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9649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子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转子式压缩机的电机引出线需要结构确认,与电机、壳盖等需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如果引出线与壳盖等部件安全距离不够,在壳盖焊接等工序中烫伤,会引起电气安全问题。

目前引出线安全距离主要靠引出线长度、接线方式、其他部件尺寸及安装精度(如定转子热套高度、电机线圈高度)控制,不确定因素较多,极限尺寸下安全距离不达标的情况依然存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壳体顶部设置具有通孔的隔离件,引出线穿过通孔,隔离件上与壳体顶部接触表面和通孔的外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安全距离的距离,使得引出线与壳体顶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安全距离,从而避免壳体顶部在焊接工序中损伤引起的电气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包括壳体与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电机的引出线从壳体顶部引出,壳体顶部设置具有通孔的隔离件,引出线穿过通孔,通孔的有效间距大于或等于安全距离。

这里的安全距离指爬电距离和焊接隔热安全距离两者取较大者。

进一步地,通孔的有效间距为隔离件上与壳体顶部接触表面和通孔的外周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隔离件的形状为柱状、球状、锥状或锥台状。

进一步地,隔离件为片状,通孔的有效间距为通孔的外周与隔离件的外轮廓的距离。

进一步地,隔离件的通孔具有沿径向的开口。

进一步地,隔离件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隔离件的外轮廓为波浪形。

进一步地,隔离件通过固定件固定于壳体顶部。

进一步地,隔离件采用耐高温阻燃且隔热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隔离件的通孔的内壁设置有阻尼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式压缩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壳体顶部设置具有通孔的隔离件,引出线穿过通孔,通孔的有效间距大于或等于安全距离,使得引出线与壳体顶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安全距离,从而避免壳体顶部在焊接工序中损伤引起的电气安全问题;

(2)减小生产过程中安全结构确认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3)可以降低壳盖高度,减少电机到壳盖的上部冗余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子式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隔离件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3是另一种隔离件的透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隔离件的安装使用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固定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子式压缩机,包括壳体1与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未示出),电机的引出线2从壳体1顶部引出,壳体1顶部设置具有通孔的隔离件,引出线2穿过通孔,通孔的有效间距大于或等于安全距离。

本实施例中隔离件3为球状,如图2所示,隔离件3具有通孔31,引出线2穿过通孔31,通孔的有效间距为隔离件3上与壳体1顶部接触表面和通孔31的外周之间的距离,也就是隔离件3的半径大于或等于安全距离,大于2.5mm的安全距离,就能够避免壳体顶部在焊接工序中损伤引起的电气安全问题。

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离件3的形状可以为柱状、球状、锥状或锥台状,只要通孔31与隔离件上与壳体1顶部接触表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安全距离即可。

隔离件3的通孔31的内壁设置有阻尼涂层。

隔离件3采用耐高温阻燃且隔热材料制成,如PTFE等。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隔离件4为圆形片状结构,具有通孔41和沿径向的开口42,引出线2通过沿径向的开口42卡入通孔41,通孔的有效间距为通孔41的外周与隔离件的外轮廓的距离,也就是隔离件4的半径大于或等于安全距离,能够避免壳体顶部在焊接工序中损伤引起的电气安全问题。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隔离件4的形状也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其他形状的片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片状结构的隔离件4,通常采用固定件固定于壳体1顶部,即隔离件4与壳体1顶部之间设置有固定件5,如图4、图5所示,固定件5的底部固定于壳体1顶部,隔离件4部分嵌入固定件5的卡槽51中。

球状的隔离件3无需考虑位置方向,可以不使用固定件,但需要在制作电机引出线2时安装,而片状结构的隔离件4一般需要配固定件5,可以在成品压缩机上安装使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