内;每个条状碳纤维布4的另一端同样依次穿过钢筋网片6、钢筋梯子梁7和铁托板8,但在铁托板8外侧采用打结方式固定于横向的短钢筋9上。在所述六面体充填袋的顶部及上方四周还分别设有扎边2。

制作和使用过程:本实用新型在六面体充填袋加工时预先按设计参数将条状碳纤维布4(长度、宽度方向均对折处理)贯穿于充填袋长度方向两侧并做临时固定,碳纤维布宽度为10cm,厚度为0.167mm,四条碳纤维布代替一根直径22mm对拉锚杆。现场立模时,先按照模体尺寸大小打设单体液压支柱、布置钢筋网片6,由于碳纤维布布置密度较对拉锚杆明显较小,故单体液压支柱数量可减少至原先一半,大大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及时间;其次利用立面体充填袋上方四周及顶部的扎边2将其吊挂于巷道顶板,继而将六面体充填袋一侧的条状碳纤维布4依次穿过钢筋网片6、钢筋梯子梁7、铁托板8,最后用一根短钢筋9穿过条状碳纤维布4端部;六面体充填袋另一侧的条状碳纤维布4同样依次穿过钢筋网片6、钢筋梯子梁7、铁托板8,采用“打结”方式固定于短钢筋9上。然后利用六面体充填袋上四条边上的扎条将其展开并固定于钢筋网片6上,随后将注浆管路插入顶部的灌注孔或排气孔3,开启注浆泵即可进行充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出任何简单修改和同等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