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泵防砂卡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9796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油泵防砂卡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配套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抽油泵中的防砂卡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90%以上的抽油泵均为往复式抽油泵,由抽油泵柱塞总成、抽油泵筒及固定阀总成组成。在抽油泵工作过程中,由于抽油泵筒与抽油泵柱塞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而油井产出液所携带的砂粒有大有小,因此抽油泵砂卡是最常见的抽油泵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抽油泵砂卡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油泵防砂卡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抽油泵防砂卡环,该防砂卡环套装在抽油泵柱塞总成上,且位于油液出口与柱塞密封体之间,所述抽油泵柱塞总成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容置所述防砂卡环的环形槽;所述防砂卡环由弹性材料制成,与抽油泵筒内周面过盈配合,在防砂卡环上设置有供细小砂粒通过的倒压缝,所述细小砂粒的粒径小于所述柱塞密封体外周面与所述抽油泵筒内周面之间的缝隙。

进一步,若干个所述倒压缝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防砂卡环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倒压缝成环绕轴线的发散式分布。

进一步,所述倒压缝的宽度小于0.01mm。

进一步,所述防砂卡环由四氟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是在抽油泵柱塞总成上设置有与抽油泵筒内径产生过盈配合的弹性防砂卡环,该防砂卡环在外表面沿轴向开设有多条导压缝,使该防砂卡环在抽油过程中不承压,只挡住粒径较大的砂粒,防止砂粒进入到抽油泵筒与抽油泵柱塞之间的缝隙中,解决了抽油泵砂卡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抽油泵防砂卡环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编号4防砂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抽油杆、2抽油泵筒、3抽油泵柱塞总成、3.1油液出口、3.2柱塞密封体、3.3环形槽、4防砂卡环、4.1倒压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抽油泵防砂卡环,防砂卡环4套装在抽油泵柱塞总成3上,抽油泵柱塞总成3上连接有抽油杆1,具体来说,防砂卡环4安装在油液出口3.1与柱塞密封体3.2之间,抽油泵柱塞总成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容置防砂卡环的环形槽3.3。

防砂卡环4由弹性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由四氟乙烯材料制成,防砂卡环4与抽油泵筒2的内周面过盈配合,在防砂卡环4上设置有供细小砂粒通过的若干个倒压缝4.1,若干个倒压缝4.1沿周向均匀设置在防砂卡环4的外侧,成环绕轴线的发散式分布,倒压缝4.1的宽度小于0.01mm。

工作原理:抽油泵柱塞总成3上行抽油过程中,柱塞上部油液压力大于柱塞下部油液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抽油泵的柱塞密封体3.2外表面与抽油泵筒2之间的缝隙一直在漏失,防砂卡环4把细小颗粒砂子过滤掉,只小于0.01mm的颗粒才能通过防砂卡环4,由于抽油泵的柱塞外密封体3.2表面与抽油泵筒2之间的缝隙大于这个尺寸,微小的砂粒并不影响抽油泵的工作。大于0.01mm 的砂粒被防砂卡环4挡住,在抽油柱塞下行程时,被下部流过的油液带走。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些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