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式抽油杆防磨接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946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旋式抽油杆防磨接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抽油机井里自旋式抽油杆防磨接箍。
抽油机井里抽油杆是把一根一根的抽油杆用接箍串联而成,通过抽油杆往复运动把地下原油连续抽出。由于抽油杆形成细长的长串,在上下往复运动中不居中,即不一定沿油管中心轴线上下运动,某处偏向某一侧与油管内壁产生偏磨,久而久之,抽油杆产生断裂或断开。为防止抽油杆产生偏磨,有的在抽油杆接箍周向上装上滚轮组或在轴向上镶嵌几排滚珠,产生偏磨时由滚轮或滚珠与油管内壁接触,可减小之间的磨损。但这两种防磨措施安装困难,因为每个接箍上都要安装,因而成本高;在长期的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无论是滚轮或滚珠会被油中的砂粒卡住,出现卡死现象;也有的出现脱落,使用期短,也会出现断杆,影响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目前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形成自转而耐磨的自旋式抽油杆防磨接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在抽油杆两个接箍之间有连体短杆,该短杆上装有耐磨的螺旋套,螺旋套的外径小于油井里油管的内径,大于两端接箍的外径;通过两端接箍与油管串接。
上述螺旋套上可有多头螺旋体,每个螺旋体在周向上形成螺旋面。在抽油杆接箍与短杆连接处形成锥面配合,以防松动。短杆与一端的接箍可为一体件,也可与另一端接箍三件为一体件。上述中部是短杆两端是接箍的构成接箍短接,通过两端接箍与油杆连接逐根下入井下。短接上螺旋套在上下往复抽油过程中可产生旋转,其上沟槽也是油道。螺旋套是耐磨材料体,外径大于抽油杆上接箍的外径,小于井里油管的内径;它既是扶正件,使抽油杆可沿井里油管轴心线做上下往复运动,减少偏磨;当产生偏磨时,它又首先和油管内壁接触,与油管内壁产生转动磨擦;螺旋套易安装,同时它的强度高,上述设计可实现其目的。
本实用新型与上述目前技术相比可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为连接抽油杆的短接。短接的两端是与抽油杆连接的接箍,在中部短杆上套有螺旋套,该螺旋套的外径小于油井里油管的内径,大于两端接箍外径,既有扶正作用,使抽油杆沿轴心线上下往复运动,减少偏磨,又有刮蜡作用。螺旋套上螺旋槽是油液通道,在油液作用下产生旋转,当产生偏磨时,与油管内壁之间磨损小,避开接箍磨损;因它本身是耐磨材料体,不但安装方便,经久耐用,方便更换。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由附图所示,在抽油杆两个接箍(1、3)之间有连体短杆4,可采用圆形杆;短杆4上套有耐磨的螺旋套2,螺旋套2在短杆4上可自由地转动和滑动;螺旋套2的外径小于油井里油管的内径,而大于两端接箍的外径。短杆4的两端有相同内外径的接箍(1、3),作为抽油杆之间连接的接箍短接。
上述螺旋套2上可有多头螺旋体6,一般可为2-3头;每个螺旋体6在周向上形成螺旋端面5,即螺旋体的横断面为矩形,其强度高,使用期长;每道螺旋体的跟部可形成弧形体,有利于油液的流通,阻力小。在接箍3与短杆4连接处形成锥面7配合,接箍3与短杆4连接后可产生过盈配合,长期使用后不产生松动脱开。短杆4与接箍1为一体件,方便螺旋套2的安装;也可把二接箍(1、3)与短杆4制为一体,螺旋套2需要浇铸成,工艺麻烦,成本高。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油田抽油机井的自旋式抽油杆防磨接箍,具有油杆接箍,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接箍(1、3)之间有连体短杆(4),短杆(4)上装有耐磨的螺旋套(2),螺旋套(2)的外径小于油井里油管的内径,大于两端接箍(1、3)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接箍,其特征在于螺旋套(2)上可有多头螺旋体(6),每个螺旋体(6)在周向上形成螺旋端面(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接箍,其特征在于在接箍(3)与短杆(4)连接处形成锥面(7)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磨接箍,其特征在于短杆(4)、接箍(1)为一体件,也可与接箍(3)三件为一体件。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油田机采井的自旋式抽油杆防磨接箍,安装方便,经久耐用。采用两端为抽油杆接箍(1、3)的短接,中部是短圆杆4,其上套有外径大于接箍外径的螺旋套2,其螺旋槽作油液通道。本短接可作每根抽油杆之间的连接件,又有扶正居中作用,螺旋套2在油液作用下形成自旋体,减少与井里油管间的磨损。
文档编号E21B17/042GK2323129SQ98209269
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5日
发明者张明 申请人:张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