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油杆防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176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油杆防脱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止抽油杆自动脱扣的装置,属于石油开采中机械采油领域。
目前采油现场中所使用的典型的防脱器由外壳、心轴,两个平面弹子盘等所构成,联接在抽油杆柱中间的任何部位,心轴连接下部的抽油杆,外壳连接上部的抽油杆,外壳和心轴之间通过弹子盘连接,当抽油杆做上下往复运动时,两个弹子盘分别承受杆柱上下运动时的载荷,并且可以任意自动转动,以消除深井泵活塞在泵筒内上下冲程过程中所产生的正负扭矩,防止抽油杆各联接部位的丝扣自动脱扣,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在这种结构中所采用的平面弹子盘,其承载能力与其外径成正比,如外径约为47mm的8304型弹子盘,其额定静载荷为4.54吨,其外壳外径至少需55mm,现场中所用的外径为62mm的防脱器,其最大负荷只有8吨,这样大的外径的防脱器,影响了管柱与杆柱的正常配合,必然要采用大直径的油管与抽油杆柱配合,既浪费管材,又增加修井成本,也影响小泵径深抽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由于防脱器外径大,对管内液流产生的阻力增大,影响抽油工作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减小防脱器的体积,增大其承载能力,满足有杆泵抽油井油管柱与抽油杆柱的正常配合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外壳1、心轴2、挡环4、压帽3、滚珠6等组成的防脱器,其特殊之处在于心轴2的上端为一锥体,锥体的尖端为球面状,心轴上部具有螺扣和固定螺孔,挡环4的一端面上具有环形的滚道,滚道的截面为弧形,内孔为螺扣;压帽3的一端面上也具有环形滚道,其截面也为弧形,且其环形滚道半径与截面圆弧半径与挡环4上的滚道半径、截面圆弧半径相同,其外表面具有螺扣和固定螺孔;外壳1的内孔底面为平面,内孔端部具有螺扣,另一端较浅的内孔为抽油杆内扣。
心轴锥体部分、外壳、挡环及压帽的滚道部分均通过热处理使其具有适当硬度。
将压帽3套在心轴2上,把挡环4通过丝扣安装在心轴2上,用锁紧螺帽5将其锁紧,并用固定螺钉7固定,将心轴尖端部装入外壳1内,然后装入滚珠6,用压帽3将其压紧至心轴在轴向无匡动且能自由灵活转动时,用固定螺钉8将其固定,即完成防脱器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需要成套的弹子盘,它的外径比现有技术可以大大缩小,其承载能力可以相应地提高,可以适应正常的抽油杆柱与抽油管柱的配合,保证采油工作正常进行。
附图
为防脱器结构半剖图。
本防脱器可以连接在抽油杆柱的下部(深井泵活塞上方一根抽油杆的地方)、中部或其它适当的地方,防脱器外壳1上部丝扣与上方的抽油杆相联,心轴2下端的丝扣与抽油杆接箍相联。当抽油泵正常工作抽油杆向上运动时,防脱器的外壳1通过丝扣使压帽3一起向上运动,压帽通过钢珠6带动挡环4,挡环4带动心轴2,实现向上运动。当杆柱具有扭矩时,挡环4与压帽3通过滚珠6可以相对转动,从而使扭矩消除,防止杆柱间的丝扣脱扣。当抽油杆向下运动时,外壳1下部内孔底面与心轴2上端锥尖的圆弧相接触,当杆柱具有扭矩时,心轴2与外壳1通过此接触点可以自由相对转动,使扭矩消除,防止杆柱间的丝扣脱扣,保证油井正常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由外壳、心轴、挡环、压帽、滚动体组成的抽油杆防脱器,其特征在于心轴2的上端为一锥体,挡环4与压帽3上均有半径相等的环形滚道,且滚道截面圆弧半径相同,滚道内有滚珠,外壳1通过丝扣与压帽3联结,挡环4通过丝扣与心轴2联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油杆防脱器,其特征在于心轴2上的锥体的锥尖为球面状;滚珠6有保持架来固定各滚珠之相对位置;挡环4由锁紧螺帽5锁紧,锁紧螺帽由螺钉7固定,压帽3由螺钉8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止抽油杆自动脱扣的装置,属于石油开采中机械采油领域,用于有杆泵采油的抽油杆柱中。它由外壳、心轴、挡环、滚珠、压帽等构成。它比目前常用的防脱器外径小、承载能力大(最大可达20吨),制造简单,工作可靠,应用范围广(适用于2(1/2)”和2(1/2)”以上的油管)。
文档编号E21B43/00GK2034196SQ8820776
公开日1989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1988年6月26日
发明者张忠信 申请人: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采油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