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套管上移动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956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在套管上移动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在套管上移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和大家普遍使用的可以在套管上移动的固定装置大都是在套管外面再套一个管套,在该管套壁的径向方向开设带螺纹的孔,然后通过螺钉的拧紧将管套与套管连接同定在一起,然后在管套上可以再连接其他构件,这种结构由于螺钉与套管及管套的接触面积较少,受力较集中,因此要求材料的强度较高,且易损伤固紧外套管的外壁,尤其对那些表面较光亮的管的外壁上会留下一定的伤痕而影响其美观。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可以在管上移动的又不会损伤其管表面的且固紧力较大的套管式连接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如图1所示,该可在套管上移动的固定装置,包括螺柱体3,该螺柱体3内设贯通的与套管1相应配合的通孔,该通孔二端部设有锥面,该通孔中间直径适合于与套管1滑动配合,所述螺柱体3上设有外螺纹及与之配合的通孔螺母2和4;在所述通孔二端锥面与套管间设有弹性紧固圈5和6,该弹性紧固圈的内径和外径与所述通孔的斜面及套管1,相适配并抱紧握住套管1;所述通孔螺母2和4的通孔内径略大于套管1的外径而小于等于螺柱体3通孔的内径从而形成一个端盖。所述锥面的倾斜角度最好为15°~45°。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卸掉负载,松开螺母,滑移弹性紧固圈并重新锁紧螺母就能调整连接固定的位置。而且由于采用了橡胶等材料制成的弹性紧固圈,使接触面积增大,且成为柔性固定连接,因此,连接固定力强,在相同固定力下可降低材料的强度要求从而节省材料,且套管的外表面不会损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是套管,2和4是通孔螺母,3是螺柱体,5和6是弹性紧固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如图1和图2所示,在螺柱体(3)内设贯通的与套管1相应配合的通孔,该通孔二端设有锥面,中间直径适于与套管1滑动配合,所述螺柱体3上设有外螺纹及与之配合的通孔螺母2和4,在通孔二端锥面与套管间设有弹性紧固圈5和6,该弹性紧固圈5的6的内径和套管1相适配并抱紧套管1,该弹性紧固圈5和6正好放在螺柱体3的锥面上。所述螺母2和4的通孔内径略大于套管1的外径而小于螺柱体3通孔的内径,从而形成一个端盖,该端盖正好盖住弹性紧固圈5和6并使之压紧。所述螺柱体3的通孔二端锥面的倾斜角度分别为15°和30°。所述弹性紧固圈5和6为橡胶制成的o型紧固圈。
实施例2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紧固圈6为可塑性较强的带斜面的塑料紧固圈,其斜面的倾斜角与螺柱体3通孔中所设置的呈倒锥形的斜面的倾斜角度相一致,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如图1所示,所述螺柱体3做成带悬臂的螺柱体,在该悬臂上安装其他机构。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可在套管上移动的固定装置,包括螺柱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体(3)内设贯通的与套管(1)相应配合的通孔,该通孔二端设有锥面,该通孔的直径适合于与套管(1)滑动配合,所述螺柱体(3)上设有外螺纹及与之配合的通孔螺母(2、4);在所述通孔二端锥面与套管间设有弹性紧固圈(5、6),该弹性紧固圈的内径和外径与所述通孔的斜面及套管(1)相适配并抱住套管(1);所述通孔螺母(2、4)的通孔内径略大于套管(1)的外径而小于等于螺柱体(3)内设通孔的内径从而形成一个端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在套管上移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呈倒锥形斜面的倾斜角度为15°~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在套管上移动的固定装置,其主要特点是螺柱体(3)内设置贯通的与套管(1)相应配合的通孔,该通孔二端设有锥面,所述螺柱体(3)上设有外螺纹及与之配合的通孔螺母(2、4)在所述通孔二端的斜面与套管间设有橡胶紧固圈,该紧固圈的大小与所述通孔的斜面和套管(1)相适配并抱住套管(1);所述通孔螺母(2、4)的通孔内径大于套管(1)的外径而小于等于螺柱体(3)的通孔直径从而形成一个端盖。这种结构的固定装置其有益效果是,调整移动方便,可增加固定力,节省材料,且套管(1)的外表面不会损伤,不会影响美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文档编号F16B21/00GK2585999SQ0229248
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8日
发明者吴宝弟 申请人:吴宝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