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离心风机和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0815发布日期:2019-04-16 22:34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叶轮、离心风机和扫地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环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叶轮、离心风机和扫地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真空抽吸型地面清扫机一般具有用于沿着地面行驶的轮子和至少一个用于清扫地面的可转动驱动的清扫刷以及真空垃圾箱。借助于这种地面清扫机可以清扫地面,例如街道、人行道或者停车场等。地面清扫机的至少一个清扫刷作用在待清洁的地面上并且将清扫物引导到吸嘴组件,清扫物由吸嘴组件吸入并通过与其连接的管道运送到真空垃圾箱中。为此,真空垃圾箱由抽吸设备以负压加载,从而构成从吸嘴组件到真空垃圾箱以及从真空垃圾箱到抽吸设备的吸取流。

由于抽吸设备需要产生负压,其负压的抽吸力度需要高速转动的离心叶轮产生,这会导致消耗大量的电能,这也会影响一定的续航问题,故如何产生高效吸力是尤其需要解决和克服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吸力的扫地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吸力的离心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吸力的叶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扫地机,扫地机,包括行走装置和安装在行走装置上的吸尘装置,吸尘装置包括吸盘和离心风机,吸盘设置在行走装置的下方,离心风机设置在行走装置的上方,离心风机与吸盘连接,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叶轮、驱动电机和导流件,蜗壳在中部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与吸盘连通,蜗壳在侧部设置有出气口,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蜗壳内,叶轮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和多个叶片,第一盘体呈平板设置,第二盘体中部设置有进气口,第二盘体和第一盘体之间设置有间隙距离,间隙距离从叶轮的外周至进气口连续增大,叶片连接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多个叶片以进气口为中心呈螺旋状布置,叶片的高度从叶轮的外周至进气口连续增大,叶片的数量为五个至三十个,驱动电机设置在蜗壳外,驱动电机连接叶轮并驱动叶轮绕旋转中心轴转动,导流件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连通在进气孔和进气口之间,导流孔的面积沿旋转中心轴从进气孔至进气口连续减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叶片的数量为十一个。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叶片呈弧形布置;叶片的外侧端部与旋转中心轴连线形成远端连线,叶片的内侧端部与旋转中心轴连线形成近端连线,远端连线与近端连线的夹角为58度至60度。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进气口在旋转中心轴方向的投影面积为第二盘体在旋转中心轴方向的投影面积35%至40%。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蜗壳外侧设置有多个安装部件,安装部件包括安装支架、缓冲块和螺钉,安装支架设置在蜗壳的外侧,缓冲块与安装支架邻接,安装支架设置有通孔,螺钉穿过通孔和缓冲块。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扫地机上的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叶轮、驱动电机和导流件,蜗壳在中部设置有进气孔,蜗壳在侧部设置有出气口,叶轮可转动地设置在蜗壳内,叶轮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和多个叶片,第一盘体呈平板设置,第二盘体中部设置有进气口,第二盘体和第一盘体之间设置有间隙距离,间隙距离从叶轮的外周至进气口连续增大,叶片连接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多个叶片以进气口为中心呈螺旋状布置,叶片的高度从叶轮的外周至进气口连续增大,叶片的数量为五个至三十个,驱动电机设置在蜗壳外,驱动电机连接叶轮并驱动叶轮绕旋转中心轴转动,导流件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连通在进气孔和进气口之间,导流孔的面积沿旋转中心轴从进气孔至进气口连续减小。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扫地机上的叶轮,叶轮包括第一盘体、第二盘体和多个叶片,第一盘体呈平板设置,第二盘体中部设置有进气口,第二盘体和第一盘体之间设置有间隙距离,间隙距离从叶轮的外周至进气口连续增大,叶片连接在第一盘体和第二盘体之间,多个叶片以进气口为中心呈螺旋状布置,叶片的高度从叶轮的外周至进气口连续增大,叶片的数量为五个至三十个。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盘体,利用第二盘体和第一盘体之间的间隙距离从中心朝向外侧逐渐减小,有效地优化风道设计,使得叶轮能够产生更大的离心吸引力,继而产生更大的吸力和风力,并且通过优化设计的叶片形状、数量、布置位置,以及进气口的尺寸设置,让风道更为合理,能够更进一步地产生更为高效的吸力,另外在叶轮高速转动时将产生大量振动,通过安装部件中的缓冲块能够有效地进行吸收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扫地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离心风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离心风机实施例在省略蜗壳后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叶轮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叶轮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6是本发明叶轮实施例中叶片布局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离心风机实施例的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扫地机包括行走装置11和安装在所述行走装置上的吸尘装置,行走装置11包括前轮组111和后轮组112,吸尘装置包括吸盘12、管路13和离心风机2,吸盘12设置在行走装置的下方,管路13连接在吸盘12和离心风机2之间,离心风机2设置在行走装置的垃圾收集装置14的上方,垃圾收集装置14包括过滤装置和垃圾存储装置。

参照图2至图7,离心风机2包括蜗壳22、叶轮3、驱动电机21和导流件4,蜗壳22在中部设置有进气孔,导流件4套在进气孔外,利用导流件4的导流孔进行进气,蜗壳22在侧部设置有出气口221,出气口221和蜗壳的厚度大于叶轮3的输出口高度,蜗壳22外侧设置有多个安装部件23,安装部件23包括安装支架231、缓冲块232和螺钉233,安装支架231设置在蜗壳22的外侧,缓冲块232与安装支架231邻接,安装支架231设置有通孔,螺钉233穿过通孔和缓冲块232,螺钉233固定安装在垃圾箱上,缓冲块232弹性抵接在蜗壳和垃圾箱之间,并用于吸收振动。

叶轮3可转动地设置在蜗壳22内,叶轮3包括第一盘体31、第二盘体32和多个叶片33,盘体均呈圆盘状布置,第一盘体31呈平板设置,第二盘体32中部设置有进气口321,第二盘体32和第一盘体31之间设置有间隙距离L1,间隙距离L1从叶轮3的外周至进气口321连续增大,叶片33连接在第一盘体31和第二盘体32之间,多个叶片33以进气口321为中心呈螺旋状布置,叶片33的高度L2从叶轮3的外周至进气口321连续增大,叶片33的数量为五个至三十个均可,在本实施例中,本案的叶片33的数量为十一个,且叶片33呈弧形布置,叶片33的曲率半径R1为234mm至240mm,优选曲率半径R1为238mm,优选叶片33的外侧端部与旋转中心轴Z连线形成远端连线,叶片33的内侧端部与旋转中心轴Z连线形成近端连线,远端连线与近端连线的夹角A为58度至60度。另外,进气口321在旋转中心轴Z方向的投影面积为第二盘体32在旋转中心轴Z方向的整体投影面积35%至40%。

驱动电机21设置在蜗壳22外,驱动电机21连接叶轮3并驱动叶轮3绕旋转中心轴Z转动,从图7可见,第一盘体靠近驱动电机,第二盘体靠近导流件地布置。

导流件4设置有导流孔,导流孔的直径从远离第二盘体的外端至靠近第二盘体的内端连续减小,该外端是较为平缓的弧形面,而内端则是较为弯曲的弧形面,且弯曲角度大于等于180度,对应地,第二盘体32靠外端的是斜平环面,第二盘体32靠内端则为弯曲面。

导流件4的外端盖合在蜗壳外,导流件4的内端位于进气口321中部,且之间设置有间隙,使得导流孔连通在进气孔和进气口321之间,导流孔41的面积沿旋转中心轴Z从进气孔至进气口321连续减小。

当然在本实施例外,还可以取消导流件,通过蜗壳的进气孔连通在吸盘和进气口321之间。另外本案的离心风机还可应用在其他类型的扫地机或扫地车。

由上可见,通过倾斜设置的第二盘体,利用第二盘体和第一盘体之间的间隙距离从中心朝向外侧逐渐减小,有效地优化风道设计,使得叶轮能够产生更大的离心吸引力,继而产生更大的吸力和风力,并且通过优化设计的叶片形状、数量、布置位置,以及进气口的尺寸设置,让风道更为合理,能够更进一步地产生更为高效的吸力,另外在叶轮高速转动时将产生大量振动,通过安装部件中的缓冲块能够有效地进行吸收振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