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0939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导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导流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可将气流导引至风扇侧边的风 扇导流结构。
背景技术
常用的风扇,如一般直立式风扇或吊扇等,其利用多数叶片转动而强制推动气体 流动,气流方向主要位于该风扇轴向上,而位于该风扇两旁的位置,其对流效率则较为低, 导致该位置的热量无法有效地逸散。此外,这类风扇及吊扇都受出厂前旋转角度的限制,以 致冷风吹送的范围相当有限,对位于室内较偏位置的人而言,其得经常受闷热环境的影响, 这正是常用的风扇或吊扇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导引气流至风扇侧边的风扇导 流结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扇导流结构,其设置于一风扇上,所 述风扇导流结构包括至少一导流板,其跨设于风扇出风位置前,所述导流板位于风扇中心侧边而不与 风扇中心重叠,且导流板斜向朝外延伸而将气流导引至风扇侧边;至少一连结部,其将导流板连结于风扇上。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板具有导引气流向外的弧面。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风扇为直立式风扇时,连结部为二扣合块,二扣合块分别 连接于导流板两侧,且扣合块扣设于直立式风扇的网盖上。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风扇为吊扇时,连结部为对应吊扇圆形结构体的中空环 板,所述导流板进一步包含自连结部延伸的二连结柱,二连结柱分别连接于导流板两侧与 风扇近中心处。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板内缘与二连结柱之间围构有一镂空部,所述连结 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支撑柱,支撑柱位于二连结柱之间,且支撑柱连结于导流板内缘与风 扇近中心处。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板呈扇形。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流板的数量为二个,且二导流板对称设于风扇中心两 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扇导流结构可结合于风扇或吊扇,使该风扇形成的气流不会 仅仅汇集在风扇轴向上,而可适度地扩散至风扇侧边,进而大幅增加风扇送风角度,并增强 风扇周边的对流效率,从而增加风扇气流的扩散角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导流结构实施例1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导流结构实施例1的前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导流结构实施例2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风扇导流结构实施例2的部分侧视剖面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网盖22:连结柱10 导流板23 支撑柱20:连结部24:镂空部21 扣合块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并非用 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请参考图1及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导流结构结合于风扇 使用,其包含直立式风扇及悬吊于天花板的吊扇,本实施例将以结合于直立式风扇的风扇 导流结构结构进行叙述。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导流结构,包括至少一导流板10及至少一连结部20,更明确地 说导流板10的数量为两个,而连结部20则同样为两个。导流板10跨设于风扇出风位置前,导流板10位于风扇中心侧边而不与风扇中心 重叠,以避免完全遮挡风扇的轴向气流,故导流板10主要斜向朝外延伸而用以将气流导引 至风扇侧边。优选地,导流板10具有弧面,该弧面用以导引气流向外。在本实施例中,二导 流板10对称地设于风扇中心两侧,从而使气流可被均勻地扩散。连结部20用以将导流板10连结于风扇上,而在本实施例中,连结部20包括二扣 合块21,二扣合块21分别连接于导流板10两侧,且扣合块21扣设于风扇的网盖1上,从而 让使用者可依需求而快速拆装风扇导流结构,以对应不同环境所需;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导 流结构,通过连结部即可与居家用的现有立扇或吊扇相结合,以扩大风扇的吹送角度,且同 时减低了使用者的开支。实施例2请参考图3及图4。所述结合吊扇使用的风扇导流结构,包含至少一扇形导流板 10,更明确说,如图所示,二导流板10效果更佳,所述二扇形导流板10顶端形成有一对应吊 扇结合处形状的连结部20,图4所示的连结部20配合吊扇下方圆形结构体的中空环板,当 然也可依结合吊扇部位的不同,连结部需根据结合部位的形状进行相对应的设计。连结部20 采用中空环板对应吊扇下方圆形结构,还具有导流板10,可相对吊扇呈360°的角度调整。所述扇形导流板10,通过连结部20与吊扇相互结合,故可同样对称地设于吊扇 (风扇)中心两侧,二导流板10还包含有自连结部20延伸的二连结柱22及至少一支撑柱 23,二连结柱22分别连接于导流板10两侧与风扇近中心处,在导流板10内缘与二连结柱 22之间,根据需求还可开设一镂空部M,供风扇中心处气流通过(气流基本由二扇形导流板之间的空间通过),支撑柱23位于二连结柱22之间,且支撑柱23连结于导流板10内缘 与风扇近中心处,从而维持导流板的结构强度并使其不致受风力吹动而大幅晃动。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导流结构可有效改善常用风扇送风角度受限的问题,通过导流 板的设置而有助于扩大侧向送风角度,同时又可适当维持轴向上的气体流动,且在最小轴 向送风的前提下将送风角度最大化,进而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如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 依照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改变或变化,均未超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与附图所涵盖的精神,皆 应同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风扇导流结构,设置于一风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导流结构包括至少一导流板,其跨设于风扇出风位置前,所述导流板位于风扇中心侧边而不与风扇 中心重叠,且导流板斜向朝外延伸而将气流导引至风扇侧边;至少一连结部,其将导流板连结于风扇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具有导引气流向外的 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直立式风扇时,连结部 为二扣合块,二扣合块分别连接于导流板两侧,且扣合块扣设于直立式风扇的网盖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吊扇时,连结部为对应 吊扇圆形结构体的中空环板,所述导流板进一步包含自连结部延伸的二连结柱,二连结柱 分别连接于导流板两侧与风扇近中心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内缘与二连结柱之间 围构有一镂空部,所述连结部进一步包括至少一支撑柱,支撑柱位于二连结柱之间,且支撑 柱连结于导流板内缘与风扇近中心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呈扇形。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的数量为 二个,且二导流板对称设于风扇中心两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导流结构,设置于一风扇上,所述风扇导流结构包括至少一导流板及至少一连结部,所述导流板跨设于风扇出风位置前,导流板位于风扇中心侧边而不与风扇中心重叠,且导流板斜向朝外延伸而将气流导引至风扇侧边,连结部将导流板连结于风扇上。借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扇导流结构可结合于风扇或吊扇,使该风扇形成的气流不会仅汇集在风扇轴向上,而可适度地扩散至风扇侧边,进而大幅增加风扇送风角度,并增强风扇周边的对流效率,从而增加风扇气流的扩散角度。
文档编号F04D29/54GK201827152SQ201020580819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8日
发明者林宸彰 申请人:林宸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