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压系统用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0943发布日期:2020-05-22 20:49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液压系统用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液压系统用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油冷却器是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油冷却设备。利用该设备可使具有一定温差的两种流体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油温,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目的。

目前的油冷却器通过将油在换热管内不断进行循环输送,通过在换热管的表面安装散热带,通过散热带将换热管的热量进行吸收,然后通过风扇对散热带进行降温,以此来达到对油降温的作用,虽然可以起到降低油温的效果,但是其对使用环境要求高,当使用环境处于高温情况下,通过散热带和风扇的配合很难起到降低油温的效果,因此降温效果和效率都不理想,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液压系统用油冷却器,能够在高温环境下,同样具备良好的降低油温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液压系统用油冷却器,解决了现有的油冷却器在高温环境下降低油温的效果和效率低,适用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液压系统用油冷却器,包括上支板和下支板,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冷却管,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框,两个所述密封框的两端均为开口且均固定安装有管板,两个所述管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换热管,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与相对应的密封框和管板之间分别形成有进水腔和排水腔,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腔和排水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换热管位于冷却管的内部且不与进水腔和排水腔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密封框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与进水腔和排水腔相连通的进水管和排水管,两个所述管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油框,两个所述管板相背的一侧均可拆卸固定有封箱,每个所述油框均位于相对应封箱的内部,两个所述封箱与相对应的管板和油框之间分别形成有进油腔和出油腔,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油腔和出油腔相连通,其中一个所述封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进油腔相连通的进油管,另一个所述封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出油腔相连通的出油管,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散热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箱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框,所述外框一端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通过螺栓与管板固定连接,所述油框的一端位于外框和挡框形成的密封腔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箱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位于外框和挡框之间,所述密封条的一端与油框的一端相抵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均通过通孔与进水腔和排水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通孔的孔径与冷却管的内径相等并大于换热管的外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带的形状呈s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冷却管和散热带均位于两个加强板相对的一侧之间。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液压系统用油冷却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新型液压系统用油冷却器,与现有油冷却器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冷配合散热带的方式对换热管进行降温,首先通过冷却管将换热管进行包覆,需要降温的油在换热管内流通,此时将冷却水在冷却管内流通,因此换热管表面的热量会被不断流通的冷却水进行吸收,从而可以快速实现降温效果,由于冷却水不断的循环,因此可以保持冷却水的水温维持在一个低值,同时在通过散热带将冷却管的热量进行吸收,再依靠自然风或风扇将散热带的温度带走,从而实现了降低油温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强,在高温环境下,同样具有良好的降低油温的效果,与现有油冷却器相比,降低油温的效率会大大提高,适合作为液压系统使用的油冷却器。

2、该新型液压系统用油冷却器,结构设计紧凑,由于采用内套式结构的设计,既将换热管设置在冷却管的内部,因此不会增加油冷却器的体积,从而使用时不会占据大量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立体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封箱立体图。

图中:1、上支板;2、下支板;3、冷却管;4、密封框;5、管板;6、换热管;7、进水腔;8、排水腔;9、封箱;901、外框;902、挡框;903、连接条;904、密封条;10、进水管;11、排水管;12、进油腔;13、出油腔;14、进油管;15、出油管;16、通孔;17、散热带;18、加强板;19、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液压系统用油冷却器,包括上支板1和下支板2,上支板1和下支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冷却管3,上支板1和下支板2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密封框4,两个密封框4的两端均为开口且均固定安装有管板5,两个管板5之间固定安装有换热管6,上支板1和下支板2与相对应的密封框4和管板5之间分别形成有进水腔7和排水腔8,冷却管3的两端分别与进水腔7和排水腔8的内部相连通,换热管6位于冷却管3的内部且不与进水腔7和排水腔8的内部相连通,两个密封框4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与进水腔7和排水腔8相连通的进水管10和排水管11,两个管板5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油框19,两个管板5相背的一侧均可拆卸固定有封箱9,每个油框19均位于相对应封箱9的内部,两个封箱9与相对应的管板5和油框19之间分别形成有进油腔12和出油腔13,换热管6的两端分别与进油腔12和出油腔13相连通,其中一个封箱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与进油腔12相连通的进油管14,另一个封箱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与出油腔13相连通的出油管15,上支板1和下支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散热带17。

本实施方案中,冷却管3和换热管6均有若干个且数量相等,每个换热管6均位于相对应冷却管3的内部,其中冷却管3的两端只固定在上支板1和下支板2相对一侧的外表面上,每个换热管6均贯穿冷却管3、进水腔7和排水腔8并与进油腔12和出油腔13的内部相连通,但是进水腔7和进油腔12、排水腔8和出油腔13之间为密封结构;散热带17的数量为多个,散热带17位于每两个相邻的冷却管3之间,因此对冷却管3散热的热量可以进行吸收;使用过程中,油通过进油管14进入到进油腔12的内部,然后油分为多股流入进换热管6的内部,最终换热管6内部的油会在出油腔13的内部汇集并通过出油管15排出,油一直不断的循环,在油不断循环过程中,冷却水会通过进水管10进入到进水腔7的内部,然后冷却水进入到冷却管3的内部,此时由于换热管6的内部存在不断循环的油,因此油的热量通过换热管6传递给冷却水,冷却水将换热管6的外壁包覆住,可以将热量快速的吸收,由于水的比热容高,因此水将热量吸收后,水温升高的速度慢,在加上冷却水不断的循环流动,因此可以保持冷却水的温度维持在一个低值,可以一直长期有效的对油进行降温处理,再加上散热带17的配合,从而可以保证对油降温效果和效率。

具体的,封箱9包括外框901,外框90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挡框902,外框901一端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条903,连接条903通过螺栓与管板5固定连接,油框19的一端位于外框901和挡框902形成的密封腔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油长期使用后会造成油冷器内部存在杂质污垢,为了保证油正常的流通,需要对换热管6的内部进行清理,因此将封箱9设计为可拆卸结构,因此通过挡框902和外框901配合,将外框901通过连接条903固定好后,此时油框19位于外框901和挡框902之间,会构成一个密封结构,首先挡框902直接与油框19的内壁接触,因此形成一个密封结构,同时油框19还位于挡框902和外框901形成的密封腔内,从而构成了第二个密封结构,从而具有一定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油漏现象。

具体的,封箱9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条904,密封条904位于外框901和挡框902之间,密封条904的一端与油框19的一端相抵触。

本实施例中,增加密封条904的设计,通过将密封条904与油框19的一端相抵触,这样密封条904会紧密与油框的19端部相贴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性。

具体的,上支板1和下支板2上均开设有通孔16,冷却管3的两端均通过通孔16与进水腔7和排水腔8的内部相连通,通孔16的孔径与冷却管3的内径相等并大于换热管6的外径。

本实施例中,通孔16的设计将冷却管3的两端与进水腔7和排水腔8的内部相连通,并且为换热管6贯穿上支板1、下支板2和冷却管3提供了帮助。

具体的,散热带17的形状呈s型。

本实施例中,s型结构设计的散热带17有着更大的散热面积,对其散热性能可以提高。

具体的,上支板1和下支板2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板18,冷却管3和散热带17均位于两个加强板18相对的一侧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强板18的设计可以提高上支板1和下支板2之间的结构强度,从而保证了本实用新整体的结构的牢固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