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用导风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889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用导风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用导风罩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易于拆装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地球的逐渐暖化,现今夏天的温度比以往还来得高,因此风扇未来势必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电器产品。一般现有技术中的风扇如图1的立体爆炸图所示,其主要包括 前导风壳11、后导风壳12、扇叶13、以及用以固定该前导风壳11与后导风壳12的螺丝14 等构件。承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风扇是利用马达(未图示)来驱动扇叶13,而设置该前导风壳11与后导风壳12的目的主要在于避免使用者触碰转动中的扇叶13而造成危险,风扇气流透过扇叶13的转动而从后导风壳12外侧抽取空气往前导风壳11推送而产生,该气流大致朝风扇前方平行吹出,且该风扇前导风壳11与后导风壳12的构造具有多处空隙以供气流通过。然而,一般来说,风扇于长期使用后,会有污垢附着在前导风壳、后导风壳与扇叶上,而必须个别将该前导风壳与后导风壳拆下以方便进行清洗;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风扇在拆装该前导风壳与后导风壳时,需使用螺丝起子(螺丝刀)以将螺丝取下与装上,因此对使用者来说是相当地不便,且螺丝也容易因长久使用而生锈或因螺丝起子使用不慎而损毁, 使得该前导风壳与后导风壳无法拆装,进而不利于风扇的清洁。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扇的缺点,以改善风扇的拆装方便性,实已成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用导风罩结构,以使其拆装方便,更能有效集中风力,进而用较低的马达耗电量达成较佳的出风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用导风罩结构,包括后导风壳,由内环件、环锥形导风件、外环件与后网件所一体成型而构成,该内环件、环锥形导风件、及外环件分别具有前开口与后开口,该环锥形导风件由其后开口向其前开口逐渐地缩减其直径,且该内环件的后开口连接该环锥形导风件的前开口,该环锥形导风件的后开口连接该外环件的后开口,该后网件连接该环锥形导风件的后表面,该内环件、环锥形导风件、及外环件构成环形凹部;以及前导风网,连接该内环件的前开口。于上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中,该内环件的前开口处还可以具有第一卡合部,该前导风网的周缘还可以具有第二卡合部,该第二卡合部对应连接该第一卡合部,该第一卡合部可为开孔,该第二卡合部可为凸块。前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中,该后网件连接该环锥形导风件处还可以具有放射状的多个入风导引片,该入风导引片平行入风方向,且该入风导引片的宽度可由该环锥形导风件端开始渐缩。依上所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该内环件可为固定直径的圆筒,该外环件可为固定直径的圆筒。又于前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中,该前导风网可包括同心圆支架与垂直该同心圆支架的直线支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改变传统风扇的结构,使前导风网为板状,而后导风壳由后导风网与风扇的边框所一体成型,且该后导风壳与前导风网的结合采取卡合方式,以使该后导风壳与前导风网的拆装变得容易许多;再者,本实用新型也能简化整体模具的设计,且该后导风壳的入风导引片与内环件也能有效集中风力,而能用较低的马达耗电量达成较佳的出风效果,进而达成省电的功效。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风扇的立体拆分图。图2A与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的拆分图,其中,图2A为显示包含扇叶的侧视图,图2B与图2B’为分别显示不同视角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的立体图。主要元件附图标记说明[0016]11前导风壳[0017]12、2后导风壳[0018]13扇叶[0019]14螺丝[0020]21内环件[0021]210a、220a、230a前开口[0022]210b,220b,230b后开口[0023]211第一卡合部[0024]22环锥形导风件[0025]23外环件[0026]24后网件[0027]241入风导引片[0028]250环形凹部[0029]3前导风网[0030]31第二卡合部[0031]32同心圆支架[0032]33直线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 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前”、“后”、“垂直”及“平行”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 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如图2A与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的爆炸图,其中,图2A为显示包含扇叶的侧视图,图2B与图2B’为分别显示不同视角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包括后导风壳2,由内环件21、环锥形导风件22、外环件23与后网件M所一体成型而构成,该内环件21、环锥形导风件22、及外环件23分别具有前开口 210a、220a、230a与后开口 210b、220b、230b,该环锥形导风件22 由其后开口 220b向其前开口 220a逐渐地缩减其直径,且该内环件21的后开口 210b连接该环锥形导风件22的前开口 220a,该环锥形导风件22的后开口 220b连接该外环件23的后开口 230b,该后网件对连接该环锥形导风件22的后表面,该内环件21、环锥形导风件22、 及外环件23构成环形凹部250 ;以及前导风网3,连接该内环件21的前开口 210a。上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中,该内环件21的前开口 210a处还可以具有第一卡合部211,该前导风网3的周缘还具有第二卡合部31,该第二卡合部31对应连接该第一卡合部211,该第一卡合部211可为开孔,该第二卡合部31可为凸块。于上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中,该后网件M连接该环锥形导风件22处还可以具有放射状的多个入风导引片对1,该入风导引片241平行入风方向,且该入风导引片241的宽度可由该环锥形导风件22端开始渐缩。于本实施例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中,该内环件21可为固定直径的圆筒,该外环件 23可为固定直径的圆筒。所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中,该前导风网3可包括同心圆支架32与垂直该同心圆支架32的直线支架33。依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改变传统风扇的结构,使前导风网为板状,而后导风壳由后导风网与风扇的边框所一体成型,且该后导风壳与前导风网的结合采取卡合方式,如此一来,该后导风壳与前导风网的拆装变得容易许多;再者,整体模具的设计也因此简化许多;另外,该后导风壳的入风导引片与内环件也能有效集中风力,以增进风扇的出风效果,而能用较低的马达耗电量达成较佳的出风效果,进而达成省电的功效。上述实施例是用以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列。
权利要求1.一种风扇用导风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导风壳,由内环件、环锥形导风件、外环件与后网件所一体成型而构成,该内环件、环锥形导风件、及外环件分别具有前开口与后开口,该环锥形导风件由其后开口向其前开口逐渐地缩减其直径,且该内环件的后开口连接该环锥形导风件的前开口,该环锥形导风件的后开口连接该外环件的后开口,该后网件连接该环锥形导风件的后表面,该内环件、环锥形导风件、及外环件构成环形凹部;以及前导风网,连接该内环件的前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环件的前开口处还具有第一卡合部,该前导风网的周缘还具有第二卡合部,该第二卡合部对应连接该第一卡合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合部为开孔,该第二卡合部为凸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后网件连接该环锥形导风件处还具有放射状的多个入风导引片,该入风导引片平行于入风方向,且该入风导引片的宽度由该环锥形导风件端开始渐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环件为固定直径的圆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外环件为固定直径的圆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前导风网包括同心圆支架与垂直该同心圆支架的直线支架。
专利摘要一种风扇用导风罩结构,包括后导风壳与前导风网,该后导风壳是由内环件、环锥形导风件、外环件与后网件一体成型,该内环件、环锥形导风件、及外环件分别具有前开口与后开口,该环锥形导风件由其后开口向其前开口逐渐地缩减其直径,且该内环件的后开口连接该环锥形导风件的前开口,该环锥形导风件的后开口连接该外环件的后开口,该后网件连接该环锥形导风件的后表面,该内环件、环锥形导风件、及外环件构成环形凹部,且该前导风网连接该内环件的前开口。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用导风罩结构具有拆装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F04D29/54GK202091259SQ201120176270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林耕岭 申请人:顺光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