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泵用导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931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循环泵用导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增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循环泵用导管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闭合循环泵系统在工业生活广泛地应用,诸如集中供热的二次网循环系统, 中央空调的冷热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生活热水二次换热的循环系统等。传统循环 泵系统的配置参数是按系统所供冷或热面积计算配置的,循环泵参数中水泵的流量与供冷 或热的面积成正比,扬程主要克服管网阻力,在保持水泵流量不变,扬程越高,所配备的电 机功率也就越高,而电机消耗的电能也就越高。在循环泵吸、排水的过程中,由于水自身的 重力,产生一个向下的回压,从而在循环泵的出口处形成涡流,涡流的形成损耗了循环泵的 功率,从而降低循环泵扬程,增加耗电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降低循环泵涡轮处产生的涡流,从而实现提 高循环泵扬程,降低配置电机的功率,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泵用导管结构,由导管、法兰、增压调节板和隔水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导管一端安装有增压调节板,并通过法兰将导管固定在循环泵的进水口处;在导管的 内部,沿导管直径等分设置有若干隔水板;导管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进水管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的增压调节板两侧向内的倾斜角与循环泵中心处向内的倾斜角相当。作为优选,所述的隔水板的数量η >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循环泵进水由原来的单通道进入变为多通道进入, 同时通过增压调节板的阻挡作用,从而克服循环泵涡轮口处产生的涡流现象,吸入的水可 以全部排出,极大的提高了循环泵的扬程,在不改变排水量的情况下,提高了扬程,从而降 低配置电机的功率,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包例的结构图。图中的标号为1、增压调节板;2、法兰;3、导管;4、隔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图1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循环泵用导管结构,由导管3、 法兰2、增压调节板1和隔水板4组成,所述的导管3 —端安装有增压调节板1,所述的增压 调节板1两侧向内的倾斜角与循环泵中心处向内的倾斜角相当,并通过法兰2将导管1固定在循环泵的进水口处;在导管3的内部,沿导管3直径等分设置有若干隔水板4,所述的 隔水板的数量η > 2。导管3的另一端通过法兰2与进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循环泵进水由原来的单通道进入变为多通道进入,同时通过增压调节 板的阻挡作用,从而克服循环泵涡轮口处产生的涡流现象,吸入的水可以全部排出,极大的 提高了循环泵的扬程,在不改变排水量的情况下,提高了扬程,从而降低配置电机的功率, 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显然,本实 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子,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 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循环泵用导管结构,由导管、法兰、增压调节板和隔水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一端安装有增压调节板,并通过法兰将导管固定在循环泵的进水口处;在导管的内部,沿导管直径等分设置有若干隔水板;导管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进水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泵用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调节板两 侧向内的倾斜角与循环泵中心处向内的倾斜角相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泵用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水板的数量 n彡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泵用导管结构,由导管、法兰、增压调节板和隔水板组成,所述的导管一端安装有增压调节板,并通过法兰将导管固定在循环泵的进水口处;在导管的内部,沿导管直径等分设置有若干隔水板;导管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进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循环泵进水由原来的单通道进入变为多通道进入,同时通过增压调节板的阻挡作用,从而克服循环泵涡轮口处产生的涡流现象,吸入的水可以全部排出,极大的提高了循环泵的扬程,在不改变排水量的情况下,提高了扬程,从而降低配置电机的功率,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文档编号F04D29/40GK201650771SQ201020166499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2日
发明者吴望杰 申请人:吴望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