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泵的叶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4906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用于泵的叶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泵,尤其是一种用于泵的叶轮结构。



背景技术:

泵是一种吸入和排出输送流体的机械。叶轮安装在泵壳内,泵轴由电机直接带动,叶轮由轴带动转动,叶片件的液体也随着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离开叶轮的外缘进入蜗形壳体,即出口端。现有的泵在作业时对流体内的颗粒杂物不具有过滤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泵的叶轮结构,并且克服了以上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泵的叶轮结构,包括叶轮本体,所述叶轮本体置于壳体内,且叶轮本体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壳体设有流体进口及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垂直设置,所述叶轮本体上设有至少三个叶片,所述叶片呈圆弧形结构设置,且各叶片以叶轮本体的中心为基点环形阵列排布,所述相邻叶片的外边缘上设有滤网,所述叶轮本体与壳体之间设有支撑架,支撑架设有环形导槽,叶轮本体的外缘设有与导槽配合的导条,且导条可在导槽内滑动。

所述壳体由两半壳体部分组成,且两半壳体部分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两半壳体部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架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导条与叶轮本体为一体式结构设置。

所述进口的方向与转轴平行设置。

所述叶片的端部设有与叶轮本体垂直的固定柱。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泵不具有过滤功能的问题,该用于泵的叶轮结构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在叶片的端部固定滤网,在流体受离心力被抛出叶轮边缘时,穿过滤网,滤网对流体内颗粒杂质起到过滤效果,同时滤网的清理接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远离进口3的半壳体部分及叶轮本体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叶轮本体1与壳体2之间的局部连接剖切示意图。

图中1、叶轮本体;11、导条;2、壳体;3、进口;4、出口;5、叶片;51、固定柱;6、滤网;7、支撑架;71、导槽;8、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至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泵的叶轮结构,包括叶轮本体1,所述叶轮本体1置于壳体2内,且叶轮本体1固定在转轴8上,所述壳体2设有流体进3及出口4,所述进口3和出口4垂直设置,所述叶轮本体1上固定有至少三个叶片5,所述叶片5呈圆弧形结构设置,且各叶片5以叶轮本体1的中心为基点环形阵列排布,所述相邻叶片5的外边缘上设有滤网6,所述叶轮本体1与壳体2之间设有支撑架7,支撑架7设有环形导槽71,叶轮本体1的外缘设有与导槽71配合的导条11,且导条11可在导槽71内滑动,叶轮本体1转动时,导条11在导槽71内转动,支撑架7对叶轮本体1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叶轮本体1的稳固度,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壳体2由两半壳体部分组成,且两半壳体部分之间设有密封垫,所述两半壳体部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清理滤网6时,只需将两半壳体部分上的固定螺丝拆卸,将远离进口3的半壳体部分取下即可对滤网6进行清理,优选地,可通过直接水冲洗或者将滤网6取下来清理。优选地,所述支撑架7固定在远离进口3的半壳体部分上。

所述支撑架7固定在壳体2上,所述导条11与叶轮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设置。

所述进口3的方向与转轴8平行设置,结构紧凑,减少占用空间。

所述叶片5的端部设有与叶轮本体1垂直的固定柱51,用于固定滤网6,所述滤网6的两侧边固定在固定柱51上,滤网6的底边固定在叶轮本体1上,具体地,所述叶轮本体1上可设有供滤网6固定的凸起或挂钩类结构,所述滤网6与叶轮本体1之间形成空间,流体从进口3进来先进入该空间,再转轴通过叶轮本体1带通叶片5转动,使置于该空间内的流体受离心力,经过滤网6被甩出进入到出口4。

本实用性有效的改善了现有的泵不具有过滤功能的问题,该用于泵的叶轮结构结构设计合理简单,通过在叶片的端部固定滤网,在流体受离心力被抛出叶轮边缘时,穿过滤网,滤网对流体内颗粒杂质起到过滤效果,同时滤网的清理接单方便。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