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减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3218发布日期:2018-07-20 20:32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风机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风机在运输或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因震动而产生噪音,从而影响环境。为了可以有效消除共震传导,避免风机震动对基座或其他设备造成影响,同时避免其他设备震动对风机造成的损害,都会在风机下方安装多个风机减震器。目前常用的风机减震器结构包括固定螺栓、金属保护层、弹簧、底座、U型保护壳和减震器本体,底座上设有橡胶垫,橡胶垫上设有U型保护壳,减震器本体固定卡接于U型保护壳内。这种减震器虽然减震效果好,有利于越过共振区,衰减高频振动和噪声,但是这种减震器无法根据所承受的压力来自动调节弹簧伸缩量。而在风机下方安装这种减震器时,由于风机各个部位的重量是不同的,因此位于风机下方不同位置处的减震器上的弹簧伸缩量就不同,易使风机存在倾斜现象,大大降低风机运输或运行时的平稳性,影响风机的运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减震效果好且可自动调节弹簧伸缩量的风机减震装置,有效避免风机出现倾斜现象,从而有效保证风机运输或运行时的平稳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风机减震装置,包括底座、压力传感器、下定位框、上定位框、弹簧、固定压板、固定螺栓、保护外壳、气体输送管、高压气泵和控制器,所述底座下方固定有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上方固定有一下定位框,所述下定位框内固定有一弹簧,所述弹簧顶端固定有一上定位框,所述下定位框和所述上定位框相对布置,所述下定位框、上定位框和弹簧外罩设有一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内填充有高压气体,所述上定位框上还设有一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的中间位置上设有一固定螺栓,所述保护外壳上连接有一气体输送管,所述气体输送管另一端与高压气泵相连,所述高压气泵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保护外壳的材质为碳钢。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材质为高锰钢。

作为优选,所述高压气体为氦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成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其中底座、下定位框、上定位框、弹簧、固定压板、固定螺栓和保护外壳的配套设置,不仅减震效果好,有利于越过共振区,衰减高频振动和噪声,且整体稳定性好,便于风机安装;压力传感器、保护外壳、高压气体、高压气泵、气体输送管和控制器的配套设置,使其可以感应压力,同时将压力输送到控制器上,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高压气泵,由高压气泵通过气体输送管将高压气体输送到保护外壳内,实现对弹簧伸缩量的调节,保证风机下方每个减震装置的弹簧伸缩量保持一致,有效避免风机出现倾斜现象,从而有效保证风机运输或运行时的平稳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减震效果好且可自动调节弹簧伸缩量的特点,有效避免风机出现倾斜现象,从而有效保证风机运输或运行时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压力传感器,3-下定位框,4-上定位框,5-弹簧,6-固定压板,7-固定螺栓,8-保护外壳,9-气体输送管,10-高压气泵,11-控制器,12-高压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减震装置,包括底座1、压力传感器2、下定位框3、上定位框4、弹簧5、固定压板6、固定螺栓7、保护外壳8、气体输送管9、高压气泵10和控制器11,底座1下方固定有一压力传感器2,底座1上方固定有一下定位框3,下定位框3内固定有一弹簧5,弹簧5顶端固定有一上定位框4,下定位框3和上定位框4相对布置,下定位框3、上定位框4和弹簧5外罩设有一保护外壳8,保护外壳8内填充有高压气体12,上定位框4上还设有一固定压板6,固定压板6的中间位置上设有一固定螺栓7,保护外壳8上连接有一气体输送管9,气体输送管9另一端与高压气泵10相连,高压气泵10和压力传感器2均与控制器11相连,保护外壳8的材质为碳钢,弹簧5的材质为高锰钢,高压气体12为氦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其中底座1、下定位框3、上定位框4、弹簧5、固定压板6、固定螺栓7和保护外壳8的配套设置,不仅减震效果好,有利于越过共振区,衰减高频振动和噪声,且整体稳定性好,便于风机安装;压力传感器2、保护外壳8、高压气体12、高压气泵10、气体输送管9和控制器11的配套设置,使其可以感应压力,同时将压力输送到控制器11上,然后通过控制器11控制高压气泵10,由高压气泵10通过气体输送管9将高压气体12输送到保护外壳8内,实现对弹簧5伸缩量的调节,保证风机下方每个减震装置的弹簧5伸缩量保持一致,有效避免风机出现倾斜现象,从而有效保证风机运输或运行时的平稳性。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