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0832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泵,尤其是涉及一种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的,稠油泵是获取油井中原油由地下抬升至地面的工具,主要由抽油杆、动凡尔“活塞”、静凡尔、油管和采油驴头构成,其中油管中的抽油杆下端连接动凡尔,动凡尔中设有通孔,由通孔中的球封堵动凡尔的通孔下端缩颈孔或球上行使原油由缩颈孔进入通孔并到达动凡尔上部;油管中的静凡尔中部设有孔,由另一球封堵静凡尔的孔或开启所述孔;作业时由驴头带动抽油杆使动凡尔在油管中往复运动,进一步使静凡尔上部油管中的原油不断聚集并,最终获取油管中的原油抬升;具体过程是:当动凡尔上行时,静凡尔受油管内动凡尔以上油管的压力作用,球便封堵动凡尔的通孔,静凡尔的另一球上行打开所述孔,原油进入动凡尔与静凡尔之间形成的储油腔;在动凡尔下降时,这时静凡尔的另一球封堵所述孔,球上行离开动凡尔通孔下口的缩颈孔,这时储油腔中的原油排出至动凡尔上部,动凡尔不断的上下往复运动,动凡尔的球与静凡尔的另一球不断交替关闭和顶开,井内原油不断进入油管,从而上行进入油管,最后达到地面。

现有的稠油泵球式动凡尔和静凡尔存在球自重较小不能较好的封堵孔,沙子或其它物体也会造成孔的密封不严,缺少自净能力,动凡尔下行过程中经常会触碰静凡尔的球,容易使球变形进一步导致密封度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利用封堵套与动凡尔管的两斜孔a配合,通过封堵套控制动凡尔管的两斜孔a开启或封闭,获取了较好的密封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包括油管、静凡尔、动凡尔管、封堵套和抽油杆,静凡尔固定在油管下部,在静凡尔上设有进油孔和进油孔的封堵机构;油管内静凡尔的上部设有动凡尔管,所述动凡尔管的上端设有缩颈杆,在缩颈杆的上端设有细杆,所述细杆的上端两侧分别设有凸起,细杆上端固定连接抽油杆的下端,在动凡尔管的底部面中部至上部设有立孔,两斜孔a由立孔分别贯通至缩颈杆的下部两侧,在缩颈杆上套有封堵套。

所述的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动凡尔管细杆的上端设有连接螺纹,抽油杆的下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底部面中部至上部设有具有内螺纹的盲孔,细杆的连接螺纹与抽油杆下端的连接头固定连接。

所述的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在细杆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起条a,两所述凸起条a的外缘直径与缩颈杆的外缘直径等同,在凸起条a上端分别设有凸起;在凸起条a上端分别设置的所述凸起为两凸起条a上端打孔,由铆钉固定后所述铆钉的钉帽形成所述凸起。

所述的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在动凡尔管的下端外缘设有倒锥形a。

所述的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在静凡尔中部板上设有进油孔,封堵块下端的插杆插接所述进油孔,封堵块的上端面中部设有中部立孔,中部立孔的孔底处于封堵块的靠近下端,两斜孔b上端贯通所述中部立孔,两斜孔b的下端口处于插杆的上端两侧面上,所述封堵块和插杆形成所述进油孔的封堵机构。

所述的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在封堵块的上端外缘设有上锥形面,封堵块的下端外缘设有下锥形面。

所述的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在封堵块的上锥形面至下端的下锥形面外缘设有呈放射状的多条凸起条b。

所述的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在插杆的下端外缘设有倒锥形b。

所述的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在封堵块的下端与插杆的上端之间设有相对于封堵块的缩颈段。

所述的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所述封堵套的内孔与缩颈杆的外缘面间隙配合。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通过动凡尔管中设置的两斜孔a和立孔形成的“y”字形孔可以确保原油顺畅的进入动凡尔管上部,尤其是使用的封堵套在缩颈杆和细杆外缘的游动,使得原油能够顺畅的通过“y”字形孔、细杆外壁与封堵套内孔之间的流动进入动凡尔管上部;本发明还通过使用封堵块替代原有静凡尔的球,使封堵块自重大幅度增加,由封堵块外壁四周的凸起条b与油管形成多条线接触,进一步获取了封堵块的滑动顺畅,而封堵块中的中部立孔与两斜孔b形成的“人”字形孔可以确保原油通畅的进入动凡尔管下部;在每一次封堵块下部的插杆与静凡尔进油孔的抽插过程形成对插杆的自净;而动凡尔管与封堵套的滑动配合也可使缩颈杆的外表面得到自清洁;本发明密封效果较好,零部件为整体设计,不易损坏,使用寿命得到大幅度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动凡尔管上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动凡尔管下行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封堵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封堵块俯视图;

图7是图6的a-a结构视图;

图8是图6的b-b结构视图;

图中:1、内孔;2、封堵套;3、连接螺纹;4、凸起;5、细杆;6、凸起条a;7、小台阶;8、缩颈杆;9、斜孔a;10、大台阶;11、动凡尔管;12、倒锥形a;13、立孔;14、抽油杆;15、连接头;16、储油腔;17、封堵块;18、中部立孔;19、斜孔b;20、插杆;21、倒锥形b;22、进油孔;23、静凡尔;24、油管;25、中部板;26、上端面;27、上锥形面;28、凸起条b;29、下锥形面;30、缩颈段;31、孔底。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结合附图1~8所述的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包括油管24、静凡尔23、动凡尔管11、封堵套2和抽油杆14,静凡尔23固定在油管24下部,在静凡尔23上设有进油孔22和进油孔22的封堵机构;油管24内静凡尔23的上部设有动凡尔管11,所述动凡尔管11的上端设有缩颈杆8,在缩颈杆8的上端设有细杆5,在细杆5的两侧分别设有凸起条a6,两所述凸起条a6的外缘直径与缩颈杆8的外缘直径等同,在凸起条a6上端分别设有凸起4;所述凸起4为两凸起条a6上端打孔,由铆钉固定后所述铆钉的钉帽形成所述凸起4,动凡尔管11细杆5的上端设有连接螺纹3,抽油杆14的下端设有连接头15,所述连接头15的底部面中部至上部设有具有内螺纹的盲孔,细杆的连接螺纹与抽油杆14下端的连接头15固定连接,在动凡尔管11的下端外缘设有倒锥形a12,所述动凡尔管11的底部面中部至上部设有立孔13,两斜孔a9由立孔13分别贯通至缩颈杆8的下部两侧,在缩颈杆8上套有封堵套2,所述封堵套2的内孔1与缩颈杆8的外缘面间隙配合。

结合附图3至8,在静凡尔23中部板25上设有进油孔22,封堵块17下端的插杆20插接所述进油孔22,在插杆20的下端外缘设有倒锥形b21,在封堵块17的下端与插杆20的上端之间设有相对于封堵块的缩颈段30,封堵块17的上端面26中部设有中部立孔18,中部立孔18的孔底31处于封堵块17的靠近下端,两斜孔b19上端贯通所述中部立孔18,两斜孔b19的下端口处于插杆20的上端两侧面上,所述封堵块17和插杆20形成所述进油孔22的封堵机构;其中在封堵块17的上端外缘设有上锥形面27,封堵块17的下端外缘设有下锥形面29;在封堵块17的上锥形面27至下端的下锥形面29外缘设有呈放射状的多条凸起条b28。

实施本发明所述的稠油泵的动凡尔结构,结合附图1~8给出的结构,使用时,井上驴头带动抽油杆14和动凡尔管11上行时,封堵套7紧贴着动凡尔管11上端与缩颈杆8下端形成的大台阶10上,由封堵套7封堵动凡尔管11的两斜孔a9,这时动凡尔管11下部与静凡尔23之间的间隔或者说叫储油腔16形成负压,这时封堵块17受到负压的作用上行,使得插杆20离开静凡尔23中部板25的进油孔22,同时原油由进油孔22进入储油腔16聚集;在动凡尔管11的上行“也叫上冲程”达到预定高度后,动凡尔管11开始下行“也叫下冲程”,这时封堵块17的插杆20将静凡尔23中部板25的进油孔22封闭,同时在储油腔16中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封堵套2上行至细杆5的上部,受到凸起条a6凸起4的限位作用,停留在细杆5的上部,而储油腔16中的原油通过动凡尔管11的立孔13、两斜孔a9和封堵套2与细杆4之间的间隔上行至动凡尔管11的上部,缩颈杆8上端与细杆5下端之间形成小台阶7,动凡尔管11的不断上下往复运动,封堵块17的插杆20与进油孔22和动凡尔管11与封堵套2不断交替关闭和打开,井内原油不断进入油管24的动凡尔管11上部,从而上行最后达到地面。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