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装置以及充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3074发布日期:2019-04-29 14:5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装置以及充气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充气泵领域的技术,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充气装置以及充气方法。



背景技术:

充气泵(手拉气筒)可以进行双向充气,即筒身内的活塞在上移行程和下移行程的两个行程中都能够实现充气。当被充气的装置内的气压较高时,用户很难提起充气把手以实现在上移行程中对该装置进行充气。而现有的充气泵,用户无法根据情况来选择在上移行程或下移行程来进行充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装置以及充气方法,能够通过调节切换阀的不同位置来控制的压缩腔室是否连接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与被充气装置直接相连以实现对被充气装置的充气,从而能够在充气过程中逐渐的减少与充气通道相连通的压缩腔室,使得用户能够随着内充气装置内部的气压逐渐升高而逐渐减少用于充气的压缩腔室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气装置,包括:

底座;

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包括第一压缩腔室和第二压缩腔室的第一筒身,其中所述第二压缩腔室连通于一第一外管;

切换阀,设置于所述上盖的一换气腔室中,所述换气腔室单向导通于一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充气通道;

其中,所述换气腔室通过一第一连接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外管,所述换气腔室通过一第二连接孔连通于一设置于所述上盖的引流腔室,所述第一压缩腔室单向导通于所述引流腔室,所述换气腔室通过一第三连接孔连通于所述第一压缩腔室;

所述切换阀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充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三连接孔被所述切换阀封闭;

所述切换阀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充气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孔被所述切换阀封闭,所述第三连接孔与所述切换阀的排气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充气装置还包括:

第二筒身和第二外管,所述第二筒身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相连,所述第二外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相连;

单向活塞,设置于所述第二筒身内,所述单向活塞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一第三压缩腔室,所述第三压缩腔室通过所述第二外管与所述充气通道相连;

所述切换阀位于第三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均与所述切换阀的排气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切换阀包括:

筒形本体,一端设有所述排气口;

第一进气道,设置于所述筒形本体内,在所述切换阀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所述第一进气道与所述充气通道相连通;

第二进气道,设置于所述筒形本体内,在所述切换阀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孔通过所述第二进气道与所述充气通道相连通;

第一排气道,设置于所述筒形本体内,在所述切换阀位于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三连接孔通过所述第一排气道与所述切换阀的排气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切换阀还包括:

第二排气道,设置于所述切换阀的筒形本体内,所述切换阀位于第三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三连接孔均通过所述第二排气道与所述切换阀的所述排气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筒形本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气道相连通的第一换气孔和与所述第一进气道相连通的第二换气孔;

其中,所述切换阀位于所述第一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一换气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导通,所述第二换气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导通。

优选的,所述筒形本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进气道相连通的第三换气孔和与所述第一排气道相连通的第四换气孔;

其中,所述切换阀位于所述第二转动位置时,所述第三换气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导通,所述第四换气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导通。

优选的,所述筒形本体的侧壁设有第五换气孔、第六换气孔以及第七换气孔,所述第五换气孔、所述第六换气孔以及所述第七换气孔均与所述第二排气道相连通;

其中,所述切换阀位于所述第三转到位置时,所述第五换气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导通,所述第六换气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导通,所述第七换气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导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身的内大于所述第二筒身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单向活塞包括:

单向活塞本体,所述单向活塞本体内设有一吸气凹槽,其中所述单向活塞本体的设有一沿所述单向活塞本体的径向设置的吸气通孔,所述吸气通孔的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吸气凹槽和所述第二筒身的内腔;

第一环形挡板,设置于所述单向活塞本体的外壁,并且位于所述吸气通孔的远离所述吸气凹槽的开口一侧;

第二环形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挡板和所述吸气通孔之间,所述第一环形挡板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环形挡板的外径;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挡板与所述第二环形挡板之间形成一单向密封槽,所述单向密封槽内设有一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身内设有一双向活塞,所述双向活塞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压缩腔室,所述双向活塞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压缩腔室。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身内设有第一吸气管,所述第二筒身内设有第二吸气管,所述第一吸气管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于所述第一筒身内的双向活塞和一把手相连,所述第二吸气管两端分别与所述单向活塞和所述把手相连,所述第一吸气管与设置于所述把手的一第一吸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吸气管与设置于所述把手的一第二吸气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切换阀包括一筒形本体,所述筒形本体沿轴向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筒形本体的侧壁设有第一换气孔、第二换气孔、第三换气孔、第四换气孔、第五换气孔、第六换气孔以及第七换气孔,其中,所述第一换气孔、所述第三换气孔以及所述第五换气孔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并且沿所述筒形本体的周向分布,所述第二换气孔、所述第四换气孔、所述第六换气孔以及所述第七换气孔位于所述第二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气方法,应用于一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的切换阀具有第一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以及第三转动位置,所述充气方法具体包括:

将所述切换阀转动至所述第一转动位置,利用所述充气装置的第一筒身内的第一压缩腔室、位于所述第一筒身内的第二压缩腔室以及第二筒身内的第三压缩腔室进行充气;

将所述切换阀转动至所述第二转动位置,利用所述第一筒身内的所述第二压缩腔室以及所述第二筒身内的第三压缩腔室进行充气;

将所述切换阀转动至所述第三转动位置,通过所述第二筒身内的所述第三压缩腔室进行充气。

优选的,所述第一筒身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筒身的内径。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充气装置以及充气方法,能够通过调节切换阀的不同位置来控制的压缩腔室是否连接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与被充气装置直接相连以实现对被充气装置的充气,从而能够在充气过程中逐渐的减少与充气通道相连通的压缩腔室,使得用户能够随着内充气装置内部的气压逐渐升高而逐渐减少用于充气的压缩腔室的数量。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以及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结构和操作,将在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注意,本发明不限于本文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在本文给出的这些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一种充气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充气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充气装置的后视图;

图4是图2中的充气装置的仰视图;

图5是图2中的充气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一种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一种切换阀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切换阀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沿图4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6中的e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图6中的f区域放大示意图;

图12是沿图2中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3是沿图5中的dd’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沿图5中的bb’的剖面示意图;

图15是切换阀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6是图15中的切换阀的立体示意图;

图17是图15中的切换阀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18是切换阀处于第三转动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的切换阀的立体示意图;

图20是一种充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清单:

1把手312第七换气孔

101第一吸气口4a第一筒身

102第二吸气口4a1第一压缩腔室

110第一气路4a2第二压缩腔室

120第二气路4b第二筒身

130第三气路4b1第三压缩腔室

141吸气气路5a第一外管

150第四气路5b第二外管

160第五气路6底座

2上盖601第一下气室

210充气通道602第二下气室

211第一单向阀603第一下单向阀

212压力计604第二下单向阀

220换气腔室605加强筋

221第一连接孔7a第一吸气管

222第二连接孔7b第二吸气管

223第三连接孔8双向活塞

230引流腔室801双向活塞本体

231第二单向阀802第一上阀片

3切换阀803第二上阀片

301筒形本体804第一下阀片

302第一进气道805第二下阀片

303第二进气道806吸气腔室

304第一排气道9单向活塞

305第二排气道901单向活塞本体

306第一换气孔902吸气凹槽

307第二换气孔903吸气通孔

308第三换气孔904第一环形挡板

309第四换气孔905第二环形挡板

310第五换气孔906密封圈

311第六换气孔907单向密封槽

313排气口320第一区域

330第二区域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识相应元素。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通常指示相同的、功能上相似的和/或结构上相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气装置。

图1是一种充气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充气装置包括上盖2以及下盖,上盖2和下盖之间设置有第一筒身4a和第二筒身4b,并且第一筒身4a和第二筒身4b并列相邻设置。第一筒身4a的一端与上盖2相连,该第一筒身4a另一端连接于底座6。第二筒身4b的一端连接于上盖2,该第二筒身4b另一端连接于底座6。上盖2顶部还设置有一个把手1。第一筒身4a和第二筒身4b之间还设有第一外管5a,该第一外管5a的一端连接于上盖2,该第一外管5a的另一端连接于底座6。上盖2的侧壁还设有一个切换阀3,该切换阀3于上盖2中转动,并可以转动至三种位置,该三种位置分别为第一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和第三转动位置。

图2是图1中的充气装置的正视图。图2中的示出的切换阀3位于第一转动位置,切换阀3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充气装置处于第一充气模式。

图3是图2中的充气装置的后视图。上盖2的与切换阀3相背离的一侧设有一个充气通道210,充气装置通过该充气通道210将气体压入所要充气的装置中。在上盖2和底座6之间还设有第二外管5b,该第二外管5b的一端连接于上盖2,该第二外管5b的另一端连接于底座6。第一筒身4a和第二筒身4b相互平行,第二外管5b位于第一筒身4a和第二筒身4b之间。

图4是图2中的充气装置的仰视图。图5中示出的底座6设置了若干加强筋605,加强筋605横向或纵向设置,能够有效的加强整个底座6的强度。

图5是图2中的充气装置的俯视图。图2中示出的把手1包括第一吸气口101和第二吸气口102,第一吸气口101设置于把手1的侧壁,而第二吸气口102开设于把手1的端部,并且第一吸气口101和第二吸气口102分别位于剖面线aa’的两侧,并且也位于切换阀3的两侧。

图6是一种上盖的立体示意图。图1中示出的上盖2设有换气腔室220,该换气腔室220内的内壁开设由三个连接孔,分别为第一连接孔221、第二连接孔222、第三连接孔223。第一连接孔221为圆形通孔,第二连接孔222为方形通孔,第一连接孔221和第二连接孔222沿着换气腔室220的轴向排布,并且第一连接孔221位于第二连接孔222的外侧。第三连接孔223也为一通孔,第二连接孔222和第三连接孔223沿着该换气腔室220的内壁周向排布。

图7是一种切换阀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中的切换阀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结合图6~8,切换阀3设置于该换气腔室220内,能够在该换气腔室220内旋转,以在第一转动位置、第二转动位置和第三转动位置之间转动变换。切换阀3包括一个筒形本体301,筒形本体301的一端设有排气口313,通过该排气口313可以将气体排入大气中。筒形本体301内设置有第一进气道302。筒形本体301的侧壁开设有第一换气孔306和第二换气孔307,第一换气孔306与换气腔室220内的第一连接孔221的形状相同,即都为圆形;第二换气孔307与换气腔室220内的第二连接孔222的形状相同,即都为方形。当位于换气腔室220内的切换阀3处于第一转动位位置时,第一换气孔306与第一连接孔221相连通,第二换气孔307与第二连接孔222相连通,第一进气道302的位于排气口313的一端封闭。筒形本体301的外表面沿其轴向划分为第一区域320和第二区域330,第一区域320和第二区域330均为环形区域,第一换气孔306位于第一区域320中,第二换气孔307位于第二区域330中。

图9是沿图4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10是图6中的e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11是图6中的f区域放大示意图。下面结合图9~图11作具体描述。第一筒身4a内设有一双向活塞8,该双向活塞8将第一筒身4a的内腔划分为第一压缩腔室4a1和第二压缩腔室4a2,即双向活塞8与上盖2之间形成第一压缩腔室4a1,双向活塞8与底座6之间形成第二压缩腔室4a2。该双向活塞8包括一双向活塞本体801。该双向活塞本体801中设有一个吸气腔室806,该吸气腔室806的开口与第一吸气管7a相连通。活塞本体的位于第一压缩腔室4a1的一侧设有第一上阀片802和第二上阀片803,第一上阀片802和第二上阀片803分别设置于第一吸气管7a的两侧。通过第一上阀片802和第二上阀片803能够使得吸气腔室806单向导通于第一压缩腔室4a1,即在双向活塞8下移时,大气中的气体能够依次通过把手1上的第一吸气口101、第一吸气管7a、吸气腔室806流进第一压缩腔室4a1。活塞本体的位于第二压缩腔室4a2的一侧设有第一下阀片804和第二下阀片805,第一下阀片804和第二下阀片805分别设置于第一吸气管7a的两侧。通过第一下阀片804和第二下阀片805能够使得吸气腔室806单向导通于第二压缩腔室4a2,即在双向活塞8上移时,大气中的气体能够依次通过把手1上的第一吸气口101、第一吸气管7a、吸气腔室806,最后进过第一下阀片804和第二下阀片805流进第二压缩腔室4a2。底座6内设有一第一下气室601,第一下气室601和第二压缩腔室4a2通过第一下单向阀603相连接,气体只能够从第二压缩腔室4a2流入第一下气室601当中。

参考图9~图11,单向活塞9设置于第二筒身4b内,单向活塞9与底座6之间形成一第三压缩腔室4b1,第三压缩腔室4b1通过第二外管5b与充气通道210相连。单向活塞9包括一单向活塞本体901,单向活塞本体901内设有一吸气凹槽902,该吸气凹槽902的横截面呈圆形,其中单向活塞本体901的设有一沿单向活塞本体901的径向设置的吸气通孔903,吸气通孔903的两端分别连通于吸气凹槽902和第二筒身4b的内腔。该吸气凹槽902的开口连接于第二吸气管7b。单向活塞本体901的外壁设有第一环形挡板904,并且位于吸气通孔903的远离吸气凹槽902的开口一侧。第一环形挡板904和吸气通孔903之间设有第二环形挡板905。第一环形挡板904的外径小于第一环形挡板904的外径,第一环形挡板904与第二环形挡板905之间形成一单向密封槽907,在单向密封槽907内一密封圈906。当单向活塞9上移时,由于第二环形挡板905的外径大于第一环形挡板904的外径,所以位于单向密封槽907内的密封圈906无法起到密封作用,即能够使得气体能够通过该单向活塞9进入第三压缩腔室4b1中。底座6内设有一第二下气室602,第二下气室602和第三压缩腔室4b1通过第二下单向阀604相连接,气体只能够从第三压缩腔室4b1流入第二下气室602当中。第二下气室602还与第二外管5b的一端相连通,而第而外管的另一端则与充气通道210相连通。

参考图9~图11,切换阀3包括第一进气道302、第二进气道303、第一排气道304以及第二排气道305,第一进气道302、第二进气道303、第一排气道304以及第二排气道305均沿着切换阀3的轴向延伸。图9中示出的切换阀3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此时换气腔室220中的第三连接孔223被切换阀3的外壁封堵,第二连接孔222与第二换气孔307相贯通,即实现了引流腔室230与第一进气道302的连通。第一压缩腔室4a1单向导通于设置于上盖2的引流腔室230,即在引流腔室230设置一个第二单向阀231以实现气体从第一压缩腔室4a1至引流腔室230的单向导通。

再次参考图9至图11,切换阀3处于第一转动位置。用户向上拉起把手1时,把手1带动双向活塞8上移(上移行程),第一压缩腔室4a1内的气体沿着图9中示出的第一气路110流动,即第一压缩腔室4a1内的气体通过第二单向阀231流入引流腔室230中,在通过第二连接孔222和第二换气孔307从引流腔室230流入第一进气道302;与此同时,第二压缩腔室4a2形成负压,环境中的气体沿着图9中示出的吸气气路141进入第二压缩腔室4a2。把手1带动双向活塞8上移过程中,位于第二筒身4b内的单向活塞9中密封圈906并不能实现密封,所以气体能够透过该单向活塞9进入至第三压缩空间中。

图12是沿图2中cc′方向的剖面示意图。第一外管5a和第二外管5b并列设置,第一外管5a与换气腔室220中的第一连接孔221相连通。换气腔室220单向导通于充气通道210,即通过第一单向阀211来实现换气腔室220和充气通道210的连接,以使得气体能够从换气腔室220单向流动到充气通道210。第二外管5b与充气通道210相连通。图11中切换阀3位于第一转动位置,此时切换阀3的第一进气道302与第一单向阀211相对,使得第一进气道302中的气体能够通过第一单向阀211流入充气通道210中。充气通道210连有一个压力计212,通过该压力计212可以测量被充气装置内的气体压力。第一单向阀211能和第二单向阀231能够有效防止被充气装置内的高压气体回流。图9中的第一下气室601还与第一外管5a的一端相连通,而第一外管5a的另一端则与换气腔室220的第一连接孔221相连通。

参考图9和图12,把手1带动双向活塞8上移(上移行程),第一压缩腔室4a1中的气体沿着第一气路110经引流腔室230流入第一进气道302,再经第一进气道302、第一单向阀211流入充气通道210。

图13是沿图5中的dd′的剖面示意图。把手1带动双向活塞8下移(下移行程)时,第二压缩腔室4a2中的气体沿着第二气路120流入充气通道210,即第二压缩腔室4a2中的气体进入第一下气室601,从第一下气室601流入第一外管5a中,再经第一外管5a流入切换阀3中的第一进气通道。参考图12,从第一外管5a进入第一进气通道的气体,经过第一单向阀211流入充气通道210中。

图14是沿图5中的bb′的剖面示意图。把手1带动下移过程中,即把手1带动第二筒身4b中的单向活塞9下移(下移行程)时,单向活塞9与第二筒身4b之间密封,从而使得第三压缩腔室4b1内气体沿着第三气路130流入充气通道210,即第三压缩腔室4b1内的气体进入第二下气室602,而后从第二下气室602进入第二外管5b,最后经过第二外管5b流入充气通道210之中。

当切换阀3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充气装置处于第一充气模式,即在把手1的上移行程中,充气装置只通过第一压缩腔室4a1进行充气;在下移行程中,充气装置通过第二压缩腔室4a2和第三压缩腔室4b1同时进行充气。

图15是切换阀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图15中示出的切换阀3位于第二转动位置,切换阀3的第一排气道304与第三连接孔223相对,切换阀3的侧壁开设有第四换气孔309,该第四换气孔309与第三连接孔223连通,使得第一压缩腔室4a1与第一排气道304相连通。同时切换阀3的侧壁将第二连接孔222封堵。

图16是图15中的切换阀的立体示意图。图17是图15中的切换阀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示意图。结构图15~17,切换阀3第一排气道304一端与大气相通,另一端封闭。筒形本体301的侧壁上开设的第四换气孔309与该第一排气道304相连通。第二进气道303一端封闭,另一端用于连通图12中示出的充气通道210。筒形本体301的侧壁上开设第三换气孔308,该第三换气孔308与该第二进气道303相连通,通过该第三换气孔308可以使得图12中示出的第一外管5a与第二进气道303相连通。第三换气孔308位于筒形本体301的第一区域320内,第四换气孔309位于第二区域330内。

参考图15,切换阀3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与切换阀3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把手1带动双向活塞8上移(上移行程)过程中,第一压缩腔室4a1中的气体沿着第四气路150排入大气,即第一压缩腔室4a1中的气体通过换气腔室220中的第三连接孔223和切换阀3上的第四换气孔309流入第一排气道304,最后通过第一排气道304经图7示出的切换阀3的排气口313排入大气。把手1带动双向活塞8下移(下移行程)过程中,第二压缩腔室4a2中的气体通过图16中示出的第三换气孔308流入图16中示出的第二进气道303,通过第二进气道303流入图12示出的充气通道210中。

当切换阀3处于第二转动位置时,充气装置处于第二充气模式,即在把手1的上移行程中,充气装置不进行充气;在下移行程中,充气装置通过第二压缩腔室4a2和第三压缩腔室4b1同时进行充气。这样可以使得用户能够避免在上移行程中对被充气装置进行充气,因为上移行程中的充气操作比下移行程中的充气操作困难,用户在下移行程中更加容易对把手1施加外力进行充气。

图18是切换阀处于第三转动位置时的剖面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的切换阀的立体示意图。结合图18和图19,切换阀3的筒形本体301设有第五换气孔310、第六换气孔311以及第七换气孔312,第五换气孔310、第六换气孔311以及第七换气孔312均与第二排气道305相通。第二排气道305一端封闭,另一端连通大气。当切换阀3处于图18示出的第三转动位置时,第三连接孔223与第七换气孔312连通,第二连接孔222与第六换气孔311连通,第五换气孔310与图6中示出的第一连接孔221连通。第五换气孔310位于第一区域320,第六换气孔311和第七换气孔312位于第二区域330。

切换阀3处于第三转动位置时与切换阀3处于第一转动位置时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切换阀3处于第三转动位置时,把手1带动双向活塞8上移(上移行程)过程中,第一压缩腔室4a1中气体沿着第五气路160流入第二排气道305,即第一压缩腔室4a1中的气体分别经过引流腔室230和第三连接孔223流入第二排气道305,最后经第二排气道305排入大气。把手1带动双向活塞8下移(下移行程)过程中,第二压缩腔室4a2中的气体经过第一外管5a,再经第五换气孔310流入第二排气通道。在上移行程和下移行程中,第一压缩腔室4a1和第二压缩腔室4a2中的气体均排入大气,只有第三压缩腔室4b1的气体在下移行程中进入充气通道210以对被充气装置充气。

当切换阀3处于第三转动位置时,充气装置处于第三充气模式,即在把手1的上移行程中,充气装置不进行充气;在下移行程中,充气装置通过只是通过第三压缩腔室4b1同时进行充气。这样可以使得用户能够避免在上移行程中对被充气装置进行充气的同时,只是通过一个筒身进行充气,相对于通过两个筒身进行充气,减小了用户在下移把手1所需要的力。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筒身4a的内径大于第二筒身4b的内径。在第一充气模式、第二充气模式以及第三充气模式中,通过减小第二筒身4b的内径,用户在下移把手1所需要的力进一步的减小。特别在第三充气模式中,用户可以只通过内径较小的第二筒身4b中的第三压缩腔室4b1来充气。能够通过调节切换阀的不同位置来控制的压缩腔室是否连接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与被充气装置直接相连以实现对被充气装置的充气,从而能够在充气过程中逐渐的减少与充气通道相连通的压缩腔室,使得用户能够随着内充气装置内部的气压逐渐升高而逐渐减少用于充气的压缩腔室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气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充气装置。

图20是一种充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0中示出的充气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201,将切换阀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利用充气装置的第一筒身内的第一压缩腔室、位于第一筒身内的第二压缩腔室以及第二筒身内的第三压缩腔室进行充气;

步骤s202,将切换阀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利用第一筒身内的第二压缩腔室以及第二筒身内的第三压缩腔室进行充气;

步骤s203,将切换阀转动至第三转动位置,通过第二筒身内的第三压缩腔室进行充气。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筒身的内径大于第二筒身的内径。

综上,本发明能够通过调节切换阀的不同位置来控制的压缩腔室是否连接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与被充气装置直接相连以实现对被充气装置的充气,从而能够在充气过程中逐渐的减少与充气通道相连通的压缩腔室,使得用户能够随着内充气装置内部的气压逐渐升高而逐渐减少用于充气的压缩腔室的数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