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厂高速线材风冷线的冷却装置和轴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5279发布日期:2020-06-23 21:35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钢厂高速线材风冷线的冷却装置和轴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钢厂高速线材风冷线的冷却装置和轴流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利用一个或多个装有叶片的叶轮的旋转与气体或空气的相互作用来压缩和输送气体或空气的流体机械。常用通风机主要有离心式和轴流式两大类。在轴向剖面上,在叶轮中气流沿着半径方向流动的通风机为离心通风机;离心通风机为轴向进气径向排气。在轴向剖面上,气流在旋转叶片的流道中沿着轴线方向流动的通风机为轴流通风机;轴流通风机为轴向进气和排气。离心风机一般采用电机的转数较低,电机功率大,耗电相对多些。离心风机安装较复杂;轴流风机安装较简单。离心风机电机与风机一般是通过传动组联接的,故在传动过程存在功率消耗;轴流电机一般在风机内,离心风机比轴流风机在大风量和大风压的组合选择上更有优势。在相同功率下采用一般传统的轴流风机无法达到离心风机相等风量及风压。

现有的轴流风机产生的噪声主要由气体高速流动产生的气流噪声形成,并且在负荷增加时,风机经常引起风机喘振,如果风机转速过高,噪声会相应增强,不仅带来工作噪声,而且会引起风机的共振而引起风机的破坏。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在场工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且严重时会使得风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范围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厂高速线材风冷线的冷却装置和轴流风机,以有效降低现有轴流风机噪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钢厂高速线材风冷线的冷却装置,包括主体、位于所述主体进风侧的进风口、位于所述主体出风侧的出风口;所述主体还包括位于所述主体内部的内筒、以及位于所述主体内壁和所述内筒外壁之间的气流生成装置和筒身导流装置;所述气流生成装置位于相对于所述筒身导流装置更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位置;所述进风口、所述主体、所述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降噪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装置包括穿孔板,所述穿孔板与所述进风口、所述主体、所述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形成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内布置有填充物。

进一步地,所述穿孔板的穿孔率为30%至35%,所述穿孔板的孔径为4mm至8mm。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物为超细玻璃纤维。

进一步地,包括支撑架,所述穿孔板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进风口、所述主体、所述出风口中的至少一个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包括集流器、半球形封头以及进风口导流片,所述半球形封头位于所述集流器内部,所述进风口导流片的一侧固定于所述集流器内壁,所述进风口的导流片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半球形封头外壁,所述降噪装置设置在所述集流器、所述半球形封头、所述进风口导流片的至少一个上。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装置设置在所述集流器内壁上或所述半球形封头外壁上或所述导流片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轴流风机,包括上述的冷却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轴流风机的关键部位设置降噪装置,提高了风机运行的可靠性,有效地降低了风机运行的的噪音和振动,提高了风机性能。且便于加工、成本低,有利于实现批量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厂高速线材风冷线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厂高速线材风冷线冷却装置的导流装置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厂高速线材风冷线冷却装置的导流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轴流风机上的降噪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轴流风机进风口结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钢厂高速线材风冷线的冷却装置,包括主体1、位于所述主体1进风侧的进风口2、位于所述主体1内部的内筒3、以及位于所述主体1的内壁和所述内筒3外壁之间的气流生成装置g和筒身导流装置d;所述气流生成装置g位于相对于所述筒身导流装置d更靠近所述进风口2的位置。

参见图2和图3,所述导流装置d包括导流片,所述导流片位于所述主体1和所述内筒3之间,且一侧焊接在所述主体1内壁,另一侧焊接在所述内筒3的外壁上。在气流生成装置形成气流时,所述气流经所述导流片在所述主体1内壁和内筒3的外壁之间向后导流,最后经出风口4流出。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台轴流风机的导流片的数量为7片,绕所述主体1和所述内筒3之间的空间均匀布置。

本实用新型针对降噪和避振做了优化设计。参见图4,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进风口2、主体1和所述出风口4的至少一个上,设置了降噪装置,从而降低了风机喘振的产生;同时将流过分流片表面气流的噪声吸收,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降噪装置设置在进风口2处的内壁上、主体内壁上以及出风口4的内壁上。这样,风从进风口进入一直到从出风口排出,整个流程过程中,均设置了降噪结构,全程吸收噪声,能够有效地降低噪音影响。

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降噪装置包括穿孔板5,所述穿孔板5与所述进风口2、所述主体1、所述出风口4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形成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内布置有填充物f。

这样,在轴流风机达到额定功率工作时,通过上述的降噪装置,噪声声波沿着穿孔板5的孔隙深入填充空间,通过内部的填充物f将噪音吸收掉,从而也能够减少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穿孔板5的孔径为4mm至8mm,优选采用5mm孔径的穿孔,穿孔板5的穿孔率为33%。

为了提高穿孔板的耐用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穿孔板5采用2mm厚的镀锌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填充物f为超细纤维棉。

在一个实施例中,需要连接装置将上述穿孔板5固定至所述进风口2、所述主体1、所述出风口4中的至少一个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架(未示出),将所述穿孔板5焊接至其上。支撑架的一端与所述主体1、所述出风口4、所述进风口2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穿孔板5连接,从而将穿孔板5附加至上述部件的表面。在穿孔板5与上述部件表面之间形成了填充空间,此填充空间内填充满超细玻璃纤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5所示,所述进风口2包括集流器21、半球形封头22以及进风口导流片23,所述半球形封头22位于所述集流器21内部,所述进风口导流片23的一侧固定于所述集流器内壁,所述进风口的导流片23的另一侧固定于所述半球形封头22的外壁。

由于进风口是轴流风机噪音的主要发生部位,因此,将所述降噪装置设置在所述集流器21、所述半球形封头22、所述进风口导流片23的至少一个上。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集流器21、所述半球形封头22、所述进风口导流片23上均设有降噪装置。

为了便于安装和维护,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装置设置在集流器21、所述半球形封头22、所述进风口导流片23的外表面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装置设置在所述主体1内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口2内壁上。

经实际工厂测试,在安装了本实用新型的降噪装置后,同样风量大小的风机,噪声值降低15-20分贝。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轴流风机,用于钢厂内高速线材厂的冷却,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冷却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轴流风机包括整体外框支架8,所述轴流风机安装于所述整体外框支架8上,从而便于轴流风机的角度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