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0689发布日期:2019-11-06 00:16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式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具体是涉及一种离心式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目前主要有离心式风机和轴流式风机两种。其中,离心式风机是一种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其结构主要包括蜗壳、叶轮组件和调节电机。如何通过较简单的结构改进,以较低的成本提升离心式风机的通风量和风压是本行业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提升通风量和风压的离心式风机。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式风机,包括蜗壳、叶轮组件和电机,所述蜗壳的面盖设有进风口,蜗壳的侧面设有出风口,所述叶轮组件设置在蜗壳内,所述叶轮组件包括从靠近进风口侧依次设置的第一叶轮、导流体和第二叶轮,所述电机的转轴与第一叶轮、导流体和第二叶轮相连。

在所述离心式风机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体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朝向第一叶轮的表面设有若干条呈周向散射状分布的导向凸缘,所述导风板中央设置有导风通道。

在所述离心式风机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体还包括与导风板叠置的波纹板,所述波纹板位于导风板和第二叶轮之间,所述波纹板朝向导风板的表面具有凸起的圆环状波纹。

在所述离心式风机的实施例中,所述波纹板中央设有蜂窝状孔。

在所述离心式风机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设置在蜗壳内,所述蜗壳的底盖设有电机固定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离心式风机采用双层叶轮结构,从进风口输入的风先通过第一叶轮增速提压,再通过导流体输送至第二叶轮,由第二叶轮对输入的风进行二次增速提压,由此实现离心式风机的通风量和风压的提升,而且所述离心式风机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心式风机,包括蜗壳10、叶轮组件和电机40,所述蜗壳10的面盖设有进风口11,蜗壳10的侧面设有出风口12,所述叶轮组件设置在蜗壳10内,所述叶轮组件包括从靠近进风口11侧依次设置的第一叶轮21、导流体30和第二叶轮22,所述电机40的转轴与第一叶轮21、导流体30和第二叶轮22相连,以驱动三者旋转。所述离心式风机采用双层叶轮结构,从进风口11输入的风先通过第一叶轮21增速提压,再通过导流体30输送至第二叶轮22,由第二叶轮22对输入的风进行二次增速提压,由此实现离心式风机的通风量和风压的提升。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体30包括导风板31,所述导风板31朝向第一叶轮21的表面设有若干条呈周向散射状分布的导向凸缘311,所述导风板31中央设置有导风通道312,通过导风板31上的导向凸缘311把风汇聚至导风通道312,再经导风通道312导送至第二叶轮22。

所述导流体30还可以包括与导风板31叠置的波纹板32,所述波纹板32位于导风板31和第二叶轮22之间,所述波纹板32朝向导风板31的表面具有凸起的圆环状波纹,凸起的圆环状波纹能将风力集中形成漩涡,有助于把风汇聚至中央,避免风力流散。可选地,所述波纹板32中央设有蜂窝状孔321,其与导风通道312合并把风导导送至第二叶轮22,同时其风阻较小,能更好地发挥导风性能。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40设置在蜗壳10内,所述蜗壳10的底盖设有电机固定腔13,便于将电机40固定安装在蜗壳10内。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