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缸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9083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转缸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双转缸的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空气压缩机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空气压缩机均仅具有单一转缸,这种结构的空气压缩机不仅噪音大,而且启动电流大、运转不平稳,并且运转时间一长,其偏心轴容易断裂,造成其运转寿命短。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的专门研究和试验,不断改进和提高,开发出一种理想的空气压缩机,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启动电流小的双转缸空气压缩机。该压缩机不仅噪音低,而且运转平稳、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前后端盖1、外壳8、转缸2、活塞7、偏心轴5和6、进气口10、排气口11和12,所述外壳8内各设有一个转缸2,转缸2内各设有一个活塞7,活塞7内各设有一个偏心轴5、6,所述外壳8的上端各设有一个进气口10,其底端各设有一个排气口11、12。
所述外壳8和转缸2之间设有轴承3-1,所述活塞7和偏心轴5、6之间设有轴承4,所述前后端盖1和偏心轴5、6之间设有轴承3-2。
所述偏心轴5和偏心轴6通过联轴器9进行联接。
所述轴承3-1、3-2为滚珠轴承。
所述轴承4为滚子轴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噪音低;2、启动电流小、运转平稳;3、偏心轴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4、气功比高,可实现两级空气压缩;5、易于制造,可形成产业化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套前后端盖1、两套外壳8、两个转缸2、两个活塞7、两个偏心轴5和6,所述外壳8的上端各设有一个进气口10,其底端各设有一个排气口11、12,所述外壳8内各设有一个转缸2,外壳8和转缸2之间设有轴承3-1,所述转缸2内各设有一个活塞7,活塞7内各设有一个偏心轴5、6,所述活塞7和偏心轴5、6之间设有轴承4,所述偏心轴5和偏心轴6之间通过联轴器9进行联接,所述前后端盖1和偏心轴5、6之间设有轴承3-2。所述轴承3-1、3-2采用滚珠轴承且分别为4个,所述轴承4为滚子轴承且数量为两个。
该双转缸空气压缩机工作时,电机带动偏心轴5、6做逆时针旋转,偏心轴5、6带动活塞7旋转,同时活塞7带动转缸2一起转动的同时自已做往复运动,当活塞7转到进气口10位置时,空气压缩机吸入空气,活塞7对空气进行压缩,当活塞7转到排气口11位置时,空气压缩机将空气从排气口11排出,此时排气口12关闭,当活塞7转到进气口10位置时又重复上述运动,此时排气口11关闭,排气口12排气,这样活塞7对空气连续压缩、排气,空气压缩机在进气口10吸气的同时,排气口11、12交替排气,使空气压缩机在一圆周运动中实现了两级空气压缩,提高了空气压缩机的效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双转缸空气压缩机结构简单,启动电流小,运转平稳,噪音低,使用寿命长,该偏心轴旋转一圆周可产生两次空气压缩的充气动作,使空气压缩机更具效能。
权利要求1.一种双转缸空气压缩机,它包括前后端盖(1)、外壳(8)、转缸(2)、活塞(7)、偏心轴(5、6)、进气口(10)、排气口(11、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内各设有一个转缸(2),转缸(2)内各设有一个活塞(7),活塞(7)内各设有一个偏心轴(5、6),所述外壳(8)的上端各设有一个进气口(10),其底端各设有一个排气口(1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转缸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8)和转缸(2)之间设有轴承(3-1),所述活塞(7)和偏心轴(5、6)之间设有轴承(4),所述前后端盖(1)和偏心轴(5、6)之间设有轴承(3-2)。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转缸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5)和偏心轴(6)通过联轴器(9)进行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转缸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1、3-2)为滚珠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转缸空气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4)为滚子轴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转缸空气压缩机。它包括前后端盖、外壳、转缸、活塞、偏心轴、进气口、排气口,所述外壳内各设有一个转缸,转缸内各设有一个活塞,活塞内各设有一个偏心轴,所述外壳的上端各设有一个进气口,其底端各设有一个排气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噪音低,启动电流小,运转平稳,偏心轴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气功比高,可实现两级空气压缩,易于制造,可形成产业化生产。
文档编号F04B27/06GK2688922SQ20042004156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4日
发明者刘军科 申请人:刘军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