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拖拉机车轮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945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拖拉机车轮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拖拉机车轮制动器。
传统的拖拉机车轮制动器,一般有左、右制动蹄各一片,对称安装在刹车底盘上,每个制动蹄的下端分别与一个固定在刹车底盘上的固定柱相铰接,并可绕柱旋转。制动时,通过底盘背面的制动连杆带动摇臂使制动扁销旋动,向两侧推挤刹车鼓内缘,形成制动。由于高速转动的刹车鼓在制动中对于两个制动蹄产生不同方向的分力,对于其中顺向的一块产生一个减小制动磨擦力的作用,即减弱制动效果。从而增大了制动必须的力矩。使得两个制动蹄制力并不均衡,制动效果也较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更优化的结构使拖拉机车轮在制动时,左、右制动蹄的制动力更均衡,制动力轻、制动效果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左、右两个制动蹄不再分别与固定柱铰联,而是两制动蹄下端由一个调节柱相撑连,左、右制动蹄在刹车底盘内由弹簧牵连处于浮动状态,其上部内端平面,由于回位弹簧的作用、紧靠在同一个固定柱上,其下方在水平方向有一个支撑柱,支撑柱左端铰套着一个摇臂凸轮,当通向底盘背面的摇臂端被制动摇杆推拉时,即可推开两制动蹄而形成制动,摇臂端从摇槽中通向背面与制动连杆相联,摇槽的纵向距离略大、使摇臂可作适度位移,在制动时,即可对两制动蹄受到不均衡力矩进行联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由于比传统制动器,增加了使左、右制动蹄在制动时可产生的联动调整功能,使得两制动蹄在制动状态产生的制动力及制动效果较为均衡,同时也达到了在相同制动力作用下、产生更好的制动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实施例用金属制作一个拖拉机车轮制动器,它由左、右制动蹄(1、6),固定柱(3)、刹车底盘(5)、回位弹簧(7)、制动杆(9)组成,其结构特点在于左、右制动蹄(1、6)下端由一根调节柱(8)相撑连,一个固定柱(3)置于左、右制动蹄(1、6)上部端面之间,一个水平方向置放的支撑柱(4)的左、右两端具有垂直方向的通槽,并分别卡接在左、右制动蹄(1、6)的上部,支撑柱(4)左端具有一个水平方向的通槽,一个摇臂凸轮(2)的凸轮端,由销钉(11)铰套在水平槽中,可以自由转动,摇臂端穿过刹车底盘(5)上的摇槽(10)与制动连杆(9)相铰联,摇槽(10)纵向尺寸略大于摇臂宽度,使摇臂端在制动连杆(9)的带动下,可作适度前后位移,当制动时即可产生联动调节,使左、右制动蹄(1、6)受到的不均衡分力趋于均衡,左、右制动蹄(1、6)由不少于两根回位弹簧(7)相牵引。
权利要求一、一种新型拖拉机车轮制动器,由左、右制动蹄(1、6)、固定柱(3),刹车底盘(5),回位弹簧(7),制动连杆(9)组成,其特征在于左、右制动蹄(1、6)下端由一根调节柱(8)相撑连,一个固定柱(3)置于右制动蹄(1、6)上部端面之间,一个支撑柱(4)左、右两端具有垂直方向的槽,并分别卡接在左、右制动蹄(1、6)的上端部,支撑柱(4)左端具有一个水平方向的通槽,一个摇臂凸轮(2)的凸轮端,由销钉(11)铰套在水平槽中,可以自由转动,摇臂端穿过刹车底盘(5)上的摇槽(10),与制动连杆(9)相联,摇槽(10)纵向尺寸宽于摇臂宽度,使摇臂端在制动连杆(9)的带动下,可作为适度前、后位移,左、右制动蹄(1、6)由不少于两根回位弹簧相牵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拉机车轮制动器,它由左、右制动蹄、固定柱、调节柱、支撑柱、刹车底盘、回位弹簧等部件组成,其结构特点在于,在刹车底盘上仅有一个固定柱,左、右制动蹄下端由调节柱相撑连,处于浮动状态,在可调节的摇臂凸轮作用下,在制动时能产生联动调节,能有效地使两个制动蹄受到因方向相反产生的不均衡力趋于均衡,又能提高制动效果。
文档编号F16D65/22GK2492705SQ0120659
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5日
发明者李能 申请人:李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