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承重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183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的承重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压缩机的结构,具体是一种可以容易形成为贯通结合滑片的滑片孔的压缩机的承重板结构。
背景技术
滑片式压缩机是将直线移动的滑片接触旋转体上,把气缸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吸入领域和压缩领域,而且,当旋转体旋转的时候,根据旋转体的相位差把吸入领域和压缩领域连续相互转换的同时吸入、压缩、排出流体的。
图1是以往压缩机的部分纵剖结构主视图。
如图所示,以往的压缩机包括有电动机构部和压缩机构部。电动机构部为了在外壳1内侧上部产生动力,还包括有定子Ms和转子Mr。压缩机构部连接在转子Mr上吸入、压缩、排出流体。
压缩机构部包括有气缸2、第1承重板3A、第2承重板3B、旋转轴4、分隔板5、第1滑片6A及第2滑片6B。其中,气缸2固定在壳体1的下半部里;第1承重板3A及第2承重板3B各自固定在气缸2的上、下面,而一起形成气缸内部空间;旋转轴4与电动机构部的转子Mr连接,同时贯通结合的各承重板3A、3B向压缩机构部传送电动机构部的动力;分隔板5连接在旋转轴4上或者与它形成整体,并且两侧面各自形成正弦波模样的凸面,把气缸2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1空间(未图示)及第2空间(未图示);第1滑片6A及第2滑片6B的上端及下端各自接触在分隔板5的两面,在旋转轴4旋转时把各空间分隔成吸入领域和压缩领域,如图2所示,第1承重板3A及第2承重板3B在平面投影时形成圆形,在其中央形成可以使旋转轴4通过的轴孔3a,在轴孔3a的一侧形成可以使各滑片6A、6B通过的滑片孔3b。
第1滑片6A及第2滑片6B形成直六面体,其上端支撑在各弹簧组件(未图示)上,下端贯通各承重板3A、3B的滑片孔3a、3b并各自接触在分隔板5的上下两侧凸面上。
附图中未说明的符号是各空间的吸入口2a,各空间的排出口3c。
上述以往的压缩机运作过程如下。
电机导通电源后,若转子Mr旋转,连接在转子Mr上的旋转轴4与分隔板5一起向某一个方向旋转,而且各自与分隔板5上、下两侧接触的滑片6A、6B根据分隔板5的高低相互反方向上、下往复运动,同时改变气缸的第1空间(未图示)和第2空间(未图示)的容积。与此同时,新的流体通过各空间的各吸入口2a流入各空间里后逐渐被压缩。然后,压缩的流体在分隔板5的上止点或下止点到达排出开启点的瞬间通过各排出口3c同时排出。
但是,在以往压缩机中,各承重板3A、3B上的滑片孔3b需要穿孔形成,为此,要通过布线等精密的加工方法加工,所以加工时困难,生产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发明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形成各承重板滑片孔的压缩机承重板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压缩机承重板结构,包括气缸上具备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并各自与吸入管和排出管连通;分隔板结合在旋转轴上,并插入气缸内部空间把内部空间分为至少2个以上密闭空间;压缩机的滑片夹入在气缸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之间,使其压入并结合在分隔板的两面,而且当旋转轴旋转的时候,把各密闭空间相互转换成吸入领域和压缩领域,连续吸入、压缩、排出流体;而为了滑动接触在分隔板两侧面与气缸一起形成内部空间而固定在气缸上下两侧的承重板,在承重板外周面一侧各自凹陷形成可以使各滑片通过的滑片安装槽。
这样设计的压缩机承重板结构,为了滑动接触,在分隔板的两侧面与气缸一起形成内部空间而固定在气缸上下两侧的各板体,在其外周面一侧各自凹陷形成可以使各滑片通过的滑片安装槽,所以各承重板容易加工,可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图1是以往压缩机的部分纵剖结构主视图;图2是以往压缩机的承重板和滑片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压缩机的承重板和滑片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承重板组装状态的纵剖结构图。
附图主要部分符号的说明2气缸 5分隔板6A.6B滑片 10承重板11轴孔 12滑片安装槽13排出口 20变形防止部件21板体部 22支撑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本发明压缩机的承重板和滑片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承重板组装状态的纵剖结构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压缩机承重板10在平面投影时形成圆板形,在其中央形成可以使旋转轴(未图示)通过的轴孔11,在轴孔11的一侧形成可以使压接在分隔板5上下两侧凸面上的各滑片6A、6B通过的滑片安装槽12。滑片安装槽12是在各承重板10的外周面凹陷形成的。
另外,为了防止各滑片6A、6B向切线方向和径向流动,各滑片安装槽12的切线方向宽度和径向长度要与滑片6A、6B的厚度和宽度几乎相同为最好。
另外,考虑到各承重板10层叠结合在气缸2上,滑片安装槽12的径向长度可以比滑片6A,6B的厚度长一些。
另外,考虑到承重板10因形成各滑片安装槽12而外径部变形,可以在与气缸2层叠的部位上压入并固定变形防止部件20。
变形防止部件20包括由用螺丝B结合在承重板10上面的板体部21和在板体部21中央凸出形成并压入滑片安装槽12里的支撑部22组成。
在附图中,对于与以往结构相同的部位使用了同一符号。
在附图中,未说明的符号13是排出口。
本发明的压缩机承重板结构有以下效果。
即各承重板10紧贴固定在气缸2的上下两侧面并与气缸一起形成内部空间,而且,各承重板10的内侧面接触分隔板5的两侧上止点,在分隔板旋转时成为推力轴承面。但是,当加工各承重板10的时候,首先,要在其中央形成可以使与分隔板5结合并传送电动机构部旋转力的旋转轴(未图示)贯通的轴孔11,然后,在轴孔11的一侧外周面加工为插入各滑片6A、6B的滑片安装槽12。滑片安装槽12是通过加工容易的切削加工方法形成的。
然后,各承重板10的轴孔11里插入配备分隔板5的旋转轴后,把各个承重板10各自层叠固定在气缸2的两侧面,而且,各承重板10的滑片安装槽12里插入各滑片6A、6B。至此,压缩机构部的组装完成。
这时,各承重板10的滑片安装槽12里压入变形防止部件20,所以,可以预先防止承重板10的外径部变形。
因此,结合在气缸上下两侧面与气缸一起形成内部空间,并向推力方向支撑分隔板的各承重板容易加工,所以能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压缩机的承重板结构,包括气缸上具备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并各自与吸入管和排出管连通;分隔板结合在旋转轴上,并插入气缸内部空间把内部空间分为至少2个以上密闭空间;压缩机的滑片夹入在气缸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之间,使其压入并结合在分隔板的两面,而且当旋转轴旋转的时候,把各密闭空间相互转换成吸入领域和压缩领域,连续吸入、压缩、排出流体;其特征在于为了滑动接触在分隔板两侧面与气缸一起形成内部空间而固定在气缸上下两侧的承重板,在承重板外周面一侧各自凹陷形成可以使各滑片通过的滑片安装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承重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滑片安装槽的边缘侧终端紧贴插入维持滑片安装槽间隙的变形防止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承重板结构的,属于压缩机的结构。它包括气缸上具备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并各自与吸入管和排出管连通;分隔板结合在旋转轴上,并插入气缸内部空间把内部空间分为至少2个以上密闭空间;压缩机的滑片夹入在气缸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之间,使其压入并结合在分隔板的两面,而且当旋转轴旋转的时候,把各密闭空间相互转换成吸入领域和压缩领域,连续吸入、压缩、排出流体;而为了滑动接触在分隔板两侧面与气缸一起形成内部空间而固定在气缸上下两侧的承重板,在承重板外周面一侧各自凹陷形成可以使各滑片通过的滑片安装槽。所以,各承重板容易加工,可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F04C18/00GK1755127SQ20041007220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7日
发明者安再宇, 李根亨, 杨广植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