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少气泡的输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41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可减少气泡的输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减少气泡的输油装置,能够在油料运送间不扰动油料而可避免气泡混入油料,而使输送油量更精确。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汲油装置10,其包括:一筒体11,其具有中空的圆管,上端一侧设有出油口12;一拉杆13,底端设有一硬质活塞14,该活塞14本身设有多个穿孔141,于该活塞14上方叠设一软质的阀片15并盖合该多个穿孔141,且该拉杆13插入于该筒体11中,使该活塞14可沿该筒体11内壁面活动;及一入油口装置16,套固于该筒体11底端,该入油口装置16内部的下段内径小于上段内径,以形成一阀口17供一阀球18配置,并于上段较大内径的上方口内下缘中央横置一档杆19,以防止该阀球18脱出;借由上述装置,该拉杆13向上抽拉得开启该入油口装置16的阀球18而吸入油料(如图1所示),且该阀片15封闭该多个穿孔141达到汲油效果;而该拉杆13向下推回时则该入油口装置16的阀球18封闭入油口(如图2所示),而原抽入的油料借该拉杆13下推力而顶开该活塞14上方的阀片15,使油料经活塞的穿孔141上窜至该活塞14及阀片15上方,使该拉杆13再次向上抽拉时,同时借由该拉杆13向上位移做汲油及原吸入上窜的油料上推排出该出油口12;然而,上述拉杆13下推时容易使空气混入油料中,而含有空气气泡的油料若使用于须计量的机械润滑或冷却时,会使计算的用量因含空气气泡而与所须用量产生误差,如此一来,可能导致机械润滑或冷却不足而造成机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减少气泡的输油装置,可具有更佳方便、实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减少气泡的输油装置,包括一缸体,该缸体内设有一主压力室、一左汲油室及一右汲油室;该主压力室与左汲油室间设有一左底座,该左汲油室外侧设有一左座体;该主压力室与右汲油室间设有一右底座,该右汲油室外侧设有一右座体;该主压力室设有一主活塞,该主活塞两侧分别设有一穿组该左底座并伸入该左汲油室的左连动杆及一穿组该右底座并伸入该右汲油室的右连动杆,且该左连动杆末端于该左汲油室设有一左活塞,该右连动杆末端于该右汲油室设有一右活塞;该左底座设有一第一左连通孔,该第一左连通孔连通该主压力室左侧及一外部的第一左连通管;该右底座设有一第一右连通孔,该第一右连通孔连通该主压力室右侧及一外部的第一右连通管;该左座体内部设有一左阀室,该左阀室一端设有一组设一第一左单向阀的左入油口,该左阀室的另一端设有一组设一第二左单向阀的左出油口;且该左座体设有一左汲油孔,该左汲油孔连通该左汲油室与该左阀室;该右座体内部设有一右阀室,该右阀室一端设有一组设一第一右单向阀的右入油口,该右阀室的另一端设有一组设一第二右单向阀的右出油口;且该右座体设有一右汲油孔,该右汲油孔连通该右汲油室与该右阀室;且该左入油口和右入油口同时连设一入油管件,该左出油口和右出油口同时连设一出油管件。

其中,该左活塞外侧固设一左磁盘,该右活塞外侧固设一右磁盘,该左汲油室外部邻接该左座体处设有一左感应开关,该右汲油室外部邻接该右座体处设有一右感应开关。

其中,该缸体截面为圆形,该左磁盘和右磁盘均为圆形盘体。

其中,该左底座设有一第一左通气孔,该第一左通气孔连通该左汲油室与外部空气;该右底座设有一第一右通气孔,该第一右通气孔连通该右汲油室与外部空气。

其中,该左座体设有一第二左连通孔,该第二左连通孔连通该左阀室与一外部的第二左连通管,该右座体设有一第二右连通孔,该第二右连通孔连通该右阀室与一外部的第二右连通管,该第二左连通管、第二右连通管分别连设一压力表。

其中,该第一左单向阀和第二左单向阀呈相同输送方向;该第一右单向阀和第二右单向阀呈相同输送方向。

本实用新型设有一体连动的主活塞、左活塞及右活塞,该左活塞设于左汲油室,该右活塞设于右汲油室,该左汲油室设有一左座体,该左座体具相同输送方向的第一左单向阀、第二左单向阀,该右座体具相同输送方向的第一右单向阀、第二右单向阀,达到该左活塞、右活塞左、右来回作动,可汲取油料或输送油料,并且活塞不扰动油料而可避免气泡混入油料中,使输送油量计算更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拉杆上拉的侧视剖视图;

图2,为现有拉杆下推的侧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活塞右移的侧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活塞左移的侧视剖视图。

图中:

现有技术中

10 汲油装置; 15 阀片;

11 筒体; 16 入油口装置;

12 出油口; 17 阀口;

13 拉杆; 18 阀球;

14 活塞; 19 档杆

141 穿孔;

本实用新型中:

20 缸体; 273 第一右单向阀;

21 主压力室; 274 右出油口;

22 左汲油室; 275第二右单向阀;

23 右汲油室; 276 右汲油孔;

24 左底座; 277第二右连通孔;

241 第一左连通孔; 30 主活塞;

242 左通气孔; 31 左连动杆;

25 左座体; 32 右连动杆;

251 左阀室; 33 左活塞;

252 左入油口; 34 右活塞;

253 第一左单向阀 ; 35 左磁盘;

254 左出油口; 36 右磁盘;

255 第二左单向阀; 40 第一左连通管;

256 左汲油孔; 41 第一右连通管;

257 第二左连通孔; 42 第二左连通管;

26 右底座; 43 第二右连通管;

261 第一右连通孔; 44 左感应开关;

262 右通气孔; 45 右感应开关;

27 右座体; 46 入油管件;

271 右阀室; 47 出油管件;

272 右入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3至图5,为一截面设成圆形的缸体20内设有一主压力室21、一左汲油室22及一右汲油室23;该主压力室21与左汲油室22间设有一左底座24,该左汲油室22外侧设有一左座体25;该主压力室21与右汲油室23间设有一右底座26,该右汲油室23外侧设有一右座体27;该主压力室设有一主活塞30,该主活塞30两侧分别设有一穿组该左底座24并伸入该左汲油室22的左连动杆31及一穿组该右底座26并伸入该右汲油室23的右连动杆32,且该左连动杆31末端于该左汲油室22设有一左活塞33、该右连动杆32末端于该右汲油室23设有一右活塞34,该左活塞33外侧固设一圆形的左磁盘35、该右活塞34外侧固设一圆形的右磁盘36;该左底座24设有一第一左连通孔241、一左通气孔242,该第一左连通孔241连通该主压力室21左侧及一外部的第一左连通管40,该左通气孔242连通该左汲油室22与外部空气;该右底座26设有一第一右连通孔261、一右通气孔262,该第一右连通孔261连通该主压力室21右侧及一外部的第一右连通管41,该右通气孔262连通该右汲油室23与外部空气;该左座体25内部设有一左阀室251,该左阀室251一端设有一组设一第一左单向阀253的左入油口252,其另一端设有一组设一第二左单向阀255的左出油口254;且该左座体25设有一左汲油孔256、一第二左连通孔257,该左汲油孔256连通该左汲油室22与该左阀室251,该第二左连通孔257连通该左阀室251与一外部的第二左连通管42;该右座体27内部设有一右阀室271,该右阀室271一端设有一组设一第一右单向阀273的右入油口272,其另一端设有一组设一第二右单向阀275的右出油口274;且该右座体27设有一右汲油孔276、一第二右连通孔277,该右汲油孔276连通该右汲油室23与该右阀室271,该第二右连通孔277连通该右阀室271与一外部的第二右连通管43;该左汲油室22外部邻接该左座体25处设有一左感应开关44,该右汲油室23外部邻接该右座体27处设有一右感应开关45,且该左入油口252、右入油口272同时连设一入油管件46,该左出油口254、右出油口274同时连设一出油管件47;借由上述装置,该主活塞30左、右作动时同时连动该左活塞33与右活塞34,达到该左汲油室22、右汲油室23分别汲取油或输出油,具有不扰动油料,避免气泡混入油料致使油料计量不正确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组成,细节说明如下: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源(油压或气压)可经控制由该第一左连通管40、第一左连通孔241输入或输出该主压力室21左侧(亦即该主活塞30的左侧)及同时相对由该第一右连通管41、第一右连通孔261输出或输入该主压力室21右侧(亦即该主活塞30的右侧),当控制压力源经该第一左连通管40、第一左连通孔241输入该主压力室21,使该主活塞30向右位移(如图4所示),且该主活塞30右侧的压力源经该第一右连通孔261、第一右连通管41输出,借此不阻碍该主活塞30移动,此时与该左连动杆31连接的左活塞33及与该右连动杆32连接的右活塞34亦同时向右位移;该左活塞33位移时,该左活塞33右侧的左汲油室22内的空气由该左通气孔242排出,来避免产生正压阻力而影响该左活塞33的位移,该左汲油室22因该左活塞33的位移可产生负压吸力经该左汲油孔256、左阀室251、第一左单向阀253、左入油口252,由该入油管件46汲吸油料输入该左汲油室22,输送方向一致的第一左单向阀253可供位于该入油管件46的油料通过,而该第二左单向阀255则可限制位于该出油管件47的油料不通过避免倒灌;且该右活塞34位移时,该右活塞34左侧的右汲油室23亦借负压可由该右通气孔262吸入空气,来避免产生负压阻力而影响该右活塞34的位移,该右汲油室23因该右活塞34的位移可产生正压压力将原本位于该右汲油室23的油料经该右汲油孔276、右阀室271、第二右单向阀275、右出油口274,由该出油管件47输出油料,输送方向一致的第一右单向阀273可限制油料不通过该入油管件46,而该第二右单向阀275则可供油料通过该出油管件47输出;当该右活塞34位移至最右侧时,该右磁盘36被该右感应开关45感应,而呈圆形盘体的右磁盘36可确保该右活塞34旋转位移时,仍可保持正确感应,且该右感应开关45可传递信号使压力源停止输入该第一左连通管40,并切换由该第一右连通管41输入压力源而可反向作动;如此一来,压力源经该第一右连通管41、第一右连通孔261输入该主压力室21,使该主活塞30向左位移(如图5所示),且该主活塞30左侧的压力源经该第一左连通孔241、第一左连通管40输出,借此不阻碍该主活塞30移动,此时与该左连动杆31连接的左活塞33及与该右连动杆32连接的右活塞34亦同时向左位移;该左活塞33位移时,该左活塞33右侧的左汲油室22借负压可由该左通气孔242吸入空气,来避免产生负压阻力而影响该左活塞33的位移,该左汲油室22因该左活塞33的位移可产生正压压力将原本位于该左汲油室22的油料经该左汲油孔256、左阀室251、第二左单向阀255、左出油口254,由该出油管件47输出油料,输送方向一致的第一左单向阀253可限制油料不通过该入油管件46,而该第二左单向阀255则可供油料通过该出油管件47输出;且该右活塞34位移时,该右活塞34左侧的右汲油室23内的空气由该右通气孔262排出,来避免产生正压阻力而影响该右活塞34的位移,该右汲油室23因该右活塞34的位移可产生负压吸力经该右汲油孔276、右阀室271、第一右单向阀273、右入油口272,由该入油管件46汲吸油料输入该右汲油室23,输送方向一致之第一右单向阀273可供位于该入油管件46的油料通过,而该第二右单向阀275则可限制位于该出油管件47的油料不通过避免倒灌;当该左活塞33位移至最左侧时,该左磁盘35被该左感应开关44感应,而呈圆形盘体的左磁盘35可确保该左活塞33旋转位移时,仍可保持正确感应,且该左感应开关44可传递信号使压力源停止输入该第一右连通管41,并再切换由该第一左连通管40输入压力源而可反向作动;如此周而复始,使该左汲油室22、右汲油室23可连续汲油,且于输油期间活塞不扰动油料,避免油料混入空气而产生气泡,并使油料的计量更精确。

再如图3至图5所示,该第二左连通管42、第二右连通管43可分别连设一压力表,可读取油料输送间的压力值是否正确,提供使用者校正、排除故障的参考依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