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用油路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7141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用油路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縮机部件,尤其是一种压縮机润滑系统中使用的润滑油止
回阀,具体地说是一种压縮机用油路止回阀。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为了保证压縮机运动部件的正常运转,需要定期给各运动部件,尤其是活塞、曲轴等部件加注润滑油。在注油泵注油结束后,为了防止润滑油沿注油管道回流到注油泵中,通道在油路上安装止回阀。现有的止回阀的结构主要是利用一个钢球抵住阀体上的注油通道,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但可靠性较差,不耐压,性能不稳定,很容易出现漏油现象,影响了单次注油的有效工作时间,有时甚至会造成运动部件提前缺油可损毁,因此必须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压縮机油路止回阀由于采用单球止回,可靠性
差,易泄漏的问题,设计一种双保险的油路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种压縮机用油路止回阀,包括阀体2,阀体2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密封锥l,密封锥1通过螺母3定位在阀体2的端部,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2的阀腔由相互贯通的大阀腔和小阀腔组成,在所述的小阀腔中安装有小钢球4,在所述的大阀腔中安装有大钢球6,在小钢球4和大钢球6之间、小阀腔中安装有小弹簧5,在大阀腔中安装有大弹簧7,大弹簧7的一端与大钢球6相抵,另一端与定位圈9相抵。[0006] 所述的大弹簧7套装在衬套8上。[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大一小两个钢球同时进行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了耐压等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成,所增加的成本有限,性价比大大提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2] 如图1所示。 —种压縮机用油路止回阀,包括阀体2,阀体2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现有的止回阀相同的密封锥l,密封锥1的中心是空的,有利于润滑油通过密封锥1通过螺母3定位在阀体2的端部,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2的阀腔由相互贯通的大阀腔和小阀腔组成,在所述的小阀腔中安装有小钢球4,在所述的大阀腔中安装有大钢球6,在小钢球4和大钢球6之间、小 阀腔中安装有小弹簧5,小弹簧5的一端与小钢球4相抵,使得小钢球4始终抵压在进油通 道的台阶面上,小弹簧5的另一端与大钢球6相抵,以便在注油时推开大钢球,使润滑油顺 利通过注油通道,在大阀腔中安装有大弹簧7,大弹簧7套装在衬套8上,衬套8与大钢球 6相抵,从而使大钢球6始终抵压小阀腔与大阀腔交汇处的台阶面上起到密封作用,大弹簧 的另一端与定位圈9相抵,定位圈9同时与套装大弹簧7的衬套8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注油时,注油泵的压力油推开小钢球4并克服小弹簧5的作用力进入小阀腔中,小 弹簧5同时推开大钢球6使其离开大阀腔和小阀腔的结合面,压力油经过小阀腔、大阀腔和 定位圈后从出口端的密封锥中流向油室,当注油泵停止工作,压力消失,小钢球和大钢球在 弹簧力的作用下回到原位,抵压在阀腔进油通道的台阶面上,实现密封。由于采用了大小钢 球双重密封,因此可靠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一种压缩机用油路止回阀,包括阀体(2),阀体(2)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密封锥(1),密封锥(1)通过螺母(3)定位在阀体(2)的端部,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2)的阀腔由相互贯通的大阀腔和小阀腔组成,在所述的小阀腔中安装有小钢球(4),在所述的大阀腔中安装有大钢球(6),在小钢球(4)和大钢球(6)之间、小阀腔中安装有小弹簧(5),在大阀腔中安装有大弹簧(7),大弹簧(7)的一端与大钢球(6)相抵,另一端与定位圈(9)相抵。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止回阀,其特征是所述的大弹簧(7)套装在衬套(8)上。
专利摘要一种压缩机用油路止回阀,包括阀体(2),阀体(2)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密封锥(1),密封锥(1)通过螺母(3)定位在阀体(2)的端部,其特征是所述的阀体(2)的阀腔由相互贯通的大阀腔和小阀腔组成,在所述的小阀腔中安装有小钢球(4),在所述的大阀腔中安装有大钢球(6),在小钢球(4)和大钢球(6)之间、小阀腔中安装有小弹簧(5),在大阀腔中安装有大弹簧(7),大弹簧(7)的一端与大钢球(6)相抵,另一端与定位圈(9)相抵。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大一小两个钢球同时进行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了耐压等级。
文档编号F04B39/02GK201507424SQ200920235658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
发明者巫之俊, 李 浩, 杨文辉, 陶瑾 申请人:南京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