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封式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331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封式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封式防振装置,该防振装置中,将在与内筒之间加硫形成有橡胶状弹性体的中间筒内嵌在外筒中,将沿上述中间筒的轴向一端部伸出形成的第一凸缘叠合在沿上述外筒的轴向一端部伸出形成的第二凸缘上,并且使上述第一凸缘的周缘部和第二凸缘的周缘部相互铆接固定,在上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多个液室和连通连接着这些液室间的阻尼孔。
背景技术
上述防振装置的一实例是在汽车后悬架的前构件和车架间设置的液封式防振装置。把这种液封式防振装置压入前构件一侧的纵轴套中,并由插通在内筒中的连结螺钉连结固定在车体上。并且,在振动输入力的作用下橡胶状弹性体弹性变形,内筒和外筒相对变位,两液室容积变化。从而,液体流过阻尼孔,利用液体流动的效果,能获得优良的振动衰减效果。
这种液封式防振装置的液室中封入液体时,把在与内筒之间加硫形成橡胶状弹性体的中间筒收容在外筒中,并配置在液体中,在液体中对外筒缩径加工进行封闭;再从液体中取出成一体的外筒、中间筒等,把第一凸缘的周缘部和第二凸缘的周缘部相互铆接固定。这种封入的液体有少量泄漏时,防振装置的特性变化,降低防振性能。所以,以往在中间筒的外周面处围绕全周加硫形成受到中间筒和外筒压缩的橡胶制密封部(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3-113887号公报)。
根据上述以往结构,橡胶制密封部只由中间筒和外筒从各自的轴直角方向压缩,在中间筒和外筒的内径或外径有制作误差的情况下,橡胶制密封部的压缩量变少,降低了密封性,会从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泄漏出液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液封式防振装置既不会泄漏液体,也能防止防振性能降低。
本发明的液封式防振装置,将在与内筒之间加硫形成橡胶状弹性体的中间筒内嵌在外筒中,将沿上述中间筒的轴向一端部伸出形成的第一凸缘叠合在沿上述外筒的轴向一端部伸出形成的第二凸缘上,并且使上述第一凸缘的周缘部和第二凸缘的周缘部相互铆接固定,在上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多个液室和连通连接着这些液室间的阻尼孔,其中在上述第一凸缘的根部一侧的拐角凹部,围绕全周加硫形成剖面为四边形的橡胶制密封部,该橡胶制密封部受到该拐角凹部和第二凸缘的根部一侧的拐角凸部的压缩。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第一凸缘的根部一侧拐角凹部处围绕全周加硫形成剖面为四边形的橡胶制密封部,该密封部受到该拐角凹部和第二凸缘的根部一侧的拐角凸部的压缩,所以,橡胶制密封部受到外筒和中间筒的轴直角方向和轴方向的双方的压缩,即使中间筒和外筒的内径或外径有制作误差,也能防止密封性的降低。而且,由于橡胶制密封部形成的剖面为四边形,例如,与从橡胶制密封部的剖面看角部呈曲线状的结构相比,只要尽量增加橡胶制密封部的压缩量,就能提高密封性。
在本发明中,从上述中间筒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向其轴向外侧突出的另一橡胶制密封部是围绕上述中间筒全周加硫成形的,且上述另一橡胶制密封部在上述中间筒轴向上受到上述中间筒的另一端部和形成在上述外筒的轴向另一端部的、向径向内侧弯折的弯折部的压缩。如果采用这种结构,也易于防止液体从外筒的另一端部及中间筒的另一端部侧泄漏,能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既不会泄漏液体,也能防止防振性能降低的液封式防振装置。


图1是液封式防振装置俯视图;图2是液封式防振装置中图1所示A-O-A的剖视图,图中表示安装在车架上的液封式防振装置;图3是图2中的B-B剖视图;图4是中间筒的俯视图;图5是图4中B-O-B的剖视图;图6是中间筒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安装外筒前的中间筒和内筒等的纵剖视图。
图中1-内筒,2-外筒,3-橡胶状弹性体,4-液室,5-阻尼孔(orifice),7-中间筒,40-第二凸缘,41-拐角凹部,42-拐角凸部,43-橡胶制密封部,45-第一凸缘,49-另一密封部,50-折弯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图2、图3表示设置在汽车后悬架的前构件和车架间的圆筒状液封式防振装置。
该液封式防振装置中,由夹着内筒1设置的一对橡胶状弹性体3连接着内筒1和外筒2,在内外筒1、2的周方向上,在一对橡胶状弹性体3之间分别形成液室4,同时,形成有用于连通这一对液室4的阻尼孔5。并且,该液封式防振装置压入设置在前构件一侧的纵轴套6中,并由穿过内筒1的连接螺钉B连接固定在车架30上。
下面,说明各部分的结构;在内筒1和围绕内筒1的中间筒7的后述纵壁9之间加硫形成上述一对橡胶状弹性体3。由一对橡胶状弹性体3构成防振基体10。内筒1、外筒2、中间筒7都是圆筒状的。
而且,将在与内筒1之间如上述那样加硫形成有橡胶状弹性体3的中间筒7内嵌在外筒2内,将沿中间筒8轴向一端部伸出形成的第一凸缘45叠合在沿外筒2轴向一端部伸出形成的第二凸缘40中,同时,第一凸缘45的周缘部与第二凸缘40的周缘部相互铆接固定。详细来说,将第二凸缘40的周缘部向上方侧折弯而相对于第一凸缘45进行铆接固定;也可以将第一凸缘45的周缘部向下方侧折弯而相对于第二凸缘40进行铆接固定。O是内筒1、中间筒7、外筒2的轴芯。
如图4、图5、图6所示,中间筒7由轴芯方向两端侧的一对环部8和相互对置的一对纵壁9构成,该一对环部8压靠在外筒2上,该一对纵壁9相互连结该一对环部,且使两纵壁9之间在中间筒7的周向上有开口。一对纵壁9的剖面为圆弧状,其位置相对于中间筒7的轴芯O呈点对称。
在内外筒1、2周向上,从内外筒1、2轴芯方向两外方侧、由一对相互对置的橡胶壁11A、11B分别覆盖一方的橡胶弹性体3和另一方的橡胶弹性体3之间的空间形成液室4。
橡胶壁11A、11B与橡胶状弹性体3一体加硫成形,加硫粘接在环部8的内周面和在内外筒1、2周向上的两橡胶状弹性体3之间的内筒部分。
使一对橡胶壁11A、11B之间的内筒部分膨胀突出,并用与橡胶壁11A、11B连接的橡胶部件12进行覆盖,从而将内筒部分形成为限位部13。由该限位部13把内筒1和外筒2的相对变位限制在规定范围内,防止内筒1和外筒2的过大的相对变位。14是覆盖内筒1的橡胶膜。该橡胶膜与橡胶壁11A、11B相连。
上述内筒1由内筒主体15和筒部件18构成,内筒主体15与外筒2之间设有橡胶状弹性体3,筒部件18压入内嵌在该内筒主体15轴芯方向一端部16;在筒部件18上形成有直径比内筒主体15一端部16大的第三凸缘19,该第三凸缘19一端面20靠在车架30的安装面35上。17是筒部件18的压入筒部。筒部件18是锻造形成的,锻造时对第三凸缘19的一端面20进行表面粗加工。
在上述液室4内封入液体时,把在与内筒1之间加硫形成有橡胶状弹性体3的中间筒7收容在外筒2内并配置液体中;在液体中缩径加工外筒2进行封闭。再从液体中取出成一体的外筒2、中间筒7等,把第一凸缘45的周缘部和第二凸缘40的周缘部进行相互铆接固定。
这样封入的液体有少量泄漏时,液封式防振装置的特性变化,降低防振性能。所以,如图7所示,在中间筒7的一对环部8的外周面上,分别围绕全周加硫形成上下一对被环部8和外筒2压缩的第一橡胶制密封部48,并在第一凸缘45根部侧的拐角凹部41处围绕全周加硫形成被该拐角凹部41和第二凸缘40根部侧的拐角凸部42压缩的剖面为四边形的橡胶制密封部43。另外,从中间筒7的一对环部8中的、第一凸缘45的相反侧的环部8端部(相当于中间筒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向其轴向外侧突出的第三橡胶制密封部49(相当于另一橡胶制密封部)、围绕环部8全周被加硫形成为与橡胶壁11B相连的状态,构成的第三橡胶制密封部49可被上述环部8和形成在外筒2轴向另一端部的向径向内侧弯折的弯折部50在中间筒7的轴向上进行压缩。
图2中,32是压接在内筒1另一端面(该面也进行表面粗加工)上的垫圈,31是夹在连接螺钉B的头部和垫圈32之间的限位金属件,33是限位橡胶;在内筒1上升大时,限位金属件31抵到限位橡胶33,把内筒1的变位限制在规定范围内。
在把上述结构的液封式防振装置连结固定在车架30上的状态下,筒部件18的凸缘19一端面20压接在车架30的安装面35上。若给该液封式防振装置输入振动,则防振基体10弹性变形,内筒1与外筒2相对变位。随之,橡胶壁11A、11B弹性变形使两液室4的容积变化,液体经过阻尼孔5进行流动。利用该液体的流动效果能获得优良的振动衰减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封式防振装置,将在与内筒之间加硫成形有橡胶状弹性体的中间筒内嵌在外筒中,将沿上述中间筒的轴向一端部伸出形成的第一凸缘叠合在沿上述外筒的轴向一端部伸出形成的第二凸缘上,并且使上述第一凸缘的周缘部和第二凸缘的周缘部相互铆接固定,在上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多个液室和连通着这些液室间的阻尼孔,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凸缘的根部一侧的拐角凹部,围绕全周加硫形成剖面为四边形的橡胶制密封部,该橡胶制密封部受到该拐角凹部和第二凸缘的根部一侧的拐角凸部的压缩。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液封式防振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上述中间筒的轴向的另一端部向其轴向外侧突出的另一橡胶制密封部是围绕上述中间筒全周加硫成形的,且上述另一橡胶制密封部在上述中间筒轴向上受到上述中间筒的另一端部和形成在上述外筒的轴向另一端部的、向径向内侧弯折的弯折部的压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封式防振装置,该液封式防振装置,把在与内筒(1)之间加硫形成橡胶状弹性体(3)的中间筒(7)嵌入到外筒(2)中;并将沿中间筒(7)轴向一端部伸出形成的第一凸缘(45)叠合沿在外筒轴向一端部伸出形成的第二凸缘上,同时,将第一凸缘(45)的周缘部和第二凸缘的周缘部相互铆接固定,在内筒(1)和外筒(2)之间形成多个液室和连通连接着这些液室间的阻尼孔;在第一凸缘(45)的根部一侧的拐角凹部(41)处,围绕全周加硫形成剖面为四边形的橡胶制密封部(43),该密封部受到该拐角凹部(41)和第二凸缘根部侧的拐角凸部的压缩。因此,这种液封式防振装置,不仅能防止液体泄漏,还能防止降低防振性能。
文档编号F16F13/00GK1584361SQ20041006405
公开日2005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0日
发明者铃木显, 田村信之 申请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