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自循环气液分离式自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7362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心泵自循环气液分离式自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心泵的配套装置,特指离心泵自循环气液分离式自吸器,主要用于化工传输、消防灭火、农业喷灌等场合。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自吸泵体积大,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成本高,自吸时间长;在许多应用普通离心泵的场合,需要安装底阀或建造地下泵站,水下维修不方便或维修成本高。目前现有的能够与普通离心泵配套的自吸器主要有瀑降喷射式水泵自吸器(专利申请号99224614.8)、气液分离自吸器(专利申请号200420032184.1)等,其不足之处在于,前者在进入装置的流量较大时,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作用;而后者的气液混合方式造成混合速度较慢。总的来说,目前的自吸器品种单一,加工成本高,虽然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效果,但性能改进尚有较大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循环气液分离自吸装置,它不仅吸程高,自吸时间短,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性能可靠,安装维修方便,还可与普通离心泵直接相连。自吸过程完成后,需将射流循环系统上的阀门关上,保证离心泵正常工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在储液罐的上方有注液口、回液口,回液口内设喷嘴,在喷嘴正下方为气液混合管,储液罐与气液分离罐通过带有回流截止阀的回水管路相连,形成自循环射流系统。气液分离罐内有内套,提高了气液分离的速度。其工作原理是首次使用时在箱体内加满液体,打开回流截止阀。泵运行后,箱体内液体被离心泵抽进气液分离罐内,同时在箱体内产生一定的真空度,此时进口管路内的气体会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箱体。气液分离罐内的液体经回水管路返回到喷嘴处,经喷嘴喷射后在气液混合管内造成局部低压,从而使装置内的气体在气液混合管内与液体混合。气液混合体再次被离心泵抽至经过气液分离罐后,重度较小的气体被排出,液体经同水管路又返同到箱体内继续进行下一次循环。如此反复直至将泵吸入管路的气体排出,液体再次充满箱体,离心泵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自吸过程完成。自吸过程完成后,需将循环射流系统的回流截止阀关闭,以减少回流损失,提高泵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优点是装置的气液混合系统可以快速、便捷地使离心泵进口管路的气体与液体充分混合,另外通过气液分离罐使其快速分离,达到快速排除气体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原理图。
图中1注液口,2.进口,3.回液口,4.喷嘴,5.回流截止阀,6.气液分离罐 7.气液混合管,8.储液罐,9.接泵口 10.排液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中,在储液罐(8)的上方有注液口(1)、回液口(3),回液口内设喷嘴(4),在喷嘴(4)正下方为气液混合管(7),气液分离罐(6)内有内套,储液罐(8)与气液分离罐(6)通过带有回流截止阀(5)的回水管路相连,将离心泵进口法兰与接泵口(9)连接,出口法兰与气液分离罐(6)连接后,气液分离罐、回流截止阀(5)、喷嘴(4)、气液混合管(7)和储液罐(8)形成射流循环系统,离心泵运行后,液体从气液分离罐出口排出。
权利要求
1.离心泵自循环气液分离式自吸器,其特征是在储液罐(8)的上方有注液口(1)、回液口(3),回液口内设喷嘴(4),在喷嘴(4)正下方为气液混合管(7),储液罐(8)与气液分离罐(6)通过带有回流截止阀(5)的回水管路相连,离心泵进口法兰与接泵口(9)连接,出口法兰与气液分离罐(6)连接,气液分离罐、回流截止阀(5)、喷嘴(4)、气液混合管(7)和储液罐(8)形成射流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自循环气液分离式自吸器,其特征是气液分离罐(6)内设有内套。
全文摘要
离心泵自循环气液分离式自吸器,其特点是在储液罐的上方有注液口、回液口,回液口内设喷嘴,喷嘴正下方为气液混合管,与气液分离罐通过带有阀门的循环管路相连,形成射流循环系统。气液分离罐为内套结构,能够提高气液分离的速度。本发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制作容易,能够代替水下底阀,且能与普通离心泵可以快速方便的连成一体,使普通离心泵具有自吸能力。因此可以满足化工传输、农田灌溉、消防灭火等诸多行业的需求,便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04D9/06GK101074673SQ200710024619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5日
发明者刘厚林, 杨凤鸽 申请人:江苏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