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744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用压缩机结构中,常在轴承上开有排气孔将气缸内的冷媒排走,而为了防止排气孔的泄露,通常采用排气阀片盖住轴承上的排气孔,来保证压缩过程中,冷媒不会泄漏。当密封空间内的冷媒压缩到一定压力时,高压冷媒顶开排气阀片,通过打开的排气孔,进行排放压缩后的冷媒,但是采用排气阀片贴合排气孔时并不能完全紧贴排气孔,由于无法完全将排气阀片的面弄平整,因此无法减少或消除了压缩过程中的泄漏媒的泄露;同时由于气缸内有润滑油,则从排气孔排出后的冷媒会带走较多的润滑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降低压缩机能耗、提高压缩机效率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包括设置压缩机壳体内的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具有偏心部的曲轴、气缸、上轴承与下轴承,所述曲轴自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上轴承、气缸与下轴承,其中所述偏心部套有滚动活塞,所述滚动活塞由内柱体与外柱体通过焊接形成,所述外柱体的内侧面上开有一环形的减重槽,所述减重槽配合内柱体的外侧面形成减重腔用于减轻滚动活塞的重量;

所述上轴承套有消音器,且在上轴承与消音器接触的端面上开有一弧形凹槽使带有润滑油的冷媒通过弧形凹槽向上排出;

所述上轴承或下轴承开有轴承孔,在所述轴承孔底部成型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开有一连通轴承孔与气缸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上方覆盖有排气阀片以使排气孔处于关闭状态并在气缸内冷媒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冷媒顶开排气阀片排走,在所述凸台与排气阀片接触的端面上开有一油槽以防止在排气孔处于关闭状态时冷媒从排气阀片与排气孔之间的间隙泄露。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壳体外侧设置有一连接气缸的储液罐用于向气缸输送冷媒。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为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油槽均为环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弧形结构。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排气孔与排气阀片之间的贴合效果好,本方案中首先通过在滚动活塞内设置有减重腔以减轻滚动活塞的重量,降低用于驱动活塞转动的能耗;然后在排气孔与排气阀片之间开有油槽,使排气孔与排气阀片之间增加有油封效果,进一步贴合排气孔,减少了压缩过程中的冷媒泄漏,减小压缩机的能量损失;同时将消音器原有的排气孔取消,改为在轴承与消音器接触面上开有弧形凹槽,如此带有润滑油的冷媒从排气孔排出后,向上经过弧形凹槽时使冷媒与电机、壳体之间充分碰撞,便于冷媒与润滑油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滚动活塞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音器与上轴承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阀片与排气孔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油槽截面为矩形结构)。

图7为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油槽截面为弧形结构)。

其中,1为压缩机壳体,11为上壳体,12为主壳体,13为下壳体,2为曲轴,21为偏心部,3为气缸,31为滚动活塞,311为内柱体,312为外柱体,313为减重腔,41为上轴承,411为弧形凹槽,42为下轴承,43为轴承孔,431为凸台,432为排气孔,433为排气阀片,434为油槽,5为消音器,6为储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吐出结构,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包括设置于压缩机壳体1内的压缩结构,上壳体11、主壳体12与下壳体13组成压缩机壳体1,压缩结构包括具有偏心部21的曲轴2、气缸3、上轴承41与下轴承42,曲轴2自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上轴承41、气缸3与下轴承42,其中曲轴2的偏心部21于气缸3中心作偏心回转运动,偏心部21套有滚动活塞31,该滚动活塞31由内柱体311与外柱体312通过焊接形成(内柱体311的外侧面与外柱体312的内侧面相互接触后通过焊接形成滚动活塞31,内柱体311中空用于套于偏心部21上),外柱体312的内侧面上开有一环绕外柱体312的减重槽(具体地,减重槽呈环形结构,且减重槽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结构),所述减重槽配合内柱体311的外侧面形成减重腔313用于减轻滚动活塞31的重量。

参见附图4所示,上轴承41套有消音器5,且在上轴承41与消音器5接触的端面上开有一弧形凹槽411使带有润滑油的冷媒通过弧形凹槽411向上排出,该弧形凹槽411在竖直方向上靠近排气孔432(弧形凹槽411为圆弧形结构)。

参见附图5至附图7所示,上轴承41或下轴承42开有轴承孔43,在轴承孔43底部成型有一凸台431,凸台431开有一连通轴承孔43与气缸3的排气孔432(排气孔432与凸台431均为柱形结构),排气孔432上方覆盖有排气阀片433用于在排气阀片433接触凸台431的端面后使排气孔432处于关闭状态并在气缸3内冷媒的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冷媒顶开排气阀片433排走,在所述凸台431与排气阀片433接触的端面上开有一油槽434以防止在排气孔432处于关闭状态时冷媒从排气阀片433与排气孔432之间的间隙泄露(油槽434为环形结构,且油槽434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弧形结构以便于加工);油槽434的槽宽为凸台431端面的宽度的1/3或以内,油槽434的深度为凸台431端面宽度的1/3~1/2。

压缩机壳体1外侧设置有一连接气缸3的储液罐6用于向气缸3输送冷媒。

本方案的排气过程为:首先储液罐6向气缸3输送冷媒(此时气缸3内有润滑油),然后随着曲轴2的转动,气缸3内的冷媒会被不断压缩,同时冷媒会与润滑油混合,此时排气孔432处于关闭状态,在冷媒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由于油槽434的油封作用,不会有冷媒在排气阀片433被顶开前从排气阀片433与凸台431之间的间隙排出,减少了压缩机能量的损失;当冷媒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时,排气阀片433的上下侧形成较大的压力差,此时冷媒顶开排气阀片433使气缸3内的冷媒经排气孔432向上排出(此时排气孔432处于打开状态),然后带有润滑油的冷媒继续向上流动经轴承孔43排到消音器5时,冷媒会通过弧形凹槽411排出消音器5,由于弧形凹槽411的结构作用,冷媒与电机、壳体之间充分碰撞,使冷媒与润滑油在弧形凹槽411相互分离并形成较多的润滑油滴;当冷媒排走量达到设定值时,此时排气阀片433上下侧的压力差较小使冷媒不足以顶开排气阀片433,则排气阀片433会重新紧贴排气孔432,排气孔432重新处于闭合状态。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