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989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巷道运输,特别是一种在井下运输巷道中利用架空无极绳实现简易机械运人用的便携式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
在矿井中,许多巷道坡度陡、线路长,矿工行走时间长,体力消耗大。而同一条巷道一般不能既运人又运物。要解决行人问题,需要掘专用行人巷道,装备专用人行车,工程费用巨大。
在已有技术中,曾有一种在斜巷中用架空无极绳实现简易机械运人的装置,俗称“猴子爬杆”。它是由架空无极绳、无极绳绞车、托绳轮及其固定架,以及乘人挂钩等所组成。架空无极绳是沿斜巷两侧架空布置的无端头钢丝绳,由无极绳绞车驱动,并由沿巷道两壁上方固定布置的许多个托绳轮托起,无极绳一侧上行,另一侧下行。乘人挂钩的上部呈倒弯钩状,弯钩的端头有紧固件紧紧夹持在无极绳上,其后的部分向上高起,以避开托绳轮及其固定架,再后的部分弯向下方;弯头下方是带两个短横杆的竖杆,上面的短横杆是当抓手用的握杆,下面的短横杆当座子用的座杆。乘人挂钩虽主要由一根钢制杆件弯成,但可看成由卡绳悬挂部分、人员乘坐部分组成。运送人员时,双手抓住握杆,双腿挟着竖杆坐在座杆上,随无极绳运行悬空而行。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摘挂方便快捷、便于携带存放的便携式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以解决同一条巷道在运送物料的基础上,实现简易机械运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便携式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由卡紧在架空无极绳上的卡绳悬挂部分及其下方的人员乘坐部分组成。其卡绳悬挂部分由悬挂架1、承力自锁机构2和挂绳引导机构3构成。悬挂架1呈倒弯钩状,其顶部底面上有承力自锁机构2,承力自锁机构2的侧下方、悬挂架1钩部的内侧有挂绳导引机构3,悬挂架1底端有供悬挂人员乘坐架的吊钩4的孔。承力自锁机构2包括主承力杆15、卡绳爪9及转动连杆11,主承力杆15上部插在悬挂架1顶部的孔内,其顶端有限位挡板16,主承力杆15上套有主压缩弹簧14,它嵌于悬挂架1顶部底面与主承力杆的台肩12之间,主承力杆15下端与两卡绳爪9相铰接,两卡绳爪9又分别与两转动连杆11的下端相铰接,两转动连杆11的上端分别与固定于悬挂架1上的两轴座13相铰接,两卡绳爪9、转动连杆11、轴座13以主承力杆15的轴线为左右对称;挂绳引导机构3包括活动引导轨24、小压缩弹簧25、闸线以及滑轮或闸线导管,活动引导轨24的下端与固定于悬挂架1上的轴座27相铰接,其上端端面与一卡绳爪9的底面相贴近,并且其导绳侧上缘与卡绳爪9的爪缘对齐,其导绳侧背面与悬挂架1之间有小压缩弹簧25,其导绳侧背部还与闸线的一端相连接,闸线的另一端经过滑轮或闸线导管,与主承力杆15或其限位挡板16上的闸线栓18相连接;也可以由带闸线导管的闸线与手闸相连接,构成手动式。它的人员乘坐部分采用软乘坐架,可以是吊框式或吊带式,软乘坐架的上部有吊钩4,吊钩4挂在悬挂架1底端的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装置的挂绳引导机构3的闸线21绕过滑轮的传动中有行程放大机构,即滑轮20下方加有一对共轴而直径不同的大滑轮28和小滑轮29,闸线21经滑轮20绕在小滑轮上,另一闸线31的一端绕在大滑轮28上,经滑轮22,其另一端与活动引导轨24相连接。
本装置的挂绳引导机构3采用手动式,即与活动引导轨24相连接的闸线33穿过闸线导管34,与固定在握杆6或39上的手闸36相连接。
本装置挂绳引导机构3的与活动导轨24连接的闸线33,穿过由导管支架38限位的闸线导管34,与主承力杆15或其限位挡板16上的闸线栓18相连接。
本装置的软乘坐架采用吊框式,即吊钩4经两拉绳5与握杆6的两端相连接,握杆6两端与座杆8两端,经两吊绳7相连接。
本装置的软乘坐架采用吊带式,即吊钩4与握杆36连为一体,握杆36和座杆38的中部由吊带37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可在斜巷或平巷中实现简易机械运人,解决同巷道既运人又运物的混合运输提升问题,省去一条专用的行人斜巷,节约一笔巨大的工程费用。
②采用单元式结构,能实现快速地吊挂到架空无极绳上和安全快速地卸下,摘挂快捷,拆装方便,便于个人随身携带存放。
③结构简单,对配套的架空无极绳、巷道要求也不高。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本实用新型吊框式软乘坐架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卡绳悬挂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卡绳悬挂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卡绳悬挂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图5带有行程放大机构的挂绳引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手动式挂绳引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吊带式软乘坐架、带导管的闸线传动挂绳引导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悬挂架、2-承力自锁机构、3-挂绳引导机构、4-吊钩、5-拉绳、6-握杆、7-吊绳、8-座杆、9-卡绳瓜、10-销轴、11-转动连杆、12-台肩、13-轴座、14-主压缩弹簧、15-主承力杆、16-限位挡板、17-固定螺钉、18-闸线栓、19-滑轮、20-滑轮、21-闸线、22-滑轮、23-滑轮架、24-活动引导轨、25-小压缩弹簧、26-销轴、27-轴座、28-大滑轮、29-小滑轮、30-滑轮架、31-闸线、32-滑轮、33-闸线、34-闸线导管、35-管箍、36-手闸、37-元宝螺丝、38-闸线支架、39-握杆、40-吊带、41-座杆、S-无极绳、R-乘坐人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的一种结构。它由卡绳悬挂部分及其下方的人员乘坐部分组成。其卡绳悬挂部分由悬挂架1、承力自锁机构2和挂绳引导机构3组成。悬挂架1呈倒直角弯钩状,是其它两个机构2和3的固定架,其顶部的底面装有承力自锁机构2,承力自锁机构2的侧下方、位于钩部的内侧有挂绳导引机构3,悬挂架1底端有供悬挂人员乘坐部分的吊钩4的孔。它的人员乘坐部分为吊框式软乘坐架。软乘坐架的上部有吊钩4,吊钩4挂在悬挂架1底端的孔内,吊钩4经两拉绳5与握杆6的两端相连接,握杆6两端与座杆8两端,经两吊绳7相连接。吊钩4易采用带簧片自锁的。悬挂架1的弯钩形状非直角亦可,吊钩4易采用带簧片自锁的。
图2、3、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卡绳悬挂部分的详细结构。
悬挂架1的倒直角弯钩顶部的水平段有安装主承力杆15的圆孔,圆孔旁有一个供穿过闸线21的小孔,在小孔底旁、即顶部水平段底面上,装有半嵌入的滑轮19,在悬挂架1顶部水平段、接近拐弯处装有滑轮20的轮轴,在悬挂架1直角弯钩的垂直段装有滑轮22和滑轮架23,其底部为垂直段,挂吊钩4的孔位于其底端。除了顶部水平段和底端,其余各部的横断面均为圆形。
承力自锁机构2主要由主承力杆15、卡绳爪9及转动连杆11构成。主承力杆15的上部插在悬挂架1顶部的圆孔内,其顶端有限位挡板16、并由固定螺钉17紧固联接,主承力杆15上套有主压缩弹簧14,它嵌于悬挂架1顶部底面与主承力杆的台肩12之间,主承力杆15下端与两卡绳爪9铰接,两卡绳爪9又分别与两转动连杆11的下端铰接,两转动连杆11上端分别与固定于悬挂架1上的两轴座13铰接,两卡绳爪9、转动连杆11、轴座13以主承力杆15的轴线为左右对称。
挂绳引导机构3主要由闸线21、滑轮19、20、22、活动引导轨24和小压缩弹簧25构成。闸线21分上、下两段,滑轮22为内、外两个滑轮、共轴。活动引导轨24的下端与固定于悬挂架1上的轴座27相铰接,其上端端面与一卡绳瓜9的底面贴近,并且其导绳侧的上缘与卡绳爪9的爪缘对齐,其导绳侧背面与悬挂架1之间有小压缩弹簧25,其导绳侧背部还与闸线21的下段的一端相连接,闸线21下段的另一端绕在内侧的滑轮22上;闸线21的上段由外侧的滑轮22上引出,绕过滑轮20、19,穿过悬挂架1顶部圆孔旁的小孔,与主承力杆15的限位挡板16上的闸线栓18相连接。闸线栓18也可连接到主承力杆15别的部位,如台肩12上,不过,滑轮19及其支架的位置需作相应地改动。
图5示出了带行程放大机构的挂绳引导机构的结构。挂绳引导机构3的滑轮20下方,加有一对共轴而直径不同的大滑轮28和小滑轮29,闸线21经滑轮20绕在小滑轮上,另一闸线31的一端绕在大滑轮28上,其另一端经滑轮22与活动引导轨24相连接。共轴的大滑轮28和小滑轮29与闸线21、31配合,起到了行程放大作用。利用行程放大机构,可解决在卡绳自锁时主承力杆15或限位挡板16行程过小的问题。
图6示出了手动式挂绳引导机构的结构。它是在挂绳后,用手动方式牵动活动引导轨24,以避免活动引导轨24与托绳轮及其固定架相撞的形式。与活动引导轨24连接的闸线33,穿过悬挂架1中部垂直段上的水平小孔及闸线导管34,与固定在握杆39上的手闸36连接。闸线导管34的端头由悬挂架1中部垂直段的水平小孔嵌位,手闸36套装在握杆39上并由元宝螺丝37固紧,可方便地拆装。同样,手闸36也可装在握杆6上。
图7示出了吊带式软乘坐架以及带导管的闸线传动方式的挂绳引导机构的结构。其挂绳引导机构3由与活动导轨24连接的闸线33,穿过闸线导管34,与限位挡板16上的闸线栓18连接。闸线导管34下端由导管支架38限位,上端由悬挂架1顶部水平段穿过闸线33的小孔底面限位。吊带式软乘坐架的上部有吊钩4,吊钩4挂在悬挂架1底端孔内。吊钩4下部与握杆39连为一体,握杆39和座杆41的中部由吊带40连接。此结构简单,上下更为方便。
工作原理1、准备将软乘坐架通过吊钩4与悬挂架1下端的孔联接在一起。
2、挂绳手持悬挂架1把本装置挂到架空无极绳S上,无极绳S将沿着活动引导轨24滑到承力自锁机构2的主承力杆15之下、两卡绳爪9之间。由于本装置的重力作用,使无极绳S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在该反作用力作用下,主承力杆15压缩主压缩弹簧14并上移,带动两卡绳爪9及两转动连杆11转动,夹紧无极绳S。与此同时,限位挡板16上移,带动闸线栓18上移,牵动闸线21经滑轮19、20、22,拉动活动引导轨24压缩小压缩弹簧25右移,以避免与托绳轮及其固定架相撞。吊挂后,乘坐人员R用双手抓住软乘坐架的握杆6,纵身坐到座杆8上,随无极绳S运行而移动。
3、摘绳乘坐人员R从软乘坐架跳下、脚着地后,用手抓住悬挂架1并高举,承力自锁机构2的主承力杆15将在主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下移,带动两卡绳爪9转动,松开无极绳S,卸下。同时,限位挡板16下移,使闸线21经滑轮19、20、22放松,活动引导轨24在小压缩弹簧25作用下左移复位。
带行程放大的、手动式的、带导管闸线传动的挂绳引导机构的乘人挂钩装置,工作与上述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加工吊绳7、拉绳5采用尼龙绳,吊带40采用尼龙编织带,握杆和座杆可采用塑料管,手闸36用自行车手闸改制,闸线21采用细钢丝绳、摩托车或自行车闸线,带闸线导管34的闸线33则只能采用后者,除此之外,各件皆为钢制件、锚焊件,加工无特殊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在井下巷道中运载人员用的便携式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包括卡紧在架空无极绳上的卡绳悬挂部分,及其下方的人员乘坐部分,其特征在于卡绳悬挂部分包括悬挂架(1)、承力自锁机构(2)和挂绳引导机构(3);悬挂架(1)呈倒弯钩状,其顶部底面上有承力自锁机构(2),承力自锁机构(2)的侧下方、悬挂架(1)钩部的内侧有挂绳导引机构(3),悬挂架(1)底端有供悬挂人员乘坐架吊钩(4)的孔,承力自锁机构(2)包括主承力杆(15)、卡绳爪(9)及转动连杆(11),主承力杆(15)的上部插在悬挂架(1)顶部的孔内,其顶端有限位挡板(16),主承力杆(15)上套有主压缩弹簧(14),它嵌于悬挂架(1)顶部的底面与主承力杆的台肩(12)之间,主承力杆(15)下端与两卡绳爪(9)相铰接,两卡绳爪(9)又分别与两转动连杆(11)的下端相铰接,两转动连杆(11)上端分别与固定于悬挂架(1)上的两轴座(13)相铰接,两卡绳爪(9)、转动连杆(11)、轴座(13)以主承力杆(15)的轴线为左右对称;挂绳引导机构(3)包括活动引导轨(24)、小压缩弹簧(25)、闸线以及滑轮或闸线导管,活动引导轨(24)的下端与固定于悬挂架(1)上的轴座(27)相铰接,其上端端面与一卡绳爪(9)的底面相贴近,导绳侧的上缘与卡绳爪(9)的爪缘对齐,导绳侧的背面与悬挂架(1)之间有小压缩弹簧(25),其导绳侧的背部还与闸线的一端相连接,闸线的另一端经滑轮或闸线导管,与主承力杆(15)或其限位挡板(16)上的闸线栓(18)相连接,也可以由带闸线导管的闸线与手闸相连接;它的人员乘坐部分为软乘坐架,为吊框式或吊带式,软乘坐架上部有吊钩(4),吊钩(4)挂在悬挂架(1)底端的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挂绳引导机构(3)的闸线经滑轮与主承力杆(15)或其限位挡板(16)上的闸线栓(18)连接的机构中有行程放大机构,即滑轮(20)下方有一对共轴而直径不同的大滑轮(28)和小滑轮(29),闸线(21)经滑轮(20)绕在小滑轮(29)上,另一根闸线(31)的一端绕在大滑轮(28)上,其另一端经滑轮(32)与活动引导轨(24)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挂绳引导机构(3)的由带闸线导管的闸线与手闸相连接,是指与活动引导轨(24)连接的闸线(33)穿过闸线导管(34),与固定在握杆(6、39)上的手闸(36)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挂绳引导机构(3)的闸线另一端经闸线导管与主承力杆(15)或其限位挡板(16)上的闸线栓(18)相连接,是指与活动导轨(24)连接的闸线(33),穿过由导管支架(38)限位的闸线导管(34),与主承力杆(15)或其限位挡板(16)上的闸线栓(18)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软乘坐架为吊框式,即吊钩(4)经两拉绳(5)与握杆(6)的两端相连接,握杆(6)两端与座杆(8)两端,经两吊绳(7)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无极绳架空乘人挂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软乘坐架为吊带式,即吊钩(4)与握杆(39)连为一体、握杆(39)和座杆(41)的中部由吊带(40)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运输,在运输巷道中利用架空无极绳实现简易机械人用的乘人挂钩装置。它包括卡绳悬挂部分和人员乘坐部分,前者由悬挂架,承力自锁机构和挂绳引导机构构成,后者为吊框式或吊带式软乘坐架,其吊钩与悬挂架下端联接。承力自锁机构包括主承力杆、卡绳爪及转动连杆。挂绳引导机构包括活动引导轨、弹簧、闸线及滑轮或导管。可使同一巷道既运人又运物。省去专用行人巷道,节约工程费用,摘挂方便快捷,便于携带存放。
文档编号E21F13/00GK2360608SQ9824396
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张琛 申请人:张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