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排量叶片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5905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变排量叶片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它用作液压装置的液压动力源, 该液压装置例如用于车辆的动力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第一次公开No.2002-168179公开了 一种可变排量叶 片泵,它用于车辆的动力转向装置。普通技术的可变排量叶片泵构成 为这样通过使凸轮环在泵体内摇摆而改变泵腔室的容积,并因此控 制由叶片泵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叶片泵的操作被控制成这样当 叶片泵高速工作时,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减小。第一和第二流体压 力腔室以彼此径向相对的关系布置在凸轮环的外部。凸轮环的摇摆运 动由引入相应流体压力腔室中的流体压力来控制。凸轮环可在布置于 泵体内的支承表面上摇摆运动。销沿凸轮环的周向方向布置在支承表 面附近,并限制凸轮环在泵体内的旋转运动。用于限制凸轮环的摇摆 运动的止动器形成于泵体内的第一流体压力腔室一侧。通过使凸轮环 与止动器接触,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变得最大,且增大的流体压力 施加在叶片泵的排出孔上。这时,所述增加的流体压力从凸轮环的内 周侧施加在由止动器和支承表面支承的凸轮环上。在该凸轮环与止动 器接触的部分和支承表面之间延伸的凸轮环的外周区域由于所述增加 的流体压力而受到引起径向向外变形的力。 发明内容不过,在上述普通技术中,与销接合的凹入部分形成于凸轮环的、 在该凸轮环与止动器接触的部分和支承表面之间延伸的外周区域中。 因此,凹入部分由于增加的流体压力而受到应力集中。可能由于凸轮 环的凸轮型面变化而降低凸轮环的耐久性和泵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普通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它能够抑制凸轮环中的应力集中,并防止由于凸轮环的凸 轮型面变化而降低凸轮环的耐久性和泵特征。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它包括 泵体;驱动轴,该驱动轴被支承在泵体上;转子,该转子布置在泵体内,并由驱动轴可旋转地驱动,转子形 成有多个狭槽,这些狭槽沿转子的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多个叶片,这些叶片装配在狭槽中,以便可沿转子的径向方向从 狭槽向外运动和进入该狹槽中;环形凸轮环,该环形凸轮环布置在泵体中,以便可在摇摆支承表 面上摇摆,该凸轮环与转子和叶片配合,以便限定在凸轮环的内周侧 的多个泵腔室;第一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它们分别布置在凸轮环的、沿凸轮环 轴向方向的相对侧;抽吸孔和排出孔,它们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 一侧,抽吸孔开口于抽吸区域,在该抽吸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 转子的旋转而增大,该排出孔开口于排出区域,在该排出区域中,泵 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的旋转而减小;密封件,该密封件与摇摆支承表面配合,以便将在凸轮环外周侧 的空间分成布置在密封件和摇摆支承表面之间的第 一 流体压力腔室和 第二流体压力腔室,第一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一个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增 加,第二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另一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另 一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降低;止动器,该止动器布置在泵体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一侧,该 止动器限制凸轮环沿该凸轮环的所述一个摇摆方向的摇摆运动;控制阀,该控制阀控制被引入第 一 流体压力腔室或第二流体压力 腔室中的流体压力;以及制动器,该制动器布置在凸轮环和泵体之间,并在第二流体压力腔室一侧,该制动器防止凸轮环绕驱动轴进行旋转运动。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它包括 泵体;驱动轴,该驱动轴被支承在泵体上;转子,该转子布置在泵体内,并由驱动轴可旋转地驱动,转子形 成有多个狭槽,这些狭槽沿转子的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多个叶片,这些叶片装配在狭槽中,以便可沿转子的径向方向从 狭槽向外运动和进入该狭槽中;环形凸轮环,该环形凸轮环布置在泵体中,以便可在摇摆支承表 面上摇摆,该凸轮环与转子和叶片配合,以便限定在凸轮环的内周侧 的多个泵腔室;第一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它们分别布置在凸轮环的、沿凸轮环 轴向方向的相对侧;抽吸孔和排出孔,它们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 一侧,抽吸孔开口于抽吸区域,在该抽吸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 转子的旋转而增大,该排出孔开口于排出区域,在该排出区域中,泵 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的旋转而减小;密封件,该密封件与摇摆支承表面配合,以便将在凸轮环外周侧 的空间分成布置在密封件和摇摆支承表面之间的第一流体压力腔室和 第二流体压力腔室,第一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一个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增 加,第二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另一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另 一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降低;止动器,该止动器布置在泵体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一侧,该 止动器限制凸轮环沿该凸轮环的所述一个摇摆方向的摇摆运动;控制阀,该控制阀控制被引入第 一 流体压力腔室或第二流体压力 腔室中的流体压力;以及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凸起,该凸起布置在凸轮环的外周表面 上;以及凹入部分,该凹入部分布置在泵体的内周表面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一侧,以便与该凸起接合,该制动器通过凸起和凹入部分 的接合而防止凸轮环绕驱动轴进行旋转运动。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它包括 泵体;驱动轴,该驱动轴被支承在泵体上;转子,该转子布置在泵体内,并由驱动轴可旋转地驱动,转子形 成有多个狭槽,这些狭槽沿转子的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多个叶片,这些叶片装配在狭槽中,以便可沿转子的径向方向从 狭槽向外运动和进入该狭槽中;环形凸轮环,该环形凸轮环布置在泵体中,以便可在摇摆支承表 面上摇摆,该凸轮环与转子和叶片配合,以便限定在凸轮环的内周侧 的多个泵腔室;第一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它们分别布置在凸轮环的、沿凸轮环 轴向方向的相对侧;抽吸孔和排出孔,它们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 一侧,抽吸孔开口于抽吸区域,在该抽吸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 转子的旋转而增大,该排出孔开口于排出区域,在该排出区域中,泵 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的旋转而减小;密封件,该密封件与摇摆支承表面配合,以便将在凸轮环外周侧 的空间分成布置在密封件和摇摆支承表面之间的第 一 流体压力腔室和 第二流体压力腔室,第一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一个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增 加,第二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另一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另 一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降低;止动器,该止动器布置在泵体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一侧,该 止动器限制凸轮环沿该凸轮环的所述一个摇摆方向的摇摆运动;控制阀,该控制阀控制被引入第 一 流体压力腔室或第二流体压力 腔室中的流体压力;以及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凸起,该凸起布置在凸轮环的、沿该凸轮环的轴向方向的端表面上;以及凹入部分,该凹入部分布置在第一 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中的一个上,以便与所述凸起接合,该制动器通 过凸起和凹入部分的接合而防止凸轮环绕驱动轴进行旋转运动。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它包括泵体;驱动轴,该驱动轴被支承在泵体上;转子,该转子布置在泵体上,并由驱动轴可旋转地驱动,转子形 成有多个狭槽,这些狭槽沿转子的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多个叶片,这些叶片装配在狭槽中,以便可沿转子的径向方向从 狭槽向外运动和进入该狭槽中;环形凸轮环,该环形凸轮环布置在泵体中,以便可在摇摆支承表 面上摇摆,该凸轮环与转子和叶片配合,以便限定在凸轮环的内周侧 的多个泵腔室;第一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它们分别布i在凸轮环的、沿凸轮环轴向方向的相对侧;抽吸孔和排出孔,它们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 一侧,抽吸孔开口于抽吸区域,在该抽吸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 转子的旋转而增大,该排出孔开口于排出区域,在该排出区域中,泵 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的旋转而减小;密封件,该密封件与摇摆支承表面配合,以便将在凸轮环外周侧 的空间分成布置在密封件和摇摆支承表面之间的第 一 流体压力腔室和 笫二流体压力腔室,第一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一个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增 加,第二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另一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另 一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降低;止动器,该止动器布置在泵体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一侧,该 止动器限制凸轮环沿该凸轮环的所述一个摇摆方向的摇摆运动;控制阀,该控制阀控制被引入第 一 流体压力腔室或第二流体压力 腔室中的流体压力;以及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第一啮合部分,该第一啮合部分布置在 凸轮环的外周表面上;以及第二喻合部分,该第二啮合部分布置在泵 体的内周表面上,并总是与第一啮合部分啮合,该第一啮合部分和第 二啮合部分分别形成有多个凸形部分和凹形部分,该制动器通过使第 一啮合部分的凸形部分和凹形部分与第二啮合部分的凸形部分和凹形 部分保持啮合而防止凸轮环绕驱动轴进行旋转运动。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它包括泵体;驱动轴,该驱动轴被支承在泵体上;转子,该转子布置在泵体上,并由驱动轴可旋转地驱动,转子形 成有多个狭槽,这些狭槽沿转子的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多个叶片,这些叶片装配在狭槽中,以便可沿转子的径向方向从 狭槽向外运动和进入该狭槽中;环形凸轮环,该环形凸轮环布置在泵体中,以便可在摇摆支承表 面上摇摆,该凸轮环与转子和叶片配合,以便限定在凸轮环的内周侧 的多个泵腔室;第一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它们分别布置在凸轮环的、沿凸轮环 轴向方向的相对侧;抽吸孔和排出孔,它们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 一侧,抽吸孔开口于抽吸区域,在该抽吸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 转子的旋转而增大,该排出孔开口于排出区域,在该排出区域中,泵 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的旋转而减小;密封件,该密封件与摇摆支承表面配合,以便将在凸轮环外周侧 的空间分成布置在密封件和摇摆支承表面之间的第 一 流体压力腔室和 第二流体压力腔室,第一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一个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增 加,第二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另一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另 一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降低;止动器,该止动器布置在泵体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一侧,该止动器限制凸轮环沿该凸轮环的所述一个摇摆方向的摇摆运动;控制阀,该控制阀控制被引入第一流体压力腔室或第二流体压力腔室中的流体压力;以及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凹入部分,该凹入部分布置在凸轮环的、沿该凸轮环的轴向方向的端表面上,并布置在第二流体压力腔室一侧;以及凸起,该凸起布置在第一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中的一个上,并接合到该凹入部分中,该制动器通过凹入部分和凸起的接合而防止凸轮环绕驱动轴进行旋转运动。通过下面参考附图的说明,将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可变排量叶片泵沿它的轴向方向的剖 视图,即沿图2中的线1-1。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可变排量叶片泵沿它的径向方向的剖视图, 即沿图1中的线2-2,它表示了布置在最大偏心位置的可变排量叶片 泵。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可变排量叶片泵的放大剖视图,它示出了制 动器。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可变排量叶片泵的后部体的正视图。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可变排量叶片泵的压力板的放大后视图,它示出了形成于压力板中的销保持孔。图6是类似于图2的视图,但是省略了转子和叶片。图7是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二实施例沿它的径向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二实施例的变化形式沿它的径向方向的剖视图。图9是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变化形式沿它的径向 方向的剖视图。图IO是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三实施例沿它的径向方向的剖视图。 图ll是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三实施例的凸轮环在沿轴线x方向看 时的正一见图。图12是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三实施例的凸轮环在沿轴线y方向看 时的侧视图。图13是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三实施例的后部体在沿轴线x方向看 时的正视图。图14是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四实施例沿它的径向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1至图6来介绍本发明的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一实施 例。在图l至图6中,箭头x、 y和z分别表示相互垂直延伸的轴线x、 y和z的方向。轴线x的方向是第一实施例的可变排量叶片泵1的驱 动轴2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为了^l于理解下面的说明,驱动轴2插入 前部体11和后部体12中的方向称为轴线x的正方向。弹簧71偏压可 变排量叶片泵1的凸轮环4的方向(即弹簧71的偏压力的方向)称为 轴线y的负方向。朝着抽吸通道IN延伸的方向称为轴线z的正方向。图l是可变排量叶片泵l沿轴向方向的剖视图,即沿图2中的线 1-1截取的剖视图。图2是可变排量叶片泵1沿径向方向的剖视图, 即沿图1中的线2-2截取的剖视图。在图2中,可变排量叶片泵l的 凸轮环4布置在沿轴线y的负方向最大偏心位置处,在该位置处,凸 轮环4相对于驱动轴2的偏心量(即凸轮环4的位移量)最大。如图1中所示,可变排量叶片泵1包括驱动轴2、转子3、凸轮环 4、适配器环5和泵体10。驱动轴2支承在泵体10上,以便可绕中心 轴线旋转。驱动轴2通过带轮(未示出)而与发动机的曲轴(未示出) 可旋转地连接。转子3布置在泵体10的内部空间内,并由驱动轴2可旋转地驱动, 以便与驱动轴2整体旋转。如图2中所示,多个狭槽31形成于转子3 的外周向周边中,并彼此沿周向等间距地间隔开。各狭槽31形成为沿 转子3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轴向槽。狭槽31也沿转子3的径向方向延伸, 叶片32布置在该狹槽31中。狭槽31与背压腔室33连续连接,该背 压腔室33布置在狭槽31的径向内端处,并被供以工作流体。叶片32 可根据在背压腔室33中的工作流体的流体压力的变化而沿转子3的径向方向从狭槽31向外运动和进入该狭槽31中。如图1中所示,泵体10包括前部体11和后部体12,它们相互连 接。前部体11形成为大致杯形,它有底部111和沿轴线x的正方向开 口的开口端。盘形压力板6布置在前部体11的底部111上。前部体11、 压力板6和后部体12相互配合,以便形成泵元件容纳部分112。泵元 件容纳部分112布置在前部体11的内周侧,并沿轴线x的正方向与压 力板6相邻。转子3、凸轮环4和适配器环5布置在泵元件容纳部分 112内。后部体12沿轴线x的负方向与转子3、凸轮环4和适配器环5流 体密封地接触。转子3、凸轮环4和适配器环5由压力板6和后部体 12从轴线x的正方向和负方向来支承。压力板6形成有通孔66,驱动轴2插入该通孔66中。抽吸孔62 和排出孔63形成于压力板6的、沿轴线x的正方向的端表面61上。 抽吸孔121和排出孔122形成于后部体12的、沿轴线x的负方向的前 端表面120上。抽吸孔62和121与抽吸通道IN连接,用于将工作流 体供给由转子3、叶片32和凸轮环4限定的多个泵腔室B。排出孔63 和122与排出出口 OUT连接,用于从泵腔室B排出工作流体。如图2中所示,抽吸孔62和121开口于抽吸区域Bz+,而排出孔 63和122开口于排出区域Bz-。在抽吸区域Bz+中,泵腔室B的容积 随着转子3的旋转而增加。在排出区域Bz-中,泵腔室B的容积随着 转子3的旋转而减小。适配器环5形成为大致椭圆形,具有沿轴线y方向延伸的长轴和 沿轴线z方向延伸的短轴。适配器环5装配在前部体11的内周向周边 上。适配器环5用作前部体11的一部分,并形成前部体ll的内周表 面。适配器环5有大致椭圆形的孔,凸轮环4布置在该孔中。在驱动 叶片泵l时通过销210而限制适配器环5相对于前部体11的旋转。凸轮环4有环形形状,具有基本完整的圆度,且外径基本等于适 配器环5的椭圆形孔的短轴。流体压力腔室A形成于凸轮环4的外周 表面42和适配器环5的内周表面53之间。凸轮环4可沿轴线y的方向在适配器环5的椭圆形孔内摇摆运动。如图2中所示,密封件50布置在凸轮环4的外周侧上。具体地说, 密封件50位于在适配器环5的内周表面53上沿轴线z的正方向的最 前侧位置处。另一方面,摇摆支承表面N布置在适配器环5的内周表 面53上沿轴线z的负方向的最前侧位置处。凸轮环4可绕位于摇摆支 承表面N上的摇摆支点而摇摆。凸轮环4可沿轴线z的负方向与摇摆 支承表面N接触并可摇摆地支承在摇摆支承表面N上。摇摆支承表面N由板部件40形成,该板部件40布置在适配器环 5的内周表面53上。密封件50和摇摆支承表面N相互配合,以便将 凸轮环4外周侧的空间(即流体压力腔室A)分成第一流体压力腔室 Al和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沿凸轮环4的一 个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4沿该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63、 122 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增加。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沿凸轮环4的另 一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4沿该另 一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63 、 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降低。止动器54布置在适配器环5的内周表面53上沿轴线y的负方向 的最前侧位置处,如图2中所示。在凸轮环4摇摆运动的过程中止动 器54与凸轮环4接触,从而限制凸轮环4沿轴线y负方向的运动。止 动器54有沿轴线x方向的相对端部部分,该相对端部部分被切除并形 成连通槽54a。连通槽54a使得在沿轴线z的正方向的第一流体压力 腔室Al的一个部分和沿轴线z的负方向的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的相 对部分之间能够流体连通。制动器200布置在凸轮环4和适配器环5之间并在第二流体压力 腔室A2 —侧,并防止凸轮环4绕驱动轴2旋转。制动器200包括 凹入部分220,该凹入部分220形成于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42上;以 及销210,该销210位于凹入部分220和适配器环5之间。如图1中 所示,销210沿轴线x方向穿过压力板6而伸入前部体11和后部体 12中。销210有插入前部体11和后部体12中的相对的端部部分。销 210和凹入部分220可相互接合,从而防止凸轮环4绕驱动轴2进行旋转运动。如图1中所示,前部体ll和后部体12形成有销保持孔170和180, 销210的相对的端部部分分别被装入和支承在该销保持孔170和180 中。压力板6形成有沿轴线x的方向穿过该压力板6延伸的销保持孔 65。销210插入销保持孔170、 180和65中。各销保持孔170、 180 和65设置成具有椭圆形截面,如图4和5中所示。通过销保持孔170、 180和65的椭圆形结构,销210可在销保持 孔170、 180和65中移动。当负载从凸轮环4施加到销210上时,该 销210可移动,因此可以防止产生偏转和变形。通过销210穿过压力板6延伸并被支承在前部体11和后部体12 的销保持孔170和180中的这种结构,能够提高用于支承压力板6的 销210的能力,还能够提高用于限制凸轮环4的旋转运动的制动器200 的能力。密封件50和摇摆支承表面N布置成沿凸轮环4的径向方向基本 在直径上彼此相对。通过该结构,即使当由于凸轮环4的摇摆运动而 在密封件50和凸轮环4之间产生很小间隙时,也可以减小该间隙的变 化,从而提高密封件50的密封能力。转子3的外径小于凸轮环4的内径。转子3布置在凸轮环4的中 心孔内,这样,即使在凸轮环4的摇摆运动过程中当凸轮环4摇摆而 使得转子3和凸轮环4的相对位置变化时,也可以防止转子3的外周 表面与凸轮环4的内周表面41接触。当凸轮环4运动至沿轴线y的负方向最远处的摇摆位置时,在凸 轮环4的内周表面41和转子3的外周表面之间的距离L变得沿轴线y 的负方向最大。当凸轮环4运动至沿轴线y的正方向最远处的摇摆位 置时,该距离L沿轴线y的正方向变得最小。各叶片32沿转子3的径向方向的长度大于距离L的最大值。不 管凸轮环4和转子3的相对位置如何,叶片32可以总是保持与凸轮环 4的内周表面41接触同时被装入狭槽31中。而且,由于总是从背压 腔室33提供流体压力,叶片32能够流体密封地与凸轮环4的内周表面41接触。因此,在凸轮环4和转子3之间的空间由沿凸轮环4和转子3的 周向方向布置得彼此相邻的叶片32分成多个泵腔室B。当转子3和凸 轮环4定位成相对于彼此偏心时,泵腔室B总是保持流体密封并随着 转子3的旋转而改变容积。分别形成于压力板6和后部体12中的抽吸孔62、 121沿转子3 的外周布置,而分别形成于压力板6和后部体12中的排出孔63、 122 也是这样。由于泵腔室B的容积变化,工作流体通过抽吸孔62、 121 和排出孔63、 122而供给和排出。适配器环5在沿轴线y的正方向的端部部分处有径向通孔51。前 部体11在沿轴线y的正方向的端部部分处有插塞插入孔114。具有一 个封闭端的杯形插塞70插入插塞插入孔114中,并用于使前部体11 和后部体12流体密封地抵靠它的外侧。弹簧71沿插塞70的内周表面安装在该插塞70的内侧孔中,并可 沿轴线y的方向伸缩。弹簧71伸入通孔51中,并接触和沿轴线y的 负方向偏压凸轮环4。弹簧71沿使得凸轮环4的摇摆运动量变得最大 的方向偏压凸轮环4,从而在可变排量叶片泵1起动时(这时流体压 力不稳定)用于使凸轮环4的摇摆位置稳定。也就是,弹簧71用于在 可变排量叶片泵1起动时使得要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稳定。工作流体向第一和第二流体压力腔室供给如图2中所示,通孔52沿轴线z的正方向形成于适配器环5中, 并定位成沿轴线y的负方向与密封件50间隔开。通孔52在它的一端 开口于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通孔52的另一端与形成于前部体11中 的流体通道113连接。流体通道113开口于在前部体11中形成的阀容 纳孔115。控制阀7布置在阀容纳孔115中,沿轴线y的负方向偏压 控制阀7的阀弹簧7a也布置在阀容纳孔115中。控制阀7通过流体通 道113和通孔52而与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连通。当驱动可变排量叶 片泵1时,由控制阀7控制的流体压力被引入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 中。控制阀7通过流体通道21、 22而与排出孔63、 122连接。小孑L8 布置在流体通道22中。在小孔8的下游侧的下游压力和在小孔8上游 侧的上游压力(作为从排出孔63、 122排出的排出压力)被引入控制 阀7中。控制阀7由在上游压力和下游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以及阀弹簧 7a的偏压力来驱动,并产生受控制的流体压力。引入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中的受控制的流体压力根据排出压力 和抽吸压力(该抽吸压力从抽吸孔62、 121进行抽吸)而产生。受控 制的流体压力等于或大于抽吸压力。另一方面,抽吸压力通过形成于后部体12中的低流体压力供给通 道160而被引入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中。低流体压力供给通道160 的一端与抽吸通道IN连接,另一端通过沿凸轮环4的径向方向向内 延伸的连接部分161而与抽吸孔121连接。不管凸轮环4的摇摆位置 如何,低流体压力供给通道160总是开口于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因 此,低流体压力供给通道160使得抽吸通道IN和第二流体压力腔室 A2相互连接。也就是说,低流体压力供给通道160布置在后部体12的前端表面 120上的暴露于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中的区域中,并在该区域中定位 在制动器200和密封件50之间靠近密封件50侧。通过这种结构的低 流体压力供给通道160,能够方便将抽吸压力引入第二流体压力腔室 A2中。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总是接收抽吸压力。因此,只控制在第一 流体压力腔室Al中的流体压力Pl。相反,在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 中的流体压力P2总是保持等于抽吸压力,而不被控制。这使得在第 二流体压力腔室A2中的流体压力P2能够稳定。因此,可以防止在叶 片泵1中的流体压力扰动,从而能够稳定地控制凸轮环4的摇摆运动。[凸轮环的摇摆运动当由于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中的流体压力Pl而引起的沿轴线 y的正方向施加在凸轮环4上的偏压力变得大于由于在第二流体压力 腔室A2中的流体压力P2和弹簧71而引起的沿轴线y的负方向施加在凸轮环4上的偏压力的总和时,凸轮环4绕在板部件40的摇摆支承 表面N上的摇摆支点而沿轴线y的正方向摇摆。这时,位于轴线y的 正方向中的泵腔室By+的容积增大,而位于轴线y的负方向中的泵腔 室By-的容积减小。当泵腔室By-的容积减小时,从抽吸孔62、 121供给到排出孔63、 122的工作流体的流速降低,这样,在小孔8的上游侧的上游压力和 在小孔8的下游侧的下游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减小。根据该压力差的减 小,控制阀7将由阀弹簧7a推动而沿轴线y的负方向运动,从而降低 受控制的流体压力。因此,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中的流体压力Pl 降低。当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中的流体压力Pl变得小于沿轴线y的 负方向施加在凸轮环4上的偏压力的总和时,凸轮环4沿轴线y的负 方向摇摆。当沿轴线y的正方向施加在凸轮环4上的偏压力与沿轴线y的负 方向施加在凸轮环4上的偏压力总和彼此基本相等和平衡时,凸轮环 4进入且保持静止状态。这时,泵腔室By+的容积减小,泵腔室By-的容积增大。从抽吸孔62、 121供给到排出孔63、 122的工作流体的 流速增加,这样,在小孔8的上游侧的上游压力和在小孔8的下游侧 的下游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增大。根据该压力差的增大,控制阀7被推 动而克服阀弹簧7a的偏压力沿轴线y的正方向运动,这样,受控制的 流体压力增大。然后,凸轮环4沿轴线y的正方向摇摆。实际上,凸 轮环4的偏心量设置成这样,即根据小孔8的直径和阀弹簧7a的弹簧 力而设置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可以恒定,而不会追踪凸轮环4的摇摆运 动。[制动器的详细结构l图3是可变排量叶片泵1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它示出了制动 器200。图4是后部体12的正视图。图5是压力板6的后视图,示出 了销保持孔65。图6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其中,转子3和叶片32 省略。制动器200包括销210、凹入部分220和销保持槽230。凹入部分220和销保持槽230布置成沿销210的径向方向对着销210,并防止销 210干涉凸轮环4的摇摆运动。凹入部分220形成于凸轮环4的外周 表面42上,并可与销210的外周表面接合。销保持槽230形成于适配 器环5的内周表面53上,并通过与销210的外周表面的接合保持该销 210。销210位于板部件40附近,以便沿轴线y的正方向与它稍微间隔 开。具体地说,销210相对于板部件40位于沿轴线y的正方向的前侧 位置。通过该结构,当凸轮环4在板部件40的摇摆支承表面N上摇 摆时,可以基本防止凸轮环4的凹入部分220与销210脱开。因此, 该结构用于减小销210的直径。由摇摆支承表面N和销210的中心轴 线形成的角度可以设置为IO度或更小。制动器200布置在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侧。因为抽吸压力被引 入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因此,抽吸压力沿轴线y的正方向和负方向 作用在销210的两侧,这样,沿轴线y的相对方向作用在销210的两 侧上的流体压力彼此相等。因此,工作流体能够沿轴线y的负方向确 实供给至销210侧,在该销210侧,在凸轮环4和适配器环5之间有 相对较小的径向间隙。销210受到作用在销210的外周表面上的均匀流体压力。因此, 与第一和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l和A2通过销210而相互密封的情况相 比,可以抑制流体压力从前部体11、后部体12和压力板6的销保持 孔170、 180和65泄漏。因为基本没有流体压力泄漏,因此尽管销保 持孔65穿透压力板6,也能够提高销210相对于压力板6的支承能力。凹入部分220构成为这样,即,当凸轮环4沿轴线y的负方向摇 摆并处于最大偏心位置时(即沿轴线y负方向的最前侧位置),将产生 在凹入部分220和销210之间的间隙。通过该结构,可以保证用于凸 轮环4运动的余量,并因此抑制施加在凸轮环4上的负载。板部件40由硬度高于泵体IO(具体地说,前部体11和后部体12 ) 的材料制成。具有更高硬度的板部件40承受由流体压力引起的所有径 向负载量。这将抑制负载集中在销210上。板部件40保持在板保持槽55中,该板保持槽55形成于适配器环5的内周表面53上。板保持槽55沿适配器环5的周向方向与保持销210的销保持槽 230间隔开。因此,销保持槽230和板保持槽55彼此独立形成。这用 于提高销保持槽230的机械加工精度,并因此提高销210的定位精度。第一实施例的功能和效果l 下面介绍第一实施例的功能和效果。在第一实施例的可变排量叶片泵1中,驱动轴2支承在泵体10 上。转子3布置在泵体10内,并由驱动轴2而旋转驱动。转子3形成 有多个狭槽31,这些狭槽31沿转子3的周向方向相互间隔开。多个 叶片32装配在狹槽31中,以便可沿转子3的径向方向运动以及从槽 31中凸出和退回至该槽31中。凸轮环4布置在泵体10中,以便可在 摇摆支承表面N上摇摆。凸轮环4与转子3及叶片32配合,以便限 定在凸轮环4的内周侧的多个泵腔室B。作为第一板部件的后部体12 和作为第二板部件的压力板6分别布置在沿凸轮环4的轴向方向的凸 轮环4的相对侧。抽吸孔62、 121和排出孔63、 122布置在后部体12 和压力板6中的至少一个的一侧。抽吸孔62、 121开口于抽吸区域, 在该抽吸区域中,泵腔室B的容积随着转子3的旋转而增大。排出孔 63、 122开口于排出区域,在该排出区域中,泵腔室B的容积随着转 子3的旋转而减小。密封件50与摇摆支承表面N配合,以便将在凸 轮环4的外周侧的空间分成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和第二流体压力腔 室A2 (它们布置在密封件50和摇摆支承表面N之间)。第一流体压 力腔室Al沿凸轮环4的一个摇摆方向布置,在该摇摆方向中,凸轮 环4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63、 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增大。第二 流体压力腔室A2沿凸轮环4的另一摇摆方向布置,在该摇摆方向中, 凸轮环4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63、 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减小。 止动器54布置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 —侧,并限制凸轮环4沿凸轮 环4的所述一个摇摆方向的摇摆运动。控制阀7控制被引入第一流体 压力腔室Al或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中的流体压力。制动器200布置 在凸轮环4和泵体10之间并在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 —侧,并防止凸轮环4绕驱动轴2的旋转运动。沿适配器环5的周向方向在止动器54和摇摆支承表面N之间延 伸的区域位于排出区域中,在该区域中,由于排出压力,较大应力从 凸轮环4的内周侧施加到凸轮环4上。而且,凸轮环4在制动器200 处具有减小的径向方向厚度。因此,优选是制动器200并不布置在制 动器54和摇摆支承表面N之间的区域中,而是布置在第二流体压力 腔室A2—侧。通过该结构,可以避免应力集中在凸轮环4的制动器 200上。制动器200包括凹入部分220,该凹入部分220形成于凸轮环4 的外周表面42上;以及销210,该销210布置在凹入部分220和前部 体11之间,以便对着该凹入部分220。销210能够防止凸轮环4相对 于前部体11绕驱动轴2旋转。压力板6布置在前部体11和凸轮环4之间,并通过排出压力而被 朝着凸轮环4偏压。压力板6形成有销保持孔65,该销保持孔65支 承销210,并沿轴线x的方向穿过压力板6延伸。作用在销保持孔65 上的流体压力是抽吸压力,因此几乎不会发生流体压力从销保持孔65 的泄漏。通过提供销保持孔65,能够提高销210相对于压力板6的支 承能力。前部体11和后部体12分别形成有销保持孔170和180,该销保 持孔170和180分别支承销210的相对端部部分。通过该结构,能够 进一步提高销210相对于压力板6的支承能力。此外,还能够提高销 210相对于凸轮环4绕驱动轴2的旋转的防止旋转的能力。销保持孔170和180形成为沿销210的径向方向拉长的椭圆形形 状。通过该结构,即使当负载从凸轮环4施加给销210时,销210也 可以在销保持孔170和180中移动或运动,从而不会产生偏转和变形。销210布置在摇摆支承表面N附近。通过该结构,当凸轮环4在 摇摆支承表面N上摇摆时,可以基本防止凸轮环4的凹入部分220与 销210脱开。因此可以减小销210的直径。由摇冲罢支承表面N和销210 的中心轴线形成的角度可以设置为IO度或更小。开口于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并将抽吸压力引入该第二流体压力 腔室A2中的低流体压力供给通道160布置在销210和密封件50之间 并靠近密封件50侧。通过该结构,可以方便将低压(即抽吸压力)引 入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中。凸轮环4形成有在外周表面42上的凹入部分220,该凹入部分220 保持销210。凹入部分220设置为这样即使当凸轮环4处于最大偏 心位置时也在凹入部分220和销210之间产生间隙。通过该结构,能 够保证用于凸轮环4运动的余量,用于减小施加在凸轮环4上的负载。控制阀7控制被引入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中的流体压力。第二 流体压力腔室A2至少接收抽吸压力。因此,受控制的流体压力可以 引入销210的、沿凸轮环4的周向方向彼此相对的两侧。在这种情况 下,可以抑制受控制的流体压力从压力板6的销保持孔65泄漏。制动器200包括凹入部分220,该凹入部分220形成于凸轮环4 的外周表面42上;以及销210,该销210布置在凹入部分220和适配 器环5之间,以l更与该凹入部分220接合。销210可以防止凸轮环4 相对于泵体10旋转,而不会干涉凸轮环4的摇摆运动。前部体11还包括由硬度比前部体11和后部体12更高的材料制成 的板部件40。通过提供有更高硬度的板部件40,当板部件40受到由 于流体压力而引起的径向负载时,能够防止销210负载集中。销210保持在形成于前部体11的内周表面(即适配器环5的内周 表面53 )上的销保持槽230中。板部件40保持在形成于前部体11的 内周表面(即适配器环5的内周表面53)上的板保持槽55中。销保 持槽230和板保持槽55彼此独立形成,以便沿适配器环5的周向方向 彼此间隔开。通过该结构,可以提高销保持槽230的机械加工精度, 并因此提高销210的定位精度。密封件50和摇摆支承表面N布置得沿凸轮环4的径向方向基本 彼此在直径上相对。通过该结构,即使当由于凸轮环4的摇摆运动而 在密封件50和凸轮环4之间出现很小间隙时,该间隙的变化也可以最 小,从而提高密封件50的密封能力。参考图7,图中表示了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二实施例,该第二实 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制动器的结构。相同参考标号表示相同 部件,并因此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可变排量 叶片泵沿凸轮环4的径向方向的剖视图。如图7中所示,制动器300 包括凸起310,该凸起310布置在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42上;以及 凹入部分320,该凹入部分320布置在适配器环5的内周表面53上, 以1更对着该凸起310。凹入部分320设置成可与该凸起310接合。制 动器300通过凸起310和凹入部分320的接合而防止凸轮环4绕驱动 轴2的旋转运动。在该实施例中,销210用于保持压力板6。在第二实施例中,制动器300由凸起310和凹入部分320构成, 该凸起310布置在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42上,而该凹入部分320布置 在适配器环5的内周表面53 (作为泵体10的内周表面)上并对着该 凸起310。通过制动器300的这种结构,不需要如第一实施例中所述 在凸轮环4中形成对着销210的凹入部分220。因此,没有凹入部分 的凸轮环4可以消除截面面积的减小,从而可以保证凸轮环4的刚性。 而且,凸起310沿凸轮环4的径向向外方向从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42 伸出,从而在凸起310处提供了增强的刚性。而且,凸起310与凸轮 环4形成一体,因此并不需要用作凸起310的单独部件。参考图8,图中表示了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二实施例的变化形式, 它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制动器的结构。如图8中所示,柱塞80布置在沿轴线y的负方向偏压凸轮环4的弹簧71的一端。柱塞80有 在它沿轴线y负方向的顶端部分上的凸起310'。凹入部分320'布置在 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42上,以便对着凸起310'。凹入部分320'设置 成可与凸起310'接合和支承该凸起310',这样,凸轮环4能够摇摆。 制动器300'由凸起310,和凹入部分320'构成。该制动器300'通过凸起 310,和凹入部分320'的接合而防止凸轮环4绕驱动轴2的S走转运动。 柱塞80由弹簧71偏压,以便可根据凸轮环4的摇摆运动而沿轴线y 的方向运动。在第二实施例的变化形式中,柱塞80布置在前部体11上,以便在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侧对着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42,并可沿凸轮 环4的径向方向运动。弹簧71将柱塞80偏压向凸轮环4。制动器包 括柱塞80的顶端部分,该顶端部分有凸起310';以及凹入部分320', 该凹入部分320'布置在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42上,并支承该凸起310'。 通过该结构,即使当凸轮环4的摇摆角度较大时,制动器300'也能够 确实防止凸轮环4相对于泵体IO进行旋转运动。参考图9,图中表示了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变化 形式,它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制动器布置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 一侧。如图9中所示,制动器300"包括凸起310",该凸起310"布 置在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42上;以及凹入部分320",该凹入部分320" 布置在适配器环5的内周表面53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 —侧, 且与凸起310"接合。凸起310,,与凸轮环4形成一体。凹入部分320" 位于摇摆支承表面N附近,并设置成可与凸起310"接合。制动器300" 通过凸起310"和凹入部分320"的接合而防止凸轮环4绕驱动轴2的 旋转运动。该变化形式能够起到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功能和效果。而 且,凸轮环4消除了由于形成凹入部分(作为制动器的一部分)而引 起的截面面积的减小。因此,能够防止凸轮环4刚性降低,从而保证 凸轮环4的刚性,而与制动器300"位于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侧(在 该侧,由于排出压力,较大应力从凸轮环4的内周侧施加到凸轮环4 上)的位置无关。参考图10至图13,图中表示了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三实施例, 它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制动器的结构。图IO是第三实施例的可变排量叶片泵沿凸轮环4的径向方向的剖视图。不过,为了更好地理解, 图10表示了凸轮环4的正视图。图ll是在沿轴线x方向看时凸轮环 4的后视图。图12是在沿轴线y方向看时凸轮环4的侧视图。图13 是在沿轴线x方向看时后部体12的正视图。如图12中所示,凸轮环4有在轴向端表面43上的凸起410。凸 起410沿凸轮环4的轴向方向,即沿轴线x的正方向和轴线x的负方 向延伸。 一个凸起410在图11中表示,并在图10中以虛线表示。如图13中所示,后部体12有在前表面120上的凹入部分420。该凹入 部分420布置成与位于凸轮环4的后表面43上的一个凸起410接合。 凹入部分420有沿凸轮环4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大致椭圆形形状。另一 凸起410插入形成于压力板6的后表面上的凹入部分中。压力板6的 凹入部分形成为大致椭圆形形状,与后部体12的凹入部分420类似。 通过该椭圆形结构,凸起410可沿凸轮环4的周向方向在后部体12 的凹入部分420和压力板6的凹入部分中运动。因此,凸轮环4可以 通过凸起410和凹入部分420的接合而摇摆。在该实施例中,销210 用于保持压力板6。在第三实施例中,与第二实施例类似,凸轮环4消除了由于形成 凹入部分(作为制动器的一部分)而引起的截面面积的减小。因此, 能够防止凸轮环4降低刚性,从而保证凸轮环4的刚性。而且,凸起 410形成于凸轮环4的轴向端表面43上,因此能够提高凸起410的刚 性。而且,因为凸起410与凸轮环4形成一体,因此不需要提供用作 凸起410的单独部件。而且,凸轮环4可以形成有沿凸轮环4的轴向 方向穿过该凸轮环4延伸的通孔,插入该通孔中的销的相对端部部分 可以用作凸起410。由销的相对端部部分形成的凸起410也可以提高 刚性。而且,制动器400可以由凸起410和凹入部分420构成,该凸起 410布置在凸轮环4的、沿凸轮环4的轴向方向的端表面43上,而凹 入部分420布置在后部体12和压力板6中的一个上,以便与凸起410 接合。制动器400通过凸轮环4的凸起410与后部体12或压力板6 的凹入部分420进行接合而防止凸轮环4绕驱动轴2进行旋转运动。 而且,制动器400可以由凸起410和凹入部分420构成,该凸起410 布置在后部体12和压力板6中的一个上,该凹入部分420布置在凸轮 环4的、沿凸轮环4的轴向方向的端表面43上,以便与凸起410接合。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与上述相同的功能和效果。参考图14,图中表示了可变排量叶片泵的第四实施例,它与第一 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制动器的结构。如图14中所示,制动器500包括第一啮合部分510,该第一啮合部分510布置在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 42上;以及第二啮合部分520,该第二啮合部分520布置在板部件40 的表面(该表面形成适配器环5的内周表面53的一部分)上。第一啮 合部分510和第二啮合部分520总是相互啮合。第一啮合部分510和 第二啮合部分520有齿形,由多个分别沿凸轮环4和适配器环5的周 向连续布置的凸形部分和凹形部分形成。制动器500通过使第一啮合 部分510的凸形部分和凹形部分与第二啮合部分520的凸形部分和凹 形部分保持啮合而防止凸轮环4绕驱动轴2进行旋转运动。通过制动 器500的这种结构,施加在制动器500上的负载可以由第一啮合部分 510和第二啮合部分520的相应凸形部分和凹形部分共同承担。因此, 能够防止凸轮环4产生应力集中。在第四实施例中,制动器500由第一啮合部分510和第二啮合部 分520构成,该第一啮合部分510布置在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42上, 而该第二啮合部分520布置在板部件40的表面(该表面作为泵体10 的内周表面)上,并总是与第一啮合部分510啮合。第四实施例能够 具有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相同的功能和效果。[其它实施例和变化形式I防止凸轮环4绕驱动轴2进行旋转运动的制动器并不局限于上述 第一至第四实施例和它们的变化形式的制动器。制动器可以包括凹 入部分,该凹入部分布置在凸轮环4的、沿凸轮环4的轴向方向的端 表面43上,并布置在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侧;以及凸起,该凸起 布置在后部体12 (作为第一板部件)和压力板6 (作为第二板部件) 中的一个上,并接合在凸轮环4的凹入部分中。制动器通过凸轮环4 的凹入部分与后部体12或压力板6的凸起进行接合而防止凸轮环4 绕驱动轴2进行旋转运动。凸轮环4的凹入部分可以是沿凸轮环4的 轴向方向穿过该凸轮环4延伸的通孔,并与后部体12或压力板6的凸 起接合。通过将制动器布置在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侧,可以防止制 动器受到较大应力(该较大应力在沿凸轮环4的周向方向在止动器54 和摇摆支承表面N之间的区域中引起)。因此,能够防止凸轮环4受到应力集中。本申请基于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7-077997,该日本专利申请 No.2007-077997的申请日为2007年3月24日。该日本专利申请 No.2007-077997的整个内容被本文参引。尽管上面通过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变化形式介绍了本 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变化形式。本领域技术人 员通过上述教导可以清楚上述实施例和变化形式的其它变化和改变。 本发明的范围将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来确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包括泵体(10);驱动轴(2),该驱动轴支承在泵体上;转子(3),该转子布置在泵体内,并由驱动轴(2)可旋转地驱动,转子形成有多个狭槽(31),这些狭槽沿转子的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多个叶片(32),这些叶片装配在狭槽(31)中,以便可沿转子的径向方向从狭槽向外运动和进入该狭槽中;环形凸轮环(4),该环形凸轮环布置在泵体(10)中,以便可在摇摆支承表面(N)上摇摆,该凸轮环与转子(3)和叶片(32)配合,以便限定在凸轮环的内周侧的多个泵腔室(B);第一板部件(12)和第二板部件(6),它们分别布置在凸轮环(4)的、沿凸轮环轴向方向的相对侧;抽吸孔(62、121)和排出孔(63、122),它们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板部件(12、6)中的至少一个的一侧,抽吸孔开口于抽吸区域,在该抽吸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3)的旋转而增大,该排出孔开口于排出区域,在该排出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3)的旋转而减小;密封件(50),该密封件与摇摆支承表面(N)配合,以便将在凸轮环(4)外周侧的空间分成布置在密封件和摇摆支承表面之间的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1)和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第一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一个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63、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增加,第二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另一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另一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63、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降低;止动器(54),该止动器布置在泵体(10)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1)一侧,该止动器限制凸轮环(4)沿该凸轮环的所述一个摇摆方向的摇摆运动;控制阀(7),该控制阀控制被引入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1)或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中的流体压力;以及制动器(200;300;300′),该制动器布置在凸轮环(4)和泵体(10)之间,并在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一侧,该制动器防止凸轮环(4)绕驱动轴(2)进行旋转运动。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制动器包括 凹入部分(220),该凹入部分形成于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上;以及 销(210),该销(210)布置在凹入部分和泵体之间,以便接合在凹入 部分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控制阀(7) 控制被引入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中的流体压力,且第二流体压力 腔室(A2)至少接收从抽吸孔(62、 121)抽吸的抽吸压力。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第二板部件是 压力板(6),该压力板布置在泵体(10)和凸轮环(4)之间,并通过 从排出孔(63、 122)排出的排出压力而被偏压向凸轮环,压力板形成 有销保持孔(65),该销保持孔保持销(210),并沿凸轮环的轴向方向 穿过压力板延伸。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泵体(10)形 成有销保持孔(170),该销保持孔保持穿过压力板(6)并从该压力板 (6)凸出的销(210)的轴向端部部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泵体的销保持 孔(170)有沿销(210)的径向方向拉长的椭圆形形状。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销(210)布 置在摇摆支承表面(N)附近。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还包括低流体压力 供给通道(160),该低流体压力供给通道开口于第二流体压力腔室 (A2),并引导抽吸压力进入第二流体压力腔室,该低流体压力供给通 道布置在沿凸轮环(4)的周向方向与销(210)隔开的密封件(50) 一侧。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凸轮环(4) 包括销保持槽(220),该销保持槽形成于凸轮环的外周表面上并保持 销(210),销保持槽布置为这样当凸轮环处于沿所述一个摇摆方向 相对于驱动轴的最大偏心位置时,形成在销保持槽和销之间的间隙。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控制阀(7) 控制要引入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中的流体压力,且第二流体压力 腔室(A2)至少接收从抽吸孔(62、 121)抽吸的抽吸压力。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制动器包括 凹入部分(220),该凹入部分形成于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上;以及 销(210),该销布置在凹入部分和泵体之间,以^更接合到该凹入部分 中。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泵体(IO) 包括板部件(40),该板部件(40)形成摇摆支承表面(N),该板部 件由硬度高于泵体材料的材料而制成。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制动器包括 销保持槽(230),该销保持槽形成于泵体(10)的内周表面上;以及 销(210),该销保持在销保持槽(230)中,板部件(40)保持在板保 持槽(55)中,该板保持槽形成于泵体(10)的内周表面上,且销保 持槽(230)和板保持槽(55)沿泵体的周向方向相互间隔开。
1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密封件(50) 和摇摆支承表面(N)沿凸轮环(4)的径向方向布置成基本在直径上 彼此相对的关系。
1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制动器包括 凸起(310),该凸起布置在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上;以及凹入部分 (320),该凹入部分布置在泵体(10)的内周表面上,以便与凸起接合。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还包括柱塞(80), 该柱塞布置在泵体(10)上,以便在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 —侧对 着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并可沿凸轮环的径向方向运动;以及偏压 部件(71),该偏压部件将柱塞偏压向凸轮环,其中,制动器包括柱塞的顶端部分(310,)和支承部分(320,),该支承部分布置在凸轮环的 外周表面上,并支承柱塞的顶端部分。
17. —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包括泵体(10);驱动轴(2),该驱动轴支承在泵体上;转子(3),该转子布置在泵体内,并由驱动轴(2)可旋转地驱动, 转子形成有多个狭槽(31),这些狭槽沿转子的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多个叶片(32),这些叶片装配在狭槽(31)中,以便可沿转子的 径向方向从狭槽向外运动和进入该狭槽中;环形凸轮环(4),该环形凸轮环布置在泵体(10)中,以便可在 摇摆支承表面(N)上摇摆,该凸轮环与转子(3)和叶片(32)配合, 以便限定在凸轮环的内周侧的多个泵腔室(B);第一板部件(12 )和第二板部件(6 ),它们分别布置在凸轮环(4 ) 的、沿凸轮环轴向方向的相对侧;抽吸孔(62、 121)和排出孔(63、 122),它们布置在第一和第二 板部件(12、 6)中的至少一个的一侧,抽吸孔开口于抽吸区域,在该 抽吸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3)的旋转而增大,该排出孔开 口于排出区域,在该排出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3)的旋转 而减小;密封件(50),该密封件与摇摆支承表面(N)配合,以便将在凸 轮环(4 )外周侧的空间分成布置在密封件和摇摆支承表面之间的第一 流体压力腔室(Al)和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第一流体压力腔室 沿凸轮环的一个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 出孔(63、 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增加,第二流体压力腔室沿凸 轮环的另 一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另 一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 出孔(63、 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降低;止动器(54),该止动器布置在泵体(10)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 室(Al)—侧,该止动器限制沿该凸轮环的所述一个摇摆方向的凸轮 环(4)的摇摆运动;控制阀(7),该控制阀控制被引入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或第 二流体压力腔室(A2)中的流体压力;以及制动器(300"),该制动器包括凸起(310"),该凸起布置在凸 轮环(4)的外周表面上;以及凹入部分(320"),该凹入部分布置在 泵体(10)的内周表面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 —侧,以便与 所述凸起接合,该制动器通过凸起和凹入部分的接合而防止凸轮环(4 ) 绕驱动轴(2)进行旋转运动。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凸轮环的凸 起(310")与凸轮环形成一体。
19. 一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包括 泵体(10 );驱动轴(2),该驱动轴支承在泵体上;转子(3),该转子布置在泵体内,并由驱动轴(2)可旋转地驱动, 转子形成有多个狭槽(31),这些狭槽沿转子的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多个叶片(32),这些叶片装配在狭槽(31)中,以便可沿转子的 径向方向从狹槽向外运动和进入该狭槽中;环形凸轮环(4),该环形凸轮环布置在泵体(10)中,以便可在 摇摆支承表面(N)上摇摆,该凸轮环与转子(3)和叶片(32)配合, 以便限定在凸轮环的内周侧的多个泵腔室(B);第一板部件(12 )和第二板部件(6 ),它们分别布置在凸轮环(4 ) 的、沿凸轮环轴向方向的相对侧;抽吸孔(62、 121)和排出孔(63、 122),它们布置在第一和第二 板部件(12、 6)中的至少一个的一侧,抽吸孔开口于抽吸区域,在该 抽吸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3)的旋转而增大,该排出孔开 口于排出区域,在该排出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3)的旋转 而减小;密封件(50),该密封件与摇摆支承表面(N)配合,以便将在凸 轮环(4 )外周侧的空间分成布置在密封件和摇摆支承表面之间的第一 流体压力腔室(Al)和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第一流体压力腔室沿凸轮环的 一个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出孔(63、 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增加,第二流体压力腔室沿凸 轮环的另 一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另 一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 出孔(63、 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降低;止动器(54),该止动器布置在泵体(10)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 室(Al) —侧,该止动器限制凸轮环(4)沿该凸轮环的所述一个摇 摆方向的摇摆运动;控制阀(7),该控制阀控制被引入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或第 二流体压力腔室(A2)中的流体压力;以及制动器(400),该制动器包括凸起(410),该凸起布置在凸轮 环(4)的、沿该凸轮环的轴向方向的端表面上;以及凹入部分(420), 该凹入部分布置在第一板部件(12)和第二板部件(6)中的一个上, 以便与凸起接合,该制动器通过凸起和凹入部分的接合而防止凸轮环 (4)绕驱动轴(2)进行旋转运动。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凸轮环(4) 形成有通孔,该通孔沿凸轮环的轴向方向穿过该凸轮环延伸,且该凸 轮环的凸起由插入该通孔中的销的端部部分形成。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可变排量叶片泵,其中凸轮环(4) 的凸起与凸轮环形成一体。
22. —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包括 泵体(10);驱动轴(2),该驱动轴支承在泵体上;转子(3),该转子布置在泵体内,并由驱动轴(2)可旋转地驱动, 转子形成有多个狭槽(31),这些狭槽沿转子的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多个叶片(32),这些叶片装配在狭槽(31)中,以便可沿转子的 径向方向从狭槽向外运动和进入该狭槽中;环形凸轮环(4),该环形凸轮环布置在泵体(10)中,以便可在 摇摆支承表面(N)上摇摆,该凸轮环与转子(3)和叶片(32)配合, 以便限定在凸轮环的内周侧的多个泵腔室(B);第一板部件(12 )和第二板部件(6 ),它们分别布置在凸轮环(4 ) 的、沿凸轮环轴向方向的相对侧;抽吸孔(62、 121)和排出孔(63、 122),它们布置在第一和第二 板部件(12、 6)中的至少一个的一侧,抽吸孔开口于抽吸区域,在该 抽吸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3)的旋转而增大,该排出孔开 口于排出区域,在该排出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3)的旋转 而减小;密封件(50),该密封件与摇摆支承表面(N)配合,以便将在凸 轮环(4 )外周侧的空间分成布置在密封件和摇摆支承表面之间的第一 流体压力腔室(Al)和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第一流体压力腔室 沿凸轮环的 一个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 出孔(63、 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增加,第二流体压力腔室沿凸 轮环的另 一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另 一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 出孔(63、 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降低;止动器(54),该止动器布置在泵体(10)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 室(Al) —侧,该止动器限制凸轮环(4)沿该凸轮环的所述一个摇 摆方向的摇摆运动;控制阀(7),该控制阀控制被引入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或第 二流体压力腔室(A2)中的流体压力;以及制动器(500),该制动器包括第一啮合部分(510),该第一啮 合部分布置在凸轮环(4)的外周表面上;以及第二啮合部分(520), 该第二啮合部分布置在泵体(10)的内周表面上,并总是与第一啮合 部分啮合,该第 一啮合部分和第二啮合部分分别形成有多个凸形部分 和凹形部分,该制动器通过使第一啮合部分(510)的凸形部分和凹形 部分与第二啮合部分(520 )的凸形部分和凹形部分保持啮合而防止凸 轮环(4)绕驱动轴(2)进行旋转运动。
23. —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包括泵体(10);驱动轴(2),该驱动轴支承在泵体上;转子(3),该转子布置在泵体内,并由驱动轴(2)可旋转地驱动, 转子形成有多个狭槽(31),这些狭槽沿转子的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多个叶片(32),这些叶片装配在狭槽(31)中,以便可沿转子的 径向方向从狭槽向外运动和进入该狭槽中;环形凸轮环(4),该环形凸轮环布置在泵体(10)中,以便可在 摇摆支承表面(N)上摇摆,该凸轮环与转子(3)和叶片(32)配合, 以便限定在凸轮环的内周侧的多个泵腔室(B);第一板部件(12 )和第二板部件(6 ),它们分别布置在凸轮环(4 ) 的、沿凸轮环轴向方向的相对侧;抽吸孔(62、 121)和排出孔(63、 122),它们布置在第一和第二 板部件(12、 6)中的至少一个的一侧,抽吸孔开口于抽吸区域,在该 抽吸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3)的旋转而增大,该排出孔开 口于排出区域,在该排出区域中,泵腔室的容积随着转子(3)的旋转 而减小;密封件(50),该密封件与摇摆支承表面(N)配合,以便将在凸 轮环(4 )外周侧的空间分成布置在密封件和摇摆支承表面之间的第一 流体压力腔室(Al)和第二流体压力腔室(A2),笫一流体压力腔室 沿凸轮环的一个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 出孔(63、 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增加,第二流体压力腔室沿凸 轮环的另 一摇摆方向布置,凸轮环沿该另 一摇摆方向摇摆而使得从排 出孔(63、 122)排出的工作流体的流速降低;止动器(54),该止动器布置在泵体(10)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 室(Al) —侧,该止动器限制凸轮环(4)沿该凸轮环的所述一个摇 摆方向的摇摆运动;控制阀(7),该控制阀控制被引入第一流体压力腔室(Al)或第 二流体压力腔室(A2)中的流体压力;以及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凹入部分,该凹入部分布置在凸轮环(4) 的、沿该凸轮环的轴向方向的端表面上,并布置在第二流体压力腔室 (A2)—侧;以及凸起,该凸起布置在第一板部件(12)和第二板部件(6)中的一个上,并接合到该凹入部分中,该制动器通过凹入部分 和凸起的接合而防止凸轮环(4)绕驱动轴(2)进行旋转运动。
全文摘要
一种可变排量叶片泵,包括泵体;驱动轴;转子;凸轮环,该凸轮环可在摇摆支承表面上摇摆;第一板部件和第二板部件,它们在凸轮环的相对侧;抽吸孔和排出孔,它们在第一和第二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的一侧;密封件,该密封件与摇摆支承表面配合,以便将在凸轮环外周侧的空间分成第一和第二流体压力腔室;流体压力控制阀;止动器,该止动器布置在泵体上并在第一流体压力腔室一侧,并限制凸轮环的摇摆运动;以及制动器,该制动器布置在凸轮环和泵体之间,并在第二流体压力腔室一侧,该制动器防止凸轮环绕驱动轴进行旋转运动。
文档编号F04C2/344GK101270747SQ20081008624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4日
发明者仙波总夫, 内野一义, 宮泽茂行, 小西英男, 山室重明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