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压缩机注油用视油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7140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压压缩机注油用视油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縮机零部件,尤其是一种注油油路上使用的零件,具体地
说是一种高压压縮机注油用视油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为了保证压縮机的正常无摩擦运转,需定期向气缸内注油,为了确保注油成功,需要操作者及时观察进油是否成功,因此在油路上设置视油镜是一种常规做法,现有的视油镜由于是在视油窗上开孔并加装镜片的方式,这种结构耐压性差,很容易损坏,需经常更换。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镜体耐压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能耐高压的高压
压縮机注油用视油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种高压压縮机注油用视油镜,包括壳体6,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6中安装有透明耐压材料制造的镜体4,在壳体6上与镜体4相对位置处开有视窗7,镜体4的下端与壳体6中的安装腔底面相抵,它的上端与接头2的一端相抵,接头2通过紧固螺母1定位在壳体6中;镜体4的中间设有进油通道8,所述的进油通道8 —端与接头2上的进油孔相通,另一端与壳体6上的进油口相通,进油通道8中安装有显示注油状态的钢球5。[0006] 所述的镜体4为有机玻璃镜体。[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整体圆柱形透明镜体,因此耐压性能好,耐压强度可达28MPa,同时由于在镜体中加装了钢球,因此观察更为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11] 如图1所示。 —种高压压縮机注油用视油镜,包括金属壳体6,所述的壳体6中安装有整体结构的圆柱形透明耐压材料(如有机玻璃)制造的镜体4,镝体4的中心设有上大下小的圆柱形进油通道8,在壳体6上与镜体4相对位置处开有视窗7,镜体4的下端与壳体6中的安装腔底面相抵(两者之间需加装密封圈),它的上端与接头2的一端相抵,两者之间安装有O形密封圈3,接头2通过紧固螺母1定位在壳体6中;镜体4的中间设有上大下小的进油通道8,所述的进油通道8—端与接头2上的进油孔相通,另一端与壳体6上的进油口相通,进油通道8的下端中安装有显示注油状态的钢球5,钢球5的直径应小于进油通道8的下端孔 径以保证润滑油能顺利通过。 由于注油时的进油量很小,每分种仅有几滴;再加上粘度较大,因此,进油时钢球
5不会上冲,基于处于原地向上一点打转的状态,十分便于观察。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一种高压压缩机注油用视油镜,包括壳体(6),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6)中安装有透明耐压材料制造的镜体(4),在壳体(6)上与镜体相对位置处开有视窗(7),镜体(4)的下端与壳体(6)中的安装腔底面相抵,它的上端与接头(2)的一端相抵,接头(2)通过紧固螺母(1)定位在壳体(6)中;镜体(4)的中间设有进油通道(8),所述的进油通道(8)一端与接头(2)上的进油孔相通,另一端与壳体(6)上的进油口相通,进油通道(8)中安装有显示注油状态的钢球(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视油镜,其特征是所述的镜体(4)为有机玻璃镜体。
专利摘要一种高压压缩机注油用视油镜,包括壳体(6),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6)中安装有透明耐压材料制造的镜体(4),在壳体(6)上与镜体相对位置处开有视窗(7),镜体(4)的下端与壳体(6)中的安装腔底面相抵,它的上端与接头(2)的一端相抵,接头(2)通过紧固螺母(1)定位在壳体(6)中;镜体(4)的中间设有进油通道(8),所述的进油通道(8)一端与接头(2)上的进油孔相通,另一端与壳体(6)上的进油口相通,进油通道(8)中安装有显示注油状态的钢球(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整体圆柱形透明镜体,因此耐压性能好,耐压强度可达28MPa,同时由于在镜体中加装了钢球,因此观察更为方便。
文档编号F04B39/00GK201507420SQ20092023565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6日
发明者李 浩, 杨文辉, 陶瑾 申请人:南京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