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660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包括压缩机的筒身,所述筒身通过一个或两个前安装脚及两个后安装脚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在所述筒身上还安装有至少一组卡固在筒身外周的上卡箍及下卡箍,所述上卡箍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下卡箍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后安装脚或前安装脚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高阻尼弹性隔离系统可迅速消减并吸收压缩机的振动,抑制振动传递到底盘,同时结构中包含紧固装置,可实现对压缩机的进一步固定,大幅降低因压缩机工作过程中振动引起的系统振动和噪声,同时满足压缩机正常工作运行和安装环境的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部分轨道车辆的空调机组中采用的是卧式压缩机,现有的卧式压缩机一般通过三个或四个安装脚固定安装在空调机组的底盘上,为了达到减振的功能,在每个安装脚处通过安装一个减振器与底盘固定,目前使用的减振器都是由压缩机厂家提供的橡胶减振器。每个安装脚减振器主要包括一个呈圆柱体的橡胶减振垫、螺柱套管、固定平垫、安装螺柱及螺母,安装螺柱从下至上依次穿过底盘上的安装孔、橡胶减振垫、螺柱套管、安装脚和固定平垫,最终用螺母拧紧固定,其中的橡胶减振垫在有的压缩机上用弹簧替代。
[0003]由于压缩机工作环境迥异,振动频率宽泛,由压缩机厂家提供的原减振器固有频率设计不能满足全频段振动抑制,使部分频率段出现振动放大和共振现象。此外,压缩机与基础(空调的底盘和壳体)连接无加固措施,压缩机振动幅值不能得到抑制,将引起连接铜管的过度振动导致系统噪声,因此原减振器隔离减振效率低,不能满足压缩机全工作频率段的隔振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减振性能好的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包括压缩机的筒身,所述筒身通过一个或两个前安装脚及一个或两个后安装脚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在所述筒身上还安装有至少一组卡固在筒身外周的上卡箍及下卡箍,所述上卡箍的两端和所述下卡箍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盘或所述后安装脚或所述前安装脚上。
[0007]进一步,所述上卡箍与所述筒身之间密贴设置有上卡箍胶垫,所述下卡箍与所述筒身之间密贴设置有下卡箍胶垫。
[0008]进一步,所述上卡箍两端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上卡箍两端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盘之间垫有一层缓冲衬垫。
[0009]进一步,所述下卡箍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后安装脚或所述前安装脚上,在所述下卡箍两端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套在后安装脚或前安装脚中的安装螺栓上实现固定。
[0010]综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1](I)通过上卡箍胶垫、下卡箍胶垫及安装脚减振垫形成高阻尼弹性隔离系统,可实现二次隔振,并迅速消减、吸收压缩机的振动,此弹性隔离系统固有频率设计可实现压缩机更宽频率段的振动抑制,振动隔离率更高。
[0012](2)结构中的上卡箍和下卡箍为紧固装置,实现对压缩机的进一步固定,因而降低了铜管振动,减小了系统噪声。
[0013](3)该固定结构可在满足压缩机正常工作运行和安装环境的要求的情况下,较原减振垫安装,压缩机振动幅值最大降低64.4%,因压缩机工作过程中振动引起的噪声最大降低 4dB。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压缩机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缩机前安装脚结构示意图。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卧式压缩机1,底盘2,前安装脚3,后安装脚4,上卡箍5,卡箍本体5a,固定部5b,下卡箍6,下卡箍本体6a,安装部6b,螺孔7,上卡箍胶垫8,缓冲衬垫9,螺栓10,下卡箍胶垫11,后脚减振垫12,后脚螺柱套13,后脚衬垫14,后脚固定平垫15,后脚安装板16,安装螺栓17,螺母18,前脚减振垫19,前脚螺柱套20,前脚衬垫21,前脚固定平垫22,前脚安装板23,安装螺栓24,螺母25。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用于将卧式压缩机I固定安装在空调室外机的底盘2上,本实施例中的卧式压缩机I的筒身通过三个安装脚固定的底盘2上,包括一个前安装脚3和两个后安装脚4,其中前安装脚3也可以采用两个。
[0019]如图1所示,该固定结构还包括一个上卡箍5和一个下卡箍6,上卡箍5和下卡箍6分别卡固在卧式压缩机I筒身外圆周的上半部和底部,将卧式压缩机I的筒身固定在空调机组的底盘2上,上卡箍5和下卡箍6与前安装脚3和后安装脚4 一样也为紧固装置,实现对压缩机的进一步固定,因而降低了铜管振动,减小了系统噪声
[0020]根据卧式压缩机I不同的安装位置,计算卧式压缩机I的共振频率等,最终确定上卡箍5和下卡箍6的安装位置,本实施例中,上卡箍5安装在靠近筒身尾部的位置,下卡箍6则安装在筒身的尾部位置,上卡箍5和下卡箍6的安装位置也可以安装在靠近筒身前部的位置。
[0021]如图1所示,上卡箍5包括中间的上卡箍本体5a和两端的固定部5b,上卡箍本体5a的形状与筒身的外圆周形状相配合,固定部5b为向两侧弯折的呈水平的折边,在每个固定部5b上开有两个螺孔7,上卡箍本体5a卡固在筒身外圆周的上半部分。上卡箍本体5a与筒身之间设置有一层上卡箍胶垫8,上卡箍胶垫8也与筒身的外圆周形状相配合,安装后,上卡箍胶垫8被紧密固定在筒身的外圆周表面和上卡箍本体5a之间,起到减振的作用。固定部5b与底盘2之间再垫有一层起减振作用的缓冲衬垫9,缓冲衬垫9采用橡胶垫。在底盘2上对应固定部5b上的四个螺孔7也开设有四个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四个安装孔的位置避开筒身尾部的两个后安装脚4。
[0022]安装上卡箍5时,用四个螺栓10分别从底盘2上的四个安装孔内插入并向上伸出,再分别套上缓冲衬垫9,将上卡箍5卡在筒身上,两侧固定部6b上的四个螺孔7分别套在四个螺栓10上,最后用四个螺母拧紧固定,进而将上卡箍5固定安装在底盘2上。
[0023]下卡箍6包括中间的下卡箍本体6a和两端的安装部6b,下卡箍本体6a的形状与筒身的外圆周底部形状相配合,安装部6b为向两侧弯折的呈水平的折边,在每个安装部6b上开有一个螺栓孔,下卡箍本体6a卡固在筒身外圆周的底部部分。下卡箍本体6a与筒身之间设置有一层下卡箍胶垫11,下卡箍胶垫11也与筒身的外圆周形状相配合,安装后,下卡箍胶垫11被紧密固定在筒身的外圆周表面和下卡箍本体6a之间,起到减振的作用。
[0024]下卡箍6两端的安装部6b直接固定在两侧的后安装脚4上,这样可以简化安装结构,减少零部件数量。如图1所示,后安装脚4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后脚减振垫12、后脚螺柱套13、后脚衬垫14和后脚固定平垫15,在底盘2上相应开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筒身上向两侧各伸出一个后脚安装板16,后脚安装板16与筒身焊接固定。下卡箍6两端的安装部6b安装于后脚减振垫12和后脚螺柱套13之间,安装螺栓17从底盘2上的安装孔内插入并向上伸出,依次穿过后脚减振垫12、下卡箍6的安装部6b、后脚螺柱套13、后脚衬垫14、后脚安装板16和后脚固定平垫15,最后用螺母18在顶部拧紧固定。其中,后脚减振垫12、后脚螺柱套13、后脚衬垫14均采用氯丁橡胶材料,后脚固定平垫15采用不锈钢垫片。
[0025]如图2所示,前安装脚3从下往上依次包括前脚减振垫19、前脚螺柱套20、前脚衬垫21和前脚固定平垫22,在底盘2上相应开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筒身上向前方伸出一个前脚安装板23,前脚安装板23与筒身焊接固定。前安装脚3的安装螺栓24从底盘2上的安装孔内插入并向上伸出,依次穿过前脚减振垫19、前脚螺柱套20、前脚安装板23、前脚衬垫21和前脚固定平垫22,最后用螺母25在顶部拧紧固定。其中,前脚减振垫19、前脚螺柱套20、前脚衬垫21均采用氯丁橡胶材料,前脚固定平垫22采用不锈钢垫片。
[0026]该减振固定安装装置,通过上卡箍胶垫8、下卡箍胶垫11及前安装脚3和后安装脚4形成高阻尼弹性隔离系统,实现二次隔振,并迅速消减、吸收压缩机的振动,此弹性隔离系统固有频率设计可实现压缩机更宽频率段的振动抑制,振动隔离率更高。
[0027]该固定结构可在满足压缩机正常工作运行和安装环境的要求的情况下,较原减振垫安装,压缩机振动幅值最大降低64.4%,因压缩机工作过程中振动引起的噪声最大降低4dB。
[0028]如上所述,结合附图所给出的方案内容,可以衍生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包括压缩机的筒身,所述筒身通过一个或两个前安装脚及一个或两个后安装脚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身上还安装有至少一组卡固在筒身外周的上卡箍及下卡箍,所述上卡箍的两端和所述下卡箍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底盘或所述后安装脚或所述前安装脚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箍与所述筒身之间密贴设置有上卡箍胶垫,所述下卡箍与所述筒身之间密贴设置有下卡箍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箍两端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上卡箍两端具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盘之间垫有一层缓冲衬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压缩机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卡箍的两端固定在所述后安装脚或所述前安装脚上,在所述下卡箍两端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套在后安装脚或前安装脚中的安装螺栓上实现固定。
【文档编号】F04B39/00GK203978757SQ201420101018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7日
【发明者】张历诗, 张 杰, 李敬恩, 仇广宇, 毕孝法 申请人: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