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无油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5686发布日期:2020-02-14 22:32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无油涡旋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涡旋式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半无油涡旋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局公开一份发明名称为:一种小型涡旋空气压缩机,申请号为:cn201820687366.3,该结构为:包括压缩机主机、电机和油气分离器,压缩机主机的压缩空气输出口与油气分离器相连接,压缩机主机与电机相连接,压缩机主机的压缩空气输出口处设有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检测元件,油气分离器串联有冷却器和油过滤器,冷却器固定有风机,压缩机主机设有压缩腔供油口和用于润滑压缩机主机的润滑供油口;静盘设有上涉压口、单向用的钢球和复位弹簧,复位弹簧顶于钢球,钢球置于上涉压口,静盘的排气口设有排气单向阀芯。

现有的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原来为控制排气温度把各油温抬高,润滑油还处于低温状态,即排气温度还存在低于压力露点温度,使得压缩空气析出水的污染破润滑油,导致润滑油浮化,使轴承得不到充分润滑及会出现生锈了,容易使轴承损坏。另外,压缩腔喷液是与轴润滑油共同使用,油量大,需要长时间开机,才能把全部油温提升高于压力露点温度,不适合各种压力下短时间使用的压缩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进入压缩机主机内时,油温度达到指定温度而不释放水份,实施较佳乳化效果和实施较佳润滑效果的半无油涡旋式压缩机。

本发明描述的一种半无油涡旋式压缩机,包括电机、联轴器、联接盘、机座、转轴、轴承、动盘及静盘,联接盘和机座相连接,电机安装于联接盘一侧处,电机与转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联接,联接盘、机座与转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转轴一端与动盘相连接,动盘与静盘相配合,其中:它还设有轴承润滑系统和压缩腔冷却液系统。

轴承润滑系统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三进油口、辅助进油口、回油管、油箱、油泵、排气盖、第一供油管、第一冷却器和第一过滤器,第一进油口位于机座,辅助进油口位于动盘,第一进油口和辅助进油口相互连通;辅助进油口的出口与动盘轴承相连通,再流到机架轴承上,机座设有回油管,机架轴承与回油管相连通,排气盖与静盘之间组成静盘冷却室,排气盖上设有第三进油口与回油管,排气盖的回油与机座的回油通过回油管汇集到油箱,油箱的出口连接有油泵,油泵与第一冷却器相连接,第一进油口、第三进油口和第一冷却器之间通过第一供油管相连通,并第一供油管设有第一过滤器。

压缩腔冷却液系统包括第二进油口、第一管道、油气分离桶、冷却回油管、第二冷却器、冷却洪油管、温控阀是机械温控阀和第二过滤器。

第一管道一端连接有静盘输出口,第一管道另一端和油气分离桶相连接,油气分离桶与第二冷却器之间通过冷却回油管相连接,第二进油口位于静盘并与压缩腔连通,温控阀是机械温控阀串联在冷却洪油管。

油气分离桶连接有油气分离装置,油气分离装置的二次出口与进气阀的导气道之间通过第二管道相连接。

所述静盘上设有组合密封圈,组合密封圈包括耐磨圈和弹性密封圈,耐磨圈和弹性密封圈相叠加放置于密封动盘与静盘相连接处,把轴承润滑系统和压缩腔冷却液系统隔开。

所述动盘的动盘涡片及静盘的静盘涡片相配合,动盘涡片和静盘涡片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位于动盘涡片的顶端和静盘的接触面处,第二密封圈位于静盘涡片的顶端和动盘的接触面处。

所述进气口的连接进气阀,动盘和静盘构成压缩内腔,进气口的一端与压缩内腔相连通。

所述机械温控阀设有阀体、温控元件、活塞及复位弹簧,温控元件的温度感应端安装于第一管道上,温控元件的伸缩端与活塞的一端连接,复位弹簧位于活塞的另一端,阀体上设有温控阀的进油口与温控阀出油口,活塞设有活塞通孔及密封圈,活塞通孔与温控阀出油口相连通,第二冷却器与温控阀的进油口之间通过冷却洪油管及第二过滤器相连接,温控阀的进油口与第二进油口相连接。

所述油气分离桶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元件,液位传感元件位于油气分离桶里的液面之上。

所述第一冷却器与第二冷却器设有至少一个或以上的冷却风机。

本发明同时也公开一种半无油涡旋式压缩机,包括电机、联轴器、联接盘、机座、转轴、轴承、动盘及静盘,联接盘和机座相连接,电机安装于联接盘一侧处,电机与转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联接,联接盘、机座与转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转轴一端与动盘相连接,动盘与静盘相配合,其中:它还设有轴承润滑系统和压缩腔冷却液系统。

轴承润滑系统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三进油口、辅助进油口、回油管、油箱、油泵、排气盖、第一供油管、第一冷却器和第一过滤器,第一进油口位于机座,辅助进油口位于动盘,第一进油口和辅助进油口相互连通;辅助进油口的出口与动盘轴承相连通,再流到机架轴承上,机座设有回油管,机架轴承与回油管相连通,排气盖与静盘之间组成静盘冷却室,排气盖上设有第三进油口与回油管,排气盖的回油与机座的回油通过回油管汇集到油箱,油箱的出口连接有油泵,油泵与第一冷却器相连接,第一进油口、第三进油口和第一冷却器之间通过第一供油管相连通,并第一供油管设有第一过滤器。

压缩腔冷却液系统包括第二进油口、第一管道、油气分离桶、冷却回油管、第二冷却器、冷却洪油管、电控电磁阀和第二过滤器。

第一管道一端连接有静盘输出口,第一管道另一端和油气分离桶相连接,油气分离桶与第二冷却器之间通过冷却回油管相连接,第二进油口位于静盘并与压缩腔连通,电控电磁阀串联在冷却洪油管。

油气分离桶连接有油气分离装置,油气分离装置的二次出口与进气阀的导气道之间通过第二管道相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半无油涡旋式压缩机,包括电机、联轴器、联接盘、机座、转轴、轴承、动盘及静盘,联接盘和机座相连接,电机安装于联接盘一侧处,电机与转轴之间通过联轴器联接,联接盘、机座与转轴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转轴一端与动盘相连接,动盘与静盘相配合,其中:它还设有轴承润滑系统和压缩腔冷却液系统。

轴承润滑系统包括第一进油口、第三进油口、辅助进油口、排气盖和第一供油管,第一进油口位于机座,辅助进油口位于动盘,第一进油口和辅助进油口相互连通;辅助进油口的出口与动盘轴承相连通,再流到机架轴承上,排气盖与静盘之间组成静盘冷却室,排气盖上设有第三进油口。

压缩腔冷却液系统包括第二进油口、第一管道、油气分离桶、冷却回油管、第二冷却器、冷却洪油管、机械温控阀和第二过滤器。

第一管道一端连接有静盘输出口,第一管道另一端和油气分离桶相连接,油气分离桶与第二冷却器之间通过冷却回油管相连接,第二进油口位于静盘并与压缩腔连通,机械温控阀串联在冷却洪油管。

油气分离桶连接有油气分离装置,油气分离装置的二次出口与进气阀的导气道之间通过第二管道相连接。

第一供油管的一端与冷却洪油管的一端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轴承润滑系统和压缩腔冷却液系统组合使用,能让液润滑可使用长期低温的润滑油,不受原来为控制排气温度把各油温抬高;也不受压缩空气低于压力露点温度时析出水的污染,即轴承用的润滑油浮化不存在,使轴承充分润滑及不会生锈了;再不受空气带来杂物污染。另外,压缩腔喷液是与轴润滑油独立,所以压腔喷液不怕乳化问题了,可以适合短时间开机,可以适合各种压力下的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轴承润滑系统和压缩腔冷却液系统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机械温控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以下附图的图标说明:电机1;联轴器2;联接盘3;机座4;转轴5;轴承6;动盘7;动盘轴承701;机架轴承702;第一密封圈703;静盘冷却室704;静盘8;组合密封圈801;第二密封圈802;轴承润滑系统9;第一进油口901;第三进油口902;辅助进油口903;回油管904;油箱905;油泵906;排气盖907;第一供油管908;第一冷却器909;第一过滤器910;压缩腔冷却液系统10;第二进油口1001;第一管道1002;油气分离桶1003;桶出口10031;油气分离桶电磁阀10032;液位传感元件10033;冷却回油管1004;第二冷却器1005;冷却洪油管1006;机械温控阀1007;阀体10071;温控元件10072;活塞10073;活塞通孔100731;复位弹簧10074;温控阀的进油口10075;温控阀出油口10076;密封圈10077;电控电磁阀1008;第二过滤器1009;静盘输出口1010;油气分离装置11;进气阀12;第二管道13;进气口14;冷却风机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描述的一种半无油涡旋式压缩机,一种半无油涡旋式压缩机,包括电机1、联轴器2、联接盘3、机座4、转轴5、轴承6、动盘7及静盘8,联接盘3和机座4相连接,电机1安装于联接盘3一侧处,电机1与转轴5之间通过联轴器2联接,联接盘3、机座4与转轴5之间通过轴承6相连接,转轴6一端与动盘7相连接,动盘7与静盘8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轴承润滑系统9和压缩腔冷却液系统10,

轴承润滑系统9包括第一进油口901、第三进油口902、辅助进油口903、回油管904、油箱905、油泵906、排气盖907、第一供油管908、第一冷却器909和第一过滤器910,第一进油口901位于机座,辅助进油口903位于动盘7,第一进油口901和辅助进油口903相互连通;辅助进油口903的出口与动盘轴承701相连通,再流到机架轴承702上,机座4设有回油管904,机架轴承702与回油管904相连通,排气盖907与静盘8之间组成静盘冷却室704,排气盖907上设有第三进油口902与回油管904,排气盖907的回油与机座4的回油通过回油管汇集到油箱905,油箱905的出口连接有油泵906,油泵906与第一冷却器909相连接,第一进油口901、第三进油口902和第一冷却器909之间通过第一供油管908相连通,并第一供油管908设有第一过滤器910。

压缩腔冷却液系统10包括第二进油口1001、第一管道1002、油气分离桶1003、冷却回油管1004、第二冷却器1005、冷却洪油管1006、温控阀和第二过滤器1009。

第一管道1002一端连接有静盘输出口1010,第一管道1002另一端和油气分离桶1003相连接,油气分离桶1003与第二冷却器1005之间通过冷却回油管1004相连接,第二进油口1001位于静盘8并与压缩腔连通,温控阀串联在冷却洪油管1006。

油气分离桶1003连接有油气分离装置11,油气分离装置11的二次出口与进气阀12的导气道之间通过第二管道13相连接。

本结构通过轴承润滑系统和压缩腔冷却液系统组合使用,能让液润滑可使用长期低温的润滑油,不受原来为控制排气温度把各油温抬高;也不受压缩空气低于压力露点温度时析出水的污染,即轴承用的润滑油浮化不存在,使轴承充分润滑及不会生锈了;再不受空气带来杂物污染。另外,压缩腔喷液是与轴润滑油独立,所以压腔喷液不怕乳化问题了,可以适合短时间开机,可以适合各种压力下的压缩机。

温控阀能在低温时少喷油或不喷油,在高温时多喷油或全喷油,并重复执行。

所述静盘8上设有组合密封圈801,组合密封圈801包括耐磨圈和弹性密封圈,耐磨圈和弹性密封圈相叠加放置于密封动盘7与静盘8相连接处,把轴承润滑系统9和压缩腔冷却液系统10隔开。

所述动盘7的动盘涡片及静盘8的静盘涡片相配合,动盘涡片和静盘涡片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703和第二密封圈802,第一密封圈703位于动盘涡片的顶端和静盘的接触面处,第二密封圈802位于静盘涡片的顶端和动盘的接触面处。把压缩腔冷却系统的冷却液与轴承润滑系统的润滑液隔离,不能混在一起。组合式密封圈,其中一件具有弹性补偿作用,当接触圈面磨损后起到补偿作用,达到长寿命效果与高可靠性。

所述进气口14的连接进气阀12,动盘7和静盘8构成压缩内腔,进气口的一端与压缩内腔相连通,能提升压缩所需的空气作用。

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机械温控阀1007设有阀体10071、温控元件10072、活塞10073及复位弹簧10074,温控元件10072的温度感应端安装于第一管道1002上,温控元件10072的伸缩端与活塞10073的一端连接,复位弹簧位10074于活塞10073的另一端,阀体1007上设有温控阀的进油口10075与温控阀出油口10076,活塞10073设有活塞通孔100731及密封圈10077,活塞通孔100731与温控阀出油口10076相连通,第二冷却器1005与温控阀的进油口10075之间通过冷却洪油管1006及第二过滤器1009相连接,温控阀的进油口10075与第二进油口1001相连接。

机械温控阀工作原理:当压缩机开始启动后,从第一管道1002排出来的压缩机气体温度逐渐升高,机械温控阀的温控元件感应到流体的温度,当流体温度达到温控元件设计值时,温控元件的上端会伸长,推动活塞上移,从而使油从温控阀的进油口10075经过活塞通孔100731,再从温控阀出油口10076流出,通到第二进油口,喷往压缩腔,使压缩腔温度下降,当温控元件感应到温度与活塞打开的幅度达到平衡行,温度保持不变地工作,起到排气温度自动平衡作用,而机械温控阀能无级变速,实施恒温作用。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油气分离桶1003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元件10033,液位传感元件10033位于油气分离桶1003里的液面之上。所述油气分离桶1003分别设有桶出口10031、油气分离桶电磁阀排污阀10032,液位传感元件10033位于油气分离桶1003里的液面之上。在每天开机前检测液位的高度和使用过程中检测到液位到达限定位时,发出报警信号或停机,要求客户处理达要求重开机,有效降低油乳化问题。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冷却器909与第二冷却器1005设有至少一个或以上的冷却风机15,能实施对第一冷却器909与第二冷却器1005实施降温作用。

如图1所示,一种半无油涡旋式压缩机,包括电机1、联轴器2、联接盘3、机座4、转轴5、轴承6、动盘7及静盘8,联接盘3和机座4相连接,电机1安装于联接盘3一侧处,电机1与转轴5之间通过联轴器2联接,联接盘3、机座4与转轴5之间通过轴承6相连接,转轴6一端与动盘7相连接,动盘7与静盘8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轴承润滑系统9和压缩腔冷却液系统10。

轴承润滑系统9包括第一进油口901、第三进油口902、辅助进油口903、回油管904、油箱905、油泵906、排气盖907、第一供油管908、第一冷却器909和第一过滤器910,第一进油口901位于机座,辅助进油口903位于动盘7,第一进油口901和辅助进油口903相互连通;辅助进油口903的出口与动盘轴承701相连通,再流到机架轴承702上,机座4设有回油管904,机架轴承702与回油管904相连通,排气盖907与静盘8之间组成静盘冷却室704,排气盖907上设有第三进油口902与回油管904,排气盖907的回油与机座4的回油通过回油管汇集到油箱905,油箱905的出口连接有油泵906,油泵906与第一冷却器909相连接,第一进油口901、第三进油口902和第一冷却器909之间通过第一供油管908相连通,并第一供油管908设有第一过滤器910。

压缩腔冷却液系统10包括第二进油口1001、第一管道1002、油气分离桶1003、冷却回油管1004、第二冷却器1005、冷却洪油管1006、电控电磁阀1008和第二过滤器1009。

第一管道1002一端连接有静盘输出口1010,第一管道1002另一端和油气分离桶1003相连接,油气分离桶1003与第二冷却器1005之间通过冷却回油管1004相连接,第二进油口1001位于静盘8并与压缩腔连通,电控电磁阀1008串联在冷却洪油管1006。

油气分离桶1003连接有油气分离装置11,油气分离装置11的二次出口与进气阀12的导气道之间通过第二管道13相连接。

电控电磁阀1008的工作原理:当压缩机开始启动后,从第一管道1002排出来的压缩机气体温度逐渐升高,机械温控阀的温控元件感应到流体的温度,当流体温度达到温控元件设计值时,温控元件的上端会伸长,推动活塞上移,从而使油从温控阀的进油口10075经过活塞通孔100731,再从温控阀出油口10076流出,通到第二进油口,喷往压缩腔,使压缩腔温度下降,当温控元件感应到温度与活塞打开的幅度达到平衡行,温度保持不变地工作,起到排气温度自动平衡作用,而机械温控阀能无级变速,实施恒温作用。

其中电控电磁阀1008只能在设定的范围内工作,且开关动作较频繁切换,能控制在一定润滑油的温度范围内。

如图7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半无油涡旋式压缩机,包括电机1、联轴器2、联接盘3、机座4、转轴5、轴承6、动盘7及静盘8,联接盘3和机座4相连接,电机1安装于联接盘3一侧处,电机1与转轴5之间通过联轴器2联接,联接盘3、机座4与转轴5之间通过轴承6相连接,转轴6一端与动盘7相连接,动盘7与静盘8相配合,其特征在于:它还设有轴承润滑系统9和压缩腔冷却液系统10。

轴承润滑系统9包括第一进油口901、第三进油口902、辅助进油口903、排气盖907和第一供油管908,第一进油口901位于机座,辅助进油口903位于动盘7,第一进油口901和辅助进油口903相互连通;辅助进油口903的出口与动盘轴承701相连通,再流到机架轴承702上,排气盖907与静盘8之间组成静盘冷却室704,排气盖907上设有第三进油口902。

压缩腔冷却液系统10包括第二进油口1001、第一管道1002、油气分离桶1003、冷却回油管1004、第二冷却器1005、冷却洪油管1006、机械温控阀1007和第二过滤器1009;

第一管道1002一端连接有静盘输出口1010,第一管道1002另一端和油气分离桶1003相连接,油气分离桶1003与第二冷却器1005之间通过冷却回油管1004相连接,第二进油口1001位于静盘8并与压缩腔连通,机械温控阀1007串联在冷却洪油管1006。

油气分离桶1003连接有油气分离装置11,油气分离装置11的二次出口与进气阀12的导气道之间通过第二管道13相连接。

其中第一供油管908的一端与冷却洪油管1006的一端相连接,起到简化整体结构作用。

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