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094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空调压缩机的重要附属部件,尤其是车辆空调压缩机 缸体。
背景技术
在车辆空调压缩机中,压缩机将蒸发器出来的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 气态制冷剂,在缸体和缸盖内同时存在低温低压区和高温高压区。散热性能较差导致缸体 温度过高,缸体及其零件会变形,加大了磨损和压力泄漏,并使制冷剂氧化、分解、与其他材 料产生不良化学作用,缩短了压缩机的工作寿命。这对缸体表面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散热效果较差导致缸体温度过 高,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好的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包括前、后缸体和后缸盖,后 缸盖配合设置在后缸体上,在前、后缸体内分别设置有两个高压气孔,在高压气孔对应的 前、后缸体表面上,有内凹腔,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内凹腔内,设置若干条横向或纵向的散热 筋。后缸盖配合设置在后缸体上,在后缸盖的表面设置两条以上的散热凹槽。本实用新型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增大了压缩机缸体散热面积,使高压气孔外侧的缸体表面的散热效果明显提 高,降低了缸体的温度,提高了压缩机的热力性能。2、增强了缸体的结构强度和美感。3、有效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压缩机缸体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沿A—A向剖视图(前缸体的剖视图);图4是B—B向剖视图(后缸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中,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包括前、后缸体1,后缸盖2 配合设置在后缸体上,在前、后缸体1内分别设置两个高压气孔3和若干个缸孔,两个高压 气孔3对应的前、后缸体1表面上,分别设置内凹腔5,设置在前、后缸体1表面上的内凹腔 5减少了壁厚,利于两个高压气孔3在通入高压气体导致的温度升高后及时将热量传递到前、后缸体1表面、并散发出去,保证整个缸体1的温度在控制范围内。以上与现有技术相 同的部分不作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在每个内凹腔5内,设置若干条横向或纵向的散热筋6,图 中是横向的散热筋6,每个内凹腔5内设置五条,均勻布置。为了进一步增强散热效果,在后缸盖2的表面,设置两条以上的散热凹槽4,散热 凹槽4是内凹状,不占用后缸盖2的表面空间,在增加散热面积的同时,不会与其他部件产 生位置干涉,方便其他部件的安装或拆卸。图中所示的散热凹槽4有六条,能有效增加后缸 盖2表面的散热面积,增强后缸盖2的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通过以上措施,增加散热面积,显著增强整个 缸体1的散热效果,提高了压缩机的热力性能。
权利要求1.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包括前、后缸体(1)和后缸盖(2),后缸盖(2)配合设置在后缸 体上,在前、后缸体(1)内分别设置有两个高压气孔(3),在高压气孔(3)对应的前、后缸体 (1)表面上,有内凹腔(5),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内凹腔(5)内,设置若干条横向或纵向的散 热筋(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其特征在于在后缸盖(2)的表面,设置 两条以上的散热凹槽(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凹槽(4)有六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包括前、后缸体和后缸盖,后缸盖配合设置在后缸体上,在前、后缸体内分别设置有两个高压气孔,在高压气孔对应的前、后缸体表面上,有内凹腔,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内凹腔内,设置若干条横向或纵向的散热筋;在后缸盖的表面设置两条以上的散热凹槽。本实用新型车辆空调压缩机缸体,增大了压缩机缸体散热面积,使高压气孔外侧的缸体表面的散热效果明显提高,降低了缸体的温度,提高了压缩机的热力性能;增强了缸体的结构强度和美感;有效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04B39/12GK201827051SQ20102058125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8日
发明者刘延福, 吴至一, 施卫, 涂伟 申请人:重庆新永精密合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