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外壳与端盖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7368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阀体外壳与端盖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电子膨胀阀或类似阀体中外壳与端盖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阀、电子膨胀阀等类似结构阀均由阀体和线圈组成。阀体起到固定阀座、连接内部功能件以及密封内部气体或液体的作用。目前,电磁阀、电子膨胀阀的密封可靠性和作动性是制冷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阀体在工作过程中,受交变压气压力或液压力作用,阀体外壳与端盖的焊接结构和强度直接影响阀的耐压性。阀体与线圈配合的间隙,直接影响线圈产生的有效驱动力,对阀的作动性影响很大。
现有阀体的外壳2′与端盖1′的焊接位置在两者的侧面(如图1所示),在该位置的焊接易于保证端盖1′与阀体外壳2′的垂直度,操作简单,但存在的缺点是对侧面进行焊接,只能采用卧式焊接,下溢的融化金属使外壳外径变化过大,从而增大了外壳与线圈之间的配合间隙,从而降低了有效驱动力,影响了阀的作动性能,因而必须提高线圈的电压来补偿,不利于节能。同时,在侧面焊接过程中,融化的金属容易下溢,使得焊缝不均,降低了耐压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阀体外壳和与其过盈配合的端盖在两者的顶部端面焊接的结构,以保证焊接强度,有效控制外壳与驱动线圈之间的配合间隙,提高线圈的有效驱动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阀体外壳与端盖的连接结构,包括阀体外壳和端盖,其特征是端盖位于外壳内,与外壳过盈配合且两者的端面平齐,外壳与端盖在两者的顶部端面处焊接。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这种连接方式具有焊接强度高,连接可靠的优点;同时保证了阀体外壳的尺寸与外围线圈的合理装配性。
所述的阀体外壳与端盖的连接结构,端盖呈杯状,端面形成凸缘,与凸缘焊接的外壳处设有倒角,由于凸缘的内侧是空腔,焊接时融化的金属会作用于凸缘向内扩胀,有效防止了阀体外壳焊后胀大。
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与端盖的焊接位置在两者的顶部端面处,改变了从侧面焊接的现有方式,而采取从顶部立式焊接,融化的金属填入端面缝隙中,焊缝均匀,保证了焊接强度;同时通过调整端盖与外壳间的过盈量来有效控制外壳与驱动线圈之间的配合间隙,提高了线圈的有效驱动力。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阀体外壳与端盖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阀体外壳与端盖的连接结构,包括阀体外壳2和端盖1,端盖1位于外壳2内,与外壳2过盈配合且两者的端面平齐,端盖1呈杯状,端面形成凸缘,与凸缘焊接的外壳处设有倒角。端盖1和外壳2均有不锈钢材料加工而成,且以内壁、端盖外圆及端面平整为基准,经过过盈配合压装后固定后,在顶部端面的连接处进行氩弧焊接,融化的金属从凸缘与倒角之间的缝隙处渗入,一方面,增强了焊接强度,另一方面,有效防止阀体焊后胀大。
权利要求1.阀体外壳与端盖的连接结构,包括阀体外壳(2)和端盖(1),其特征是端盖(1)位于外壳(2)内,与外壳(2)过盈配合且两者的端面平齐,外壳(2)与端盖(1)在两者的顶部端面处焊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外壳与端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端盖(1)呈杯状,端面形成凸缘,与凸缘焊接的外壳(2)处设有倒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磁阀、电子膨胀阀或类似阀体中外壳与端盖的连接结构。现有的连接结构,为在两者的侧面位置的焊接,外壳外径变化过大,降低了有效驱动力,影响了阀的作动性能;焊缝不均,耐压强度低。本实用新型包括阀体外壳和端盖,其特征是端盖位于外壳内,与外壳过盈配合且两者的端面平齐,外壳与端盖在两者的顶部端面处焊接。采用的这种连接方式具有焊接强度高,连接可靠的优点;同时保证了阀体外壳与外围线圈的合理装配性。
文档编号F16K27/00GK2713261SQ20042003718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9日
发明者张胜昌, 史初良, 吕铭 申请人: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