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3154发布日期:2021-03-23 11:2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



背景技术:

汽车加热器主要用于冬季预热发动机并供驾驶室取暖,电磁油泵将吸入的燃油经过输油管管路输送给雾化器,雾化器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燃油雾化后与汽车内的助力风扇吸入的空气在发动机主燃烧室混合燃烧,燃油充分燃烧后的热能被传递给水套,促使水套夹层中的介质加热,以此达到加热的目的。

传统的油泵主要包括外壳,外壳一端设有进油连接套另一端设有出油连接套。进油连接套、出油连接套内分别设有供柱塞导向滑移的进油阀体和衔铁,现有的进油阀体与出油连接套之间没有阀体限位结构,导致进油阀体装在出油连接套之后无法保证同心度,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偏离轴心的情况,进而影响到衔铁的工作流畅度;衔铁安装在进油连接套中,在电磁油泵通电运转后,金属材质的衔铁和进油连接套之间产生磁性,进而影响衔铁运转的流畅度;出油连接套内安装有铜套,由于柱塞的前后往复运动对铜套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长久工作后会出现铜套被推出的情况,影响电磁油泵的整体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提高电磁油泵的加工精度,使得电磁油泵的运行更加顺畅,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包括有两端开口设置的外壳,所述外壳一端设有进油连接套另一端设有出油连接套,所述进油连接套另一端与进油螺母连接,所述出油连接套另一端与出油嘴连接,所述外壳一侧设有插头,外壳内设有电磁线圈组件,外壳内中空设有柱塞,所述柱塞一端外部套设有衔铁,另一端外部套设有进油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体套接在出油连接套内,并通过进油阀体上设置的阀体定位结构保证二者同心度,所述出油连接套朝向出油嘴的一端安装有铜套并设有防止铜套移位的铜套限位结构,所述衔铁安装在进油连接套内,所述进油连接套为一体注塑成型。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在将进油阀体安装到出油连接套内后,进油阀体上设置的阀体限位结构对进油阀体限位,保证进油阀体和出油连接套二者间的同心度;出油连接套上设置的铜套限位结构防止其上安装的铜套随柱塞的往复运动而发生移动影响电磁油泵的整体运转,保证电磁油泵运行的流畅度;进油连接套为一体注塑成型,即材质为塑料,与衔铁间不会产生磁性,保证了衔铁运行的流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进油阀体包括进油阀体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进油阀体本体两端的阀体定位结构和阀体限位结构,所述进油阀体本体为内部设有通孔的圆柱体,所述阀体定位结构包括外径大于进油阀体本体外径的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一端面与出油连接套内开设的限位槽槽壁相抵,所述阀体限位结构包括外径大于进油阀体本体的第二圆环并在第二圆环上设置四个方边,所述第二圆环的外径与出油连接套内径相同,所述进油阀体本体中段设有进油通孔。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原来的进油阀体没有设置阀体限位结构,进油阀体本体和出油连接套之间存在间隙,导致在电磁油泵工作时,进油阀体出现偏离轴心的情况,导致进油量不均匀而影响整体运转,通过设置阀体限位结构,其中第二圆环与出油连接套贴合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二者间的同心度,让油能够均匀通过,通电后,衔铁在电磁线圈的作用下沿柱塞径向运动,进油阀体与衔铁间存在配合关系,阀体限位结构能够提高进油阀体与衔铁间配合的流畅程度,阀体限位结构为圆环,形状与进油阀体本体相似,加工简单且美观;第二圆环上设置的四个方边是进油通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出油连接套两端开口,其内部设有与两端开口导通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一端与出油嘴插接,另一端与进油阀体套接,安装腔中部设有用于安装铜套的铜套安装台阶,所述铜套安装台阶上设有铜套限位结构,所述铜套限位结构呈台阶状,所述铜套安装在铜套安装台阶上后,通过铆压机将铜套与铜套限位结构压合。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铜套安装在铜套安装台阶上之后,通过铆压机将铜套与铜套限位结构进行铆压,使得铜套的一部分置于铜套限位结构中被压合,避免出现被柱塞摩擦而移位的现象,提高了铜套的安装稳定性,增加了电磁油泵整体的安装精度,并且该结构简单,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比较低便于加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铜套材质为hmn58-2。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hmn58-2为耐磨铜,延长铜套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油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油连接套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包括有两端开口设置的外壳1,外壳1一端设有进油连接套2另一端设有出油连接套3,进油连接套2另一端与进油螺母4连接,出油连接套3另一端与出油嘴5连接,外壳1一侧设有插头6,外壳1内设有电磁线圈组件7,外壳1内中空设有柱塞8,柱塞8一端外部套设有衔铁9,另一端外部套设有进油阀体10,进油阀体10套接在出油连接套3内,衔铁9安装在进油连接套3内,进油连接套3为一体注塑成型,即材质为塑料,与衔铁9间不会产生磁性,保证了衔铁9运行的流畅。

进油阀体10包括进油阀体本体11以及分别设置在进油阀体本体11两端的阀体定位结构和阀体限位结构,进油阀体本体11为内部设有通孔的圆柱体,阀体定位结构包括外径大于进油阀体本体11外径的第一圆环12,第一圆环12的一端面与出油连接套3内开设的限位槽31槽壁相抵,阀体限位结构包括外径大于进油阀体本体11的第二圆环13并在第二圆环13上设置四个方边14,为进油通道,第二圆环13的外径与出油连接套3内径相同,进油阀体本体11中段设有进油通孔15。第二圆环13与出油连接套3贴合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二者间的同心度,让油能够均匀通过,通电后,衔铁9在电磁线圈的作用下沿柱塞8径向运动,进油阀体10与衔铁9间存在配合关系,阀体限位结构能够提高进油阀体10与衔铁9间配合的流畅程度,阀体限位结构为圆环,形状与进油阀体本体11相似,加工简单且美观。

出油连接套3朝向出油嘴5的一端安装有铜套16。出油连接套3两端开口,其内部设有与两端开口导通的安装腔31,安装腔31内一端与出油嘴5插接,另一端与进油阀体10套接,安装腔31中部设有用于安装铜套16的铜套安装台阶32,铜套安装台阶32上设有铜套限位结构33,铜套限位结构33呈台阶状,铜套16安装在铜套安装台阶32上后,通过铆压机将铜套16与铜套限位结构33压合,避免出现被柱塞8摩擦而移位的现象,铜套16材质为hmn58-2为耐磨铜,延长铜套16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包括有两端开口设置的外壳,所述外壳一端设有进油连接套另一端设有出油连接套,所述进油连接套另一端与进油螺母连接,所述出油连接套另一端与出油嘴连接,所述外壳一侧设有插头,外壳内设有电磁线圈组件,外壳内中空设有柱塞,所述柱塞一端外部套设有衔铁,另一端外部套设有进油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体套接在出油连接套内,并通过进油阀体上设置的阀体限位结构保证二者同心度,所述出油连接套朝向出油嘴的一端安装有铜套并设有防止铜套移位的铜套限位结构,所述衔铁安装在进油连接套内,所述进油连接套为一体注塑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阀体包括进油阀体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进油阀体本体两端的阀体定位结构和阀体限位结构,所述进油阀体本体为内部设有通孔的圆柱体,所述阀体定位结构包括外径大于进油阀体本体外径的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一端面与出油连接套内开设的限位槽槽壁相抵,所述阀体限位结构包括外径大于进油阀体本体的第二圆环并在第二圆环上设置四个方边,所述第二圆环的外径与出油连接套内径相同,所述进油阀体本体中段设有进油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连接套两端开口,其内部设有与两端开口导通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一端与出油嘴插接,另一端与进油阀体套接,安装腔中部设有用于安装铜套的铜套安装台阶,所述铜套安装台阶上设有铜套限位结构,所述铜套限位结构呈台阶状,所述铜套安装在铜套安装台阶上后,通过铆压机将铜套与铜套限位结构压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材质为hmn58-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燃油加热器的电磁油泵,包括有两端开口设置的外壳,外壳一端设有进油连接套另一端设有出油连接套,进油连接套另一端与进油螺母连接,出油连接套另一端与出油嘴连接,外壳一侧设有插头,外壳内设有电磁线圈组件,外壳内中空设有柱塞,柱塞一端外部套设有衔铁,另一端外部套设有进油阀体,进油阀体套接在出油连接套内,并通过进油阀体上设置的阀体限位结构保证二者同心度,出油连接套朝向出油嘴的一端安装有铜套并设有防止铜套移位的铜套限位结构,衔铁安装在进油连接套内,进油连接套为一体注塑成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高电磁油泵的加工精度,使得电磁油泵的运行更加顺畅,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安市豪翔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7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