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0763阅读:1109来源:国知局
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包括有一个外筒体及一个固定装置,外筒体沿延伸方向设有一个虚拟贯轴,固定装置包括有一个止挡座、一个调整器及一个扩张件,止挡座连接于外筒体,调整器设于止挡座远离外筒体的一端,调整器能够选择性地在迫紧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沿虚拟贯轴的轴向相对止挡座移动,其过程中能够调整扩张件沿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使打气筒使用完毕之后能够放入座杆中,通过扩张件抵靠于座杆的内壁面将打气筒固定于座杆,避免打气筒由座杆脱落。
【专利说明】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揭示一种打气筒,尤指一种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

【背景技术】
[0002]请参照中国台湾专利第M287384号《打气筒及其固定座》的专利案,其为一种打气筒以及可将打气筒稳固卡固于车架上的固定座结构。其包括:一打气筒,打气筒包括有一筒体,筒体于其一端部开设有一栓孔;以及一固定座,固定座设有一固定板,固定板的一表面延伸有一连接部,而其另一表面则延伸突出有一栓杆与一卡掣环,卡掣环呈C字形,并由与栓杆相距一预定距离处延伸突出,当打气筒固定于固定座时,栓杆枢设于栓孔中,而卡掣环则环套卡掣筒体。
[0003]然而,上述打气筒及固定座的组合必须附挂于自行车的车架外,一般自行车的骑乘者必然在自行车的车架上附挂水壶架,以便在骑乘的过程中随时补充水分,水壶的使用率远大于打气筒的使用率,若要两者择一,势必选择水壶架,若要同时装设水壶架及打气筒固定架,会产生附挂物件过多容易干扰骑乘者的动作且不美观。
[0004]为此,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有识人士研发出另一款以不同方式结合于自行车以供携带的打气筒,请再参照中国台湾专利第M431120号《打气筒及自行车》的专利案,其为一种打气筒及自行车座管的组合。其包括:一外管、一内管、一手柄、一活塞阀及一软管。外管的一端通过一连接部连接自行车的座垫,且连接部向外管的内部延伸一止挡部。内管在外管的内滑动。内管的一端连接手柄,手柄包括一容置空间与一脚踏架,脚踏架可收缩地放置在容置空间内。内管的另一端连接活塞阀,通过活塞阀控制空气进入内管。软管是位于内管之内,且软管的一端通过一内活塞与活塞阀相连,以使进入内管的空气进入软管内。
[0005]然而,采用上述结构的打气筒结构虽然不是采用附挂于车架外侧的设计,但打气筒在使用时必须将自行车的座垫及打气筒一同拆下,将座垫作为打气筒的手把来操作并进行打气,座垫毕竟是座垫,并不方便供骑乘者操作,且骑乘者在打气时必须操作多余且不相干的元件移动,徒增骑乘者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其包括有:一个外筒体及一个固定装置,外筒体沿延伸方向设有一个虚拟贯轴,外筒体沿虚拟贯轴轴向的一端设有一个端部,外筒体沿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一宽度,固定装置连接于外筒体,固定装置包括有一个止挡座、一个调整器及一个扩张件,止挡座连接于外筒体的端部,止挡座沿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二宽度,调整器设于止挡座远离外筒体的一端,调整器能够选择性地在迫紧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沿虚拟贯轴的轴向相对止挡座移动,调整器沿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三宽度,扩张件设于止挡座与调整器之间,扩张件沿虚拟贯轴轴向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止挡座与调整器,扩张件沿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四宽度,调整器由释放位置往迫紧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调整器往靠近外筒体的方向移动,第四宽度增加,调整器于迫紧位置时,第四宽度不小于第一宽度、第二宽度及第三宽度,调整器由迫紧位置往释放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调整器往远离外筒体的方向移动,第四宽度减少。
[0007]优选的,该止挡座远离该外筒体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一螺纹部,该第一螺纹部沿该虚拟贯轴轴向往远离该外筒体的方向延伸,该调整器靠近该止挡座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二螺纹部,该第二螺纹部螺锁于该第一螺纹部。
[0008]优选的,该第一螺纹部为内螺纹,该第二螺纹部为外螺纹,该滑移件套设于该止挡座第一螺纹部沿该虚拟贯轴径向的外侧,该扩张件套设于该止挡座第一螺纹部沿该虚拟贯轴径向的外侧。
[0009]优选的,该调整器还具有一个滑移件,该滑移件设于该调整器靠近该止挡座的一端,该扩张件抵靠于该调整器的滑移件。
[0010]优选的,该止挡座用螺锁的方式固定连接于该外筒体的端部,该止挡座封闭该外筒体的端部。
[0011]优选的,该第二宽度等于该第一宽度,该第三宽度等于该第二宽度。
[0012]借助调整器由迫紧位置往释放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调整器往远离外筒体的方向移动,第四宽度逐渐减少,使打气筒在使用完毕之后能够放入座杆中,通过扩张件抵靠于座杆的内壁面将打气筒固定于座杆,避免打气筒由座杆脱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装设于自行车座杆的立体分解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装设于自行车座杆的剖面结构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的立体分解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调整器移动至迫紧位置的动作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调整器移动至释放位置的动作图。
[0018]【符号说明】
[0019]10打气筒;20外筒体;21端部;30固定装置;31止挡座;311第一螺纹部;32调整器;321第二螺纹部;33扩张件;34滑移件;90座垫;91座杆;L虚拟贯轴;W1第一宽度;W2第二宽度;W3第三宽度;W4第四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的立体分解图、装设于自行车座杆的立体分解图及剖面结构图。本实用新型打气筒10包括有一个外筒体20及一个固定装置30 ;其中:
[0021]该外筒体20沿延伸方向设有一个虚拟贯轴L,该外筒体20沿该虚拟贯轴L轴向的一端设有一个端部21,该外筒体20呈圆管状,该外筒体20沿该虚拟贯轴L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一宽度W1。
[0022]该固定装置30连接于该外筒体20,该固定装置30包括有一个止挡座31、一个调整器32及一个扩张件33,该止挡座31用螺锁的方式固定连接于该外筒体20的端部21,且该止挡座31封闭该外筒体20的端部21,该止挡座31远离该外筒体20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一螺纹部311,该第一螺纹部311沿该虚拟贯轴L轴向往远离该外筒体20的方向延伸,该第一螺纹部311在本实施例中为内螺纹,该止挡座31沿该虚拟贯轴L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二宽度W2,该第二宽度W2在本实施例中等于该第一宽度W1。
[0023]该调整器32设于该止挡座31远离该外筒体20的一端,该调整器32靠近该止挡座31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二螺纹部321,该第二螺纹部321螺锁于该第一螺纹部311,使该调整器32能够选择性地在迫紧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沿该虚拟贯轴L的轴向相对该止挡座31移动,该第二螺纹部321在本实施例中为外螺纹。
[0024]该调整器32还具有一个滑移件34,该滑移件34设于该调整器32靠近该止挡座31的一端,且该滑移件34套设于该止挡座31第一螺纹部311沿该虚拟贯轴L径向的外侧,该调整器32沿该虚拟贯轴L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三宽度W3,该第三宽度W3在本实施例中等于该第二宽度W2。
[0025]该扩张件33设于该止挡座31与该调整器32之间,且该扩张件33套设于该止挡座31第一螺纹部311沿该虚拟贯轴L径向的外侧,该扩张件33沿该虚拟贯轴L轴向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止挡座31与该调整器32的滑移件34,该扩张件33沿该虚拟贯轴L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四宽度W4。
[0026]请继续参照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调整器移动的动作图。该调整器32由释放位置往迫紧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该调整器32往靠近该外筒体20的方向移动,该第四宽度W4增加,该调整器32于迫紧位置时,该第四宽度W4不小于该第一宽度W1、该第二宽度W2及该第三宽度W3,该调整器32由迫紧位置往释放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该调整器32往远离该外筒体20的方向移动,该第四宽度W4减少。
[0027]该打气筒10使用完毕之后,使用者能够操作该调整器32并移动至迫紧位置,并将该打气筒10放置于自行车座垫90下方的座杆91中,通过该第四宽度W4不小于该第一宽度W1、该第二宽度W2及该第三宽度W3的设计,使打气筒10能够顺利放入座杆91中,同时通过该扩张件33抵靠于座杆91的内壁面将该打气筒10固定于座杆91,避免该打气筒10由座杆91脱落,该打气筒10使用时能够单独取出使用,使该打气筒10能够兼顾打气及携带时的便利性。
[0028]就以上说明可以归纳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29]1.本实用新型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其包括有一个外筒体及一个固定装置,外筒体沿延伸方向设有一个虚拟贯轴,外筒体沿虚拟贯轴轴向的一端设有一个端部,外筒体沿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一宽度,固定装置连接于外筒体,固定装置包括有一个止挡座、一个调整器及一个扩张件,止挡座连接于外筒体的端部,止挡座沿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二宽度,调整器设于止挡座远离外筒体的一端,调整器能够选择性地在迫紧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沿虚拟贯轴的轴向相对止挡座移动,调整器沿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三宽度,扩张件设于止挡座与调整器之间,扩张件沿虚拟贯轴轴向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止挡座与调整器,扩张件沿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四宽度,当调整器由释放位置往迫紧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调整器往靠近外筒体的方向移动,第四宽度增加,当调整器于迫紧位置时,第四宽度不小于第一宽度、第二宽度及第三宽度,调整器由迫紧位置往释放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调整器往远离外筒体的方向移动,第四宽度减少,打气筒使用完毕之后能够放入座杆中,通过扩张件抵靠于座杆的内壁面将打气筒固定于座杆,避免打气筒由座杆脱落。
【权利要求】
1.一种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其特征包括: 一个外筒体,该外筒体沿延伸方向设有一个虚拟贯轴,该外筒体沿该虚拟贯轴轴向的一端设有一个端部,该外筒体沿该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一宽度;以及 一个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连接于该外筒体,该固定装置包括有一个止挡座、一个调整器及一个扩张件,该止挡座连接于该外筒体的端部,该止挡座沿该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二宽度,该调整器设于该止挡座远离该外筒体的一端,该调整器能够选择性地在迫紧位置与释放位置之间沿该虚拟贯轴的轴向相对该止挡座移动,该调整器沿该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三宽度,该扩张件设于该止挡座与该调整器之间,该扩张件沿该虚拟贯轴轴向的两端分别抵靠于该止挡座与该调整器,该扩张件沿该虚拟贯轴径向的外周缘最大宽度形成一个第四宽度,该调整器由释放位置往迫紧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该调整器往靠近该外筒体的方向移动,该第四宽度增加,该调整器于迫紧位置时,该第四宽度不小于该第一宽度、该第二宽度及该第三宽度,该调整器由迫紧位置往释放位置移动的过程中,该调整器往远离该外筒体的方向移动,该第四宽度减少; 该调整器还具有一个滑移件,该滑移件设于该调整器靠近该止挡座的一端,该扩张件抵靠于该调整器的滑移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其特征是,该止挡座远离该外筒体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一螺纹部,该第一螺纹部沿该虚拟贯轴轴向往远离该外筒体的方向延伸,该调整器靠近该止挡座的一端设有一个第二螺纹部,该第二螺纹部螺锁于该第一螺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其特征是,该第一螺纹部为内螺纹,该第二螺纹部为外螺纹,该滑移件套设于该止挡座第一螺纹部沿该虚拟贯轴径向的外侧,该扩张件套设于该止挡座第一螺纹部沿该虚拟贯轴径向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其特征是,该止挡座用螺锁的方式固定连接于该外筒体的端部,该止挡座封闭该外筒体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够收纳于自行车座杆的打气筒,其特征是,该第二宽度等于该第一宽度,该第三宽度等于该第二宽度。
【文档编号】F04B39/00GK204126836SQ201420481217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发明者】庄士文 申请人:极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