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齿轮机构的气体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4929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带齿轮机构的气体压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压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带齿轮机构的气体压缩装置。



背景技术:

为达到周期性改变气室体积的目的,压缩机设置偏心转动机构。现有技术采用齿轮机构实现偏心转动,如2009101158007所述的那种低噪音压缩机。该压缩机传动机构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偏心轴,第一偏心轴上转动套装有行星齿轮。箱体内安装固定齿轮,行星齿轮与固定齿轮相互啮合传动。在行星齿轮上设置有第二偏心轴,连杆的一端套装在行星齿轮的第二偏心轴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塞体相连接。该案采用行星齿轮结构实现回转运动到往复运动的传递,可以作为本申请的参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齿轮机构的气体压缩装置,采用齿轮机构实现凸形件的公转并自转,并经该齿轮机构的齿数比控制公转与自转的角速度比,达到周期性压缩气体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齿轮机构的气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凹形件、凸形件、外齿轮、内齿轮以及一旋转轴,所述端盖固定在凹形件的一侧,所述凸形件位于所述凹形件与端盖之间,所述凹形件具有一腔室,该腔室的底部设有三个出气孔,该凹形腔室对称设有三个内圆弧面,所述凸形件对称布置两个外圆弧面,至少一个的所述内圆弧面与所述外圆弧面和端盖组成一气室,该端盖设有连通至该气室的进气孔,所述内齿轮固定在所述端盖内,所述外齿轮固定在所述凸形件内,该外齿轮啮合在所述内齿轮上,并且,外齿轮与内齿轮的齿数比为2:3,所述端盖具有一定位孔,所述旋转轴设有一偏心段,该偏心段穿过所述定位孔并连接至所述凸形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气体压缩装置中,所述端盖还具有一沉孔,该沉孔与所述定位孔同轴,所述内齿轮固定在所述沉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气体压缩装置中,所述旋转轴还设有一定位段,该定位段可转动地安装在该定位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气体压缩装置中,所述外齿轮还包括一突出部,所述凸形件设有一凹陷部,所述突出部固定在该凹陷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气体压缩装置中,相邻的所述内圆弧面均相交于一密封点,该密封点将相邻的所述气室隔开。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带齿轮机构的气体压缩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凸形件相对于凹形件公转并自转达到周期性压缩气室的目的。凸形件在齿轮组的控制下相对于凹形件的自转速度是公转角速度1.5倍,因此凸形件的两个弧形面刚好周期性的压缩凹形件的三个弧形气室。齿轮啮合控制凸轮压缩装置的转动,可有效避免凸轮摩擦并有效降低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带齿轮机构的气体压缩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又一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凹形件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凸形件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外齿轮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旋转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气体压缩装置,包括端盖30、凹形件40、凸形件50以及旋转轴60。端盖30经螺杆31与销钉32与凹形件40连接,凸形件50位于端盖30与凹形件40之间,旋转轴60连接电机与凸形件50。旋转轴60由依次连接的安装段61、连接段62、轴肩63、定位段64以及偏心段65组成。安装段61经轴承固定在设备内,连接段62经键槽67连接电机转子(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2至4,电机带动连接段62转动,偏心段65带动凸形件50绕凹形件40的腔室41内侧壁公转并绕其自身轴线自转。凸形件50转动过程中,凸形件50两侧的外圆弧面51周期性地压入气室45,凸形件50封闭进气孔33,最终抵靠在内圆弧面43上,将高压气体从出气孔42排出。压缩机的齿轮结构可控制凸形件50与凹形件40的自转和公转的转动速度。外齿轮70啮合在所述内齿轮80上,外齿轮70与内齿轮80的齿数74、82)比为2:3。此外,两齿轮的半径差等于偏心段65与旋转轴60的距离。内齿轮80经销轴81固定在端盖30的沉孔34内。外齿轮70包括通孔71和突出部72,凸形件50设有一凹陷部54,突出部72经销钉73固定在凹陷部54内。外齿轮70固定在凸形件50内。偏心段65插入通孔71中,并可相对该通孔71转动。齿轮机构的相对转动传递给凸形件50和凹形件40。凸形件50绕凹形件40公转一周的同时,凸形件50自转1.5周。凸形件50的突出部72分为两个,凹形件40的凹陷部分(气室45)为三个,因此凸形件50的两个弧形面刚好周期性的压缩凹形件40的三个弧形气室45。齿轮啮合控制凸轮压缩装置的转动,可有效避免凸轮摩擦并有效降低振动。

参照图5、6,凹形件40具有一腔室41,该腔室41的底部设有三个出气孔42。该凹形腔室41对称设有三个内圆弧面43,相邻的所述内圆弧面43均相交于一密封点44,该密封点44抵靠在所述凸形件50的外侧壁。凸形件50对称布置两个外圆弧面51,该外圆弧面51经一倒角面52连接。外圆弧面51的直径等于所述内圆弧面43。内圆弧面43与外圆弧面51和端盖30组成一气室45。无论凸形件50如何转动,密封点44始终接触凸形件50,从而将相邻的气室45隔开,保证气室45独立压缩。端盖30设有连通至该气室45的进气孔33,进气孔33均布在定位孔35四周。凸形件50在所述凹形件40内转动时,部分的凸形件50压在进气孔33上。端盖30固定在凹形件40的一侧,凸形件50位于所述凹形件40与端盖30之间。端盖30设有同轴布置的沉孔34和定位孔35,偏心段65穿过定位孔35并连接至凸形件50。较佳的,出气孔42位于腔室41的底面与内圆弧面43的交线处,保证气体可从该出气孔42完全排出。进气孔33对称布置并且位于凸形件50的运动轨迹上。对称布置的气孔有利于气体平滑流动,避免紊流。凸形件50离开气室45后,凸形件50打开进气孔33,外部低压区的空气可进入气室45。三腔室41结构可有效提高压缩容积,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

如图8,旋转轴60还包括一螺旋槽66,螺旋槽66布置在所述轴肩63、定位段64以及偏心段65的外圆周。螺旋槽66的旋向与电机的驱动方向相同。螺旋槽66的一端穿过偏心段65,另一端从所述轴肩63的侧壁穿出。轴肩63位于定位孔35的外侧,外部润滑油可进入该轴肩63区域。电机带动旋转轴60转动时,润滑油沿螺旋槽66进入工作部件之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油最大程度的进入齿轮机构之间,最大程度的降低磨损。此外,凸形件50设有中心孔53,该中心孔53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凹形件40的底部,另一端连接通孔71。润滑油还可经该中心孔53进入凸形件50与凹形件40的接触部位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