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1619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囊控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囊按摩保健床垫/枕头的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气囊控制器。



背景技术:

床垫、枕头是为了让用户获得健康而又舒适的睡眠而使用的介于人体和床之间物品。现在的较多床垫为弹簧床垫或者乳胶床垫,且不具备按摩功能,较多枕头也不具备按摩功能。而某些具有按摩功能的床垫、枕头上设置气囊,通过充气和放气实现按摩或拉伸动作,为此需要控制气囊的充放气。某些保健床垫、枕头使用遥控器来控制气囊的充放气,而为气囊的充放气的气泵以及气压传感器则直接设在床垫、枕头的侧边或者内部,其会带来噪音,并且电器件留在人体能触及的地方,在睡眠过程中很容易碰到而发生安全事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气囊控制器,以减少噪音和提高安全系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囊控制器,其包括外壳、主控电路板、电动气泵以及气压传感器,主控电路板、电动气泵以及气压传感器均设在外壳内,主控电路板与电动气泵、气压传感器分别电连接,电动气泵通过气管连通气压传感器;外壳内还设有一母接头,气压传感器通过气管连通母接头,外部导气管一端通过一公接头接入连通母接头,另一端连通气囊。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气囊气流充放的气阀组件,气阀组件设在电动气泵与气压传感器之间;气阀组件包括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第一气阀的进气口与气泵气泵连通,第一气阀的出气口与气囊连通,第一气阀的泄气口与第二气阀的进气口连通,主控电路板分别电连接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

进一步地,电动气泵套入固定在一硅胶套内,硅胶套的外侧壁两边分别设有侧翼,每个侧翼固定连接一块条形片,每块条形片固定有两个减震胶座,减震胶座固定在外壳的底板上。

进一步地,减震胶座的主体为弹性环形体,环形体的中轴线平行于底板表面;每个减震胶座的顶端设有上卡头,上卡头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条形片设有两个对应上卡头的卡孔,上卡头卡接固定于卡孔内。

进一步地,每两个减震胶座通过一个压脚片固定于外壳的底板上,压脚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底板上,减震胶座卡接固定在压脚片上。

进一步地,减震胶座的主体为弹性环形体,环形体的中轴线平行于底板表面;每个减震胶座的底端设有下卡头,压脚片上设有两个对应下卡头的卡槽,下卡头插入卡接于卡槽内。

进一步地,下卡头的下部为方形块,上部为圆柱;卡槽的截面为倒T字型,卡槽对应下卡头上部圆柱的通道入口处直径从外往内逐渐减小、通道末端为直径与下卡头上部圆柱直径相同的圆形。

进一步地,母接头内设有用于供公接头接入的插槽,母接头上设有内管,内管的轴向与公接头的接入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内管的内端设在插槽内,内管的外端设在母接头外面;外部导气管沿公接头的接入方向贯穿并固定在公接头上,外部导气管与内管一一对应,公接头接入插槽内并且与插槽卡接时,内管的内端插入于外部导气管内。

进一步地,母接头上的内管有三根,内管相互平行并设在同一平面上,导气管对应设有三根。

进一步地,公接头设有两个指向母接头的卡接板,母接头上设有对应的卡接孔,卡接孔设在垂直于内管轴向的底面上;公接头与母接头通过卡接板与卡接孔配合实现卡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通电的元器件都放在一个外壳内部,且通过外部导气管连通到气囊上,使得这些元器件不容易被触及,安全性得到提高,同时电动气泵装在外壳内可减少噪声的传出,降低了使用时的噪声,改善了使用体验。

(2)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气泵通过减震胶座固定在外壳内,可以吸收大部分的振动,进一步减少噪声,提高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囊控制器装配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囊控制器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气泵在外壳上装配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接头、母接头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

本实施例的气囊控制器包括外壳、主控电路板69、电动气泵20以及气压传感器62。为更好体现外壳内部电子元器件,图1-3中的外壳省略外壳的顶板和四周侧壁,只留底板10。

图1-3中,主控电路板69、电动气泵20以及气压传感器62均设在外壳内。主控电路板69与电动气泵20、气压传感器62分别电连接,电动气泵20通过气管61连通气压传感器62。

气囊控制器还包括控制气囊气流充放的气阀组件60。气阀组件60设在电动气泵20与气压传感器62之间。气阀组件60包括第一气阀(未示出)和第二气阀(未示出),第一气阀的进气口与电动气泵20连通。第一气阀的出气口与气囊连通,第一气阀的泄气口与第二气阀的进气口连通,主控电路板69分别电连接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

电动气泵20套入固定在硅胶套30内,硅胶套30的外侧壁两边分别设有侧翼31,每个侧翼31固定连接一块条形片32,每块条形片32固定有两个减震胶座40,减震胶座40固定在外壳的底板10上。

减震胶座40的主体为弹性环形体(可以是圆形、方形、正多边形等),环形体的中轴线平行于底板10表面。每个减震胶座40的顶端设有上卡头41,上卡头41的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条形片32设有两个对应上卡头41的卡孔321,上卡头41卡接固定于卡孔321内。每个减震胶座40的底端设有下卡头42,压脚片50上设有两个对应下卡头42的卡槽51,下卡头42插入卡接于卡槽51内。下卡头42的下部为方形块,上部为圆柱。卡槽51的截面为倒T字型,卡槽51对应下卡头42上部圆柱的通道511入口512处直径从外往内逐渐减小、通道511末端513为直径与下卡头42上部圆柱直径相同的圆形。每两个减震胶座40通过压脚片50固定于外壳的底板10上,压脚片5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底板10上,减震胶座40卡接固定在压脚片50上。此外,压脚片50上还设有供螺钉通过的圆筒52,圆筒52的外壁上设有加强筋。

外壳内还设有母接头70,气压传感器62通过气管61连通母接头70。外部导气管90一端通过公接头80接入连通母接头70,另一端连通气囊。母接头70内设有用于供公接头80接入的插槽71,母接头70上设有内管72,内管72的轴向与公接头70的接入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内管72的内端722设在插槽71内,内管72的外端721设在母接头70外面。外部导气管90沿公接头80的接入方向贯穿并固定在公接头80上,外部导气管90与内管72一一对应,公接头80接入插槽71内并且与插槽71卡接时,内管72的内端722插入于外部导气管90内。

母接头80上的内管72有三根,内管72相互平行并设在同一平面上,导气管90对应设有三根。气压传感器62也有三个,气阀组件60也有三个。

此外,公接头80设有两个指向母接头70的卡接板81,母接头70上设有对应的卡接孔(未示出),卡接孔设在垂直于内管72轴向的底面上。公接头80与母接头70通过卡接板81与卡接孔配合实现卡接。

以上陈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