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479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发动机的下部的油盘的上部空间配备有一对平衡轴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结构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已有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示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液压泵从过滤器(strainer)吸入发动机下部的油盘的润滑油,供给到发动机各部位。
专利文献1中,在油盘内部配置有平衡机构壳体,形成阻止油从油盘窜入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配置了一对呈平行姿势的平衡轴,上述油泵利用一对平衡轴的其中一根进行驱动。还有,在该专利文献1中,在平衡机构壳体的侧部,高于油盘的油面位置处形成排油孔,将窜入平衡机构壳体内的油利用平衡轴的驱动齿轮和平衡重飞溅,从排油孔回到油盘。
专利文献2中,在下部曲轴箱里装设了油盘,在该油盘的内部空间里设有底面隔板。在发动机下部具有被共用的驱动轴驱动的吸出泵(回油泵(scavenge pump))和输油泵(feed pump)。油润滑了曲轴的轴承部和活塞后下落,被底面隔板回收,通过吸出管被吸入到吸出泵,从输送管以喷油方式喷射后,下落在油盘内。还有,油盘的油通过吸入管被吸入到输油泵,通过滤油器后被供给到发动机各部。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269186号公报(段落编号0017~0031,图2~图6)专利文献2JP特开2004-143952号公报(段落编号0012~0016,图1~图3)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在平衡机构壳体的内部空间中配置平衡轴,并在平衡轴旋转时溅飞平衡机构壳体内的油,容易造成油成为平衡轴的旋转负荷。为了解决这个不合理的问题,根据在专利文献2中的记载,还考虑利用吸出泵(回油泵)吸入底面隔板内的油。
但是,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吸出泵(回油泵)和输油泵被共用的驱动轴驱动,将功能不同的两个泵设置在靠近的邻位置,从而容易造成泵结构和油路的复杂化,从而,需要改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装备一对平衡轴的发动机中,构成合理地驱动回油泵和输油泵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发动机下部的油盘的上部空间中配备有一对平衡轴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中,具有由上述一对平衡轴的其中一方驱动的回油泵,并且,具有由上述平衡轴的另一方驱动的输油泵。
通过该构成,能够利用一对平衡轴的其中一根驱动回油泵,利用另一根驱动输油泵。也就是说,相比较于在过去的技术中用共用轴驱动两个泵的情况,使得驱动系统变得简单,能够在互不干涉的位置配置各个泵的油路。其结果,构成了合理地驱动回油泵和输油泵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本发明也可以在上述油盘的上部位置配备用于阻止润滑油从上述油盘窜入的隔板,将利用上述回油泵吸引该隔板内的润滑油的过滤器的吸入口配置在低于驱动上述回油泵的平衡轴的平衡机构部的外周的旋转轨迹的下方位置。
通过上述构成,由于在隔板内低于平衡轴的平衡机构部的外周的旋转轨迹的下方位置配置了过滤器的吸入口,因此能够将窜入隔板内的润滑油从过滤器送到回油泵,该隔板内的润滑油的油面不会与平衡轴接触。因此,润滑油不会对平衡轴产生旋转阻力,不会增大负荷,也无需搅拌润滑油。
本发明也可以在上述一对平衡轴中设定了水平面差,利用低水平面一侧的平衡轴驱动上述回油泵。
通过上述构成,由于利用离润滑油的油面近的平衡轴驱动回油泵,这样就可能缩短了吸引侧的油路的长度,因而不会浪费油路系统。


图1为以示意性表示发动机的立体图。
图2为发动机的侧视图。
图3为发动机下部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图4为表示油盘、隔板和平衡轴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平衡轴的支持构造的截面图。
图中,4-油盘、18-平衡机构部、20-隔板、31-回油泵、32-输油泵、33-过滤器、L-润滑油、BS-平衡轴。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分别将汽缸盖1、汽缸体2、曲轴箱3、油盘4以上下叠加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并且,将以自由摩擦滑动的方式收容在汽缸体2的汽缸内径的活塞5、和曲轴箱3处以自由旋转的方式支承的曲轴6通过连杆7连接起来,构成了车辆用的发动机。
上述汽缸盖1中具备自由开闭的吸气阀10和排气阀11,并且,具备对这些阀10、11进行开关动作的一对凸轮轴12。未图示,但上述汽缸体2在上述汽缸内径的外周部分,形成有循环冷却水的空间,并具有使该冷却水在汽缸体2的内部循环、或者在与外部的散热器之间进行循环的水泵。
如图1~图5所示,在上述曲轴箱3的曲轴6的一个端部上具有的链轮13与上述一对凸轮轴12上具有的输入链轮14之间,环绕有定时链条15,并利用链条盖16覆盖这些部件。另外,也可以取代该定时链条15,利用定时皮带或齿轮连动,将与曲轴6的旋转同步的旋转力传送到一对凸轮轴12上。
上述油盘4形成润滑油L的贮存空间,该油盘4的上部空间中具有隔板20。该隔板20的下部配置在比贮存于上述油盘4中的润滑油L的油面LS靠下方的位置。该隔板20的内部空间中配置有一对平衡轴BS。还有,例如油盘3为铁板冲压加工件,上述隔板20为铝合金的铸造件。
上述一对平衡轴BS分别具有轴部17、和在从该轴部17的轴心偏心的位置上形成的平衡机构部18。支承该一对平衡轴BS的支持块21安装在上述曲轴箱3的下面,与该支持块21一体化形成上述隔板20。该隔板20具备有底部、和包围该底部的侧部,呈向上方开口的托盘状构造。由于这种结构,例如,对曲轴箱3的气缸内径进行润滑后的润滑油L滴落到隔板内部而贮存起来。这样,在润滑油L贮存在隔板20的内部时,润滑油L与平衡轴BS发生接触,会妨碍平衡轴BS的旋转,成为负荷,因此,利用后述的结构,输送隔板内部的润滑油L。
由于在沿上述曲轴6的轴心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发动机整体呈倾斜姿势配置,上述一对平衡轴BS上产生水平面差。还有,由于发动机整体呈倾斜姿势,上述油盘底部的一部分向下方突出。为了抑制该突出,将底部中向下方突出的部位形成为水平姿势。另外,由于发动机整体呈倾斜姿势,上述隔板20整体也呈倾斜姿势,但是将上述油盘4中与水平面底部对向的部位(成为最低水平面的部位)形成为水平姿势。
上述一对平衡轴BS中,处于低水平面侧的平衡轴(以下称为第一平衡轴BS1)的轴端具有输入链轮22,处于高水平面侧的平衡轴(以下称为第二平衡轴BS2)的轴端具有输入链轮23,通过在该输入链轮22、23、上述曲轴6的驱动链轮24、张紧链轮25之间环绕驱动链条26,使一对平衡轴BS1、BS2朝相反方向以等速同步旋转。另外,也可以为了将来自曲轴6的动力传送到一对平衡轴BS1、BS2而装备多个齿轮、或者定时皮带。
在上述第一平衡轴BS1上具有与其轴部17直接连结而被驱动的回油泵31,在上述第二平衡轴BS2上具有与其轴部17直接连结而被驱动的输油泵32。
如图4所示,通过将吸入上述隔板内部的润滑油的过滤器33配置在上述隔板20的水平姿势下的底部(成为最低水平面的部位),形成将来自该过滤器33的润滑油供给到回油泵31的吸入油路,另外,形成将来自该过滤器33的润滑油回收到上述油盘4的回收油路34。将上述过滤器的吸入口的吸入位置设定在低于上述第一平衡轴BS1的平衡机构部18的外周的旋转轨迹的下方位置,利用该过滤器33吸引润滑油L,由此,使隔板20的润滑油L的油面LT降低到低于第一平衡轴BS1的外周的低水平面位置,避免该第一平衡轴BS1的平衡机构部18与润滑油L发生接触,从而,实现顺畅的旋旋动作。
通过将吸入上述油盘内部的润滑油L的过滤器35配置在上述油盘4的水平姿势下的底部(成为最低水平面的部位)附近,形成将来自该过滤器35的润滑油供给到上述输油泵32的吸入油路,另外,形成将来自该输油泵32的润滑油L从供给油路36输送到滤油器37的油路。
这样,通过利用第一平衡轴BS1驱动回油泵31,将窜入隔板内部的润滑油L环流到油盘4。还有,通过利用第二平衡轴BS2驱动输油泵32,将上述油盘4的润滑油L经由滤油器37输送到发动机的各润滑部位和所需机器处。这样,利用将润滑油输送到发动机各循环部位和所需机器处的系统,构成本发明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由该结构可知,通过在发动机工作时使一对平衡轴BS同步旋转,降低发动机的振动。还有,由于该一对平衡轴BS(第一、第二平衡轴BS1、BS2)旋转时,驱动回油泵31和输油泵32,从而回油泵31将窜入隔板内部的润滑油L环流到油盘,输油泵32将贮存在油盘4中的润滑油L送到发动机的各润滑部位和所需机器处。
尤其,由于第一平衡轴BS1配置在低于第二平衡轴BS2的低水平面位置处,因此,第一平衡轴BS1必然地比第二平衡轴BS2更靠近隔板20的底部。通过利用这样的配置特征,能够缩短由第一平衡轴BS1驱动的回油泵31与过滤器33之间形成的吸入油路的长度。
另外,由于第一平衡轴BS1与第二平衡轴BS2以平行姿势设置,因此,能够将上述回油泵31与输油泵32并列配置,从而容易形成互不干扰的油路。
(其它实施方式)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外,还可以构成如下。
也可以构成将来自第一平衡轴BS1的动力经由齿轮连动机构传送到回油泵31的驱动系统。由于这样的结构,容易提高配置回油泵的自由度。同样,也可以构成将来自第二平衡轴BS2的动力经由齿轮连动机构传送到输油泵32的驱动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是在发动机下部的油盘的上部空间中配备有一对平衡轴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具有由所述一对平衡轴的其中一方驱动的回油泵;和由所述平衡轴的另一方驱动的输油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盘的上部位置配备有阻止润滑油从所述油盘窜入的隔板,将由所述回油泵吸入该隔板内的润滑油的过滤器的吸入口配置在低于驱动所述回油泵的平衡轴的平衡机构部的外周的旋转轨迹的下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平衡轴设定有水平面差,利用处于低水平面一侧的平衡轴驱动所述回油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底部配置在低于贮存在所述油盘中的润滑油的油面的浸没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备有底部、和包围该底部的侧部,呈上方开口的托盘状结构,并收容所述平衡轴下侧的支持块。
6.根据权利要求3~6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平衡轴的水平面差通过使所述发动机整体倾斜而形成,将由于该倾斜而在所述油盘中向最下方的突出的部位形成为水平面状。
7.根据权利要求2、3、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泵具有用于吸入所述隔板内部的润滑油的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配置在所述隔板的水平姿势下为最低水平面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泵具备将来自所述隔板部内部的所述过滤器的润滑油回收至油盘的回收油路。
9.根据权利要求2、3、5、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泵具有将润滑油供给至滤油器的供给油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油路被配置在所述油盘的水平姿势下的最低水平面部位的附近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发动机的润滑油供给装置,在油盘(4)的上部位置,配置了阻止润滑油(L)从该油盘(4)窜入的隔板(20),在由这个隔板(20)形成的空间内配备第一平衡轴(BS1)和第二平衡轴(BS2)。第一平衡轴(BS1)配置在低于第二平衡轴(BS2)的水平面位置,利用由第一平衡轴(BS1)驱动的回油泵(31)将隔板(20)的底部的润滑油(L)回收至油盘(4),并利用由第二平衡轴(BS2)驱动的输油泵(32)将油盘(4)的润滑油(L)供给到发动机的各润滑部。从而,在具有一对平衡轴的发动机中,构成合理地驱动回油泵和输油泵的润滑油供给装置。
文档编号F04B23/00GK1834413SQ20061005967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8日
发明者高野裕久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