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931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
背景技术
一般散热器在使用液体来吸取由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源时,由于必须将所产生的热尽快的予以散发,故而在中央处理器的四周均会布设有散热管;而借着散热管的设置,因为吸取由中央散热器所产生之热源而致升高温度的液体则可利用该散热管而尽快地远离热源,以便将高温的液体替换成低温的液体,以能持续地对中央处理器维持散热的功能。
然而,使用水冷式散热器来产生散热功能的结构中,其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在进行散热管维修时,往往会因为散热管之漏水情形而造成整个中央处理器的无法正常工作;更有甚者则是整个电脑将因此而立即无法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内部由于塞体的动作,而足可防止散热管在拔开时所造成的漏水情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管体,其内部设有一可移动的第一杆体;以及一第二管体,其内部设有一可移动的第二杆体,而且该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分别将该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密封。
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管体具有一第一通道以及一第一容置空间,而该第一杆体则是以可移动的方式容置在该第一通道以及该第一容置空间中。
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体具有一第二通道以及一第二容置空间,而该第二杆体则是以可移动的方式容置在该第二通道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中。
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杆体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一头部,而第一杆体的另一端则延伸出该第一通道之外。
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杆体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二头部,而第二杆体的另一端则延伸出该第二通道之外。
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头部的直径是大于该第一通道而小于该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二头部的直径是大于该第二通道而小于该第二容置空间。
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杆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弹簧,且该第二杆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弹簧。
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体尚具有一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三容置空间的内径是大于该第二容置空间。
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杆体上形成一肩部,而在该第二管体的第三容置空间内部则设有一个夹持该肩部的夹扣件。
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夹扣件具有一穿孔以及一锥形口,该第一杆体上形成一挡部,而一推件活动地设于该挡部和该肩部之间,且该推件的端缘面将该锥形口撑开,而且该推件具有一开孔。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还提供一辅助的推件,其主要是设置在第一管体的外壁上,并具有一开孔界定于其上;再者,一夹扣件则是设置在第二管体的内壁中,以可和第一管体上的肩部相结合,以确保第一、第二管体间之稳定结合关是;藉由该推件之插设在该夹扣件的内部后,因为该夹扣件之内俓被推件扩大,所以该夹扣件则会和该肩部相互脱离,而完成了第一和第二管体间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在将管接头拔开时,由于其内部塞体之动作而可自动地将管接头的两部分予以密封,而达到不漏水的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管接头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管接头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管接头的分解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管接头结合后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之管接头欲进行分离时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看图1所示,其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是具有一个第一管体(1),其中,该第一管体(1)上是具有一个辅助的推件(3),以及一个和第一管体(1)以可分离的方式而结合在一起的第二管体(2)。其中,该第二管体(2)内则是具有一个夹扣件(4)。
如同在图2、3所示,其中,该第一管体(1)是为一中空的管体,所以其内部是具有一贯通的第一通道(10),而且尚还有一个和该第一通道(10)相连通,并且亦是设置在该第一管体(1)内部的第一容置空间(11)。一个挡部(12)则是环设在该第一管体(1)的外部表面上,而且一个肩部(13)亦是设置在第一管体(1)的外部表面上,而该推件(3)则是因其界定有一开孔(31)而可以滑动的方式而环设在挡部(12)和该肩部(13)之间。在该第一容置空间(11)中,则设有一个第一弹簧(14)以抵靠在一个以可移动的方式而设置在该第一容置空间(11)以及该第一通道(10)内的第一杆体(15)的一面。该第一杆体(15)的一端是设置有一个直俓大于该第一通道(10)的内俓,并小于该第一容置空间(11)内俓的第一头部(151),而另一端则是延伸出该第一通道(10)之外。基于上述的结构设计,该第一杆体(15)则可在该第一通道(10)以及该第一容置空间(11)中自由于运动,而且由于该第一弹簧(14)之设置在该第一容置空间(11)以及该头部(151)之间,所以该第一弹簧(14)会提供一回复力予该第一杆体(15)回复到其原始的位置。
该第二管体(2)亦为一中空的管体,其内部则是设置有一贯穿的第二通道(20),而且尚还有一个和该第二通道(20)相连通,并且亦是设置在该第二管体(2)内部的第二容置空间(21),以及一第三容置空间(22)。该第二容置空间(21)之直俓是大于该第二通道(20)的直俓,而且该第三容置空间(22)的直俓是大于该第二空置空间(21)的直俓。该夹扣件(4)则是固设在该第二管体(2)的一端,并延伸入该第三容置空间(22)内部,同时,其是具有一穿孔(40),并亦具有一个内缩的锥形口(41)。在该第二容置空间(21)中,则设有一个第二弹簧(24)以抵靠在一个以可移动的方式而设置在该第二容置空间(21)以及该第二通道(20)内的第二杆体(25)的一面。该第二杆体(25)的一端是设置有一个直俓大于该第二通道(20),并小于该第二容置空间(21)之直俓的第二头部(251),以致于该第二头部(251)可容置在该第二容置空间(21)之内,而另一端则是延伸出该第二通道(20)之外,并进入于该第三空间(22)之内。基于上述的结构设计,该第二杆体(25)则可在该第二通道(20)以及该第三容置空间(22)中自由运动,而且由于该第二弹簧(24)之设置在该第二容置空间(21)以及该第二头部(251)之间,所以该第二弹簧(24)会提供一回复力予该第二杆体(25)回复到其原始的位置。
请参看图4所示,其中,可见及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欲相结合时,主要是直接地将具有由第一通道(10)中穿出之第一杆体(15)的第一管体(1)一端直接地插入设置有第三容置空间(22)之第二管体(2)的一端,此时,由于该第一管体(1)的一端直接地插设在该第二管体(2)的一端,该夹扣件(4)的锥形口(41)则会紧紧地扣持住该肩部(13)的缘面。此时,该第一杆体(15)外露于该第一通道(10)的一端则会和该第二杆体(25)外露于该第三容置空间(22)的部分而相互的抵靠,由于第一和第二杆体(15,25)间的相互推挤,而造成该第一和第二杆体(15,25)均分别地会朝向该第一容置空间(11)以及第二容置空间(21)移动;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第一和第二杆体(15,25)均分别地会朝向该第一容置空间(11)以及第二容置空间(21)移动,所以该第一通道(10)则会和该第三容置空间(22)而相互的连通;亦即,该第一头部(151)会离开该第一通道(10)和该第一容置空间(11)的交会点,而该第二头部(251)则会离开该第二通道(20)和该第二容置空间(21)间的交会点。此时,连接于该第一管体(1)的第一散热管(未显示),以及连接于该第二管体(2)的第二散热管(未显示)则会因为该第一和第二通道(10,20)间的相互连通,而形成通路,所以用于散热用的液体则会顺利地由该第一散热管而流至该第二散热管(反之亦然),而达到将由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源予以散发的目的。
最后,请参看图5所示,当欲将该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分离时,使用者仅需将该推件(3)朝向该夹扣件(4)移动,此时,由于该推件(3)之直径较之于该夹扣件(4)稍小,故而该推(3)可轻易地插入于该夹扣件(4)之内,同时,该推件(3)的一端缘面可将夹扣件(4)的锥形口(41)予以撑开,并离开和该肩部(13)相互接触的关是,此时,将该推件(3)保持在将该夹扣件(4)之锥形口(41)撑开的状况下,使用者则可轻易地将该第一管体(1)和该第二管体(2)予以分离,以进行维修或是其他必需的工作。
当该第一管体(1)和该第二管体(2)分离后,该第一杆体(15)则会受到该第一弹簧(14)的回复力,而迫使该第一头部(151)回到该第一通道(10)和第一容置空间(11)间的交点,而关闭该第一通道(10)和该第一容置空间(11)的相连通;同样地,该第二杆体(25)则会受到该第二弹簧(24)的回复力,而迫使该第二头部(251)回到该第二通道(20)和第二容置空间(21)间的交点,而关闭该第二通道(20)和该第二容置空间(21)的相连通,而达到将本实用新型之管接头予以密封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管体,其内部设有一可移动的第一杆体;以及一第二管体,其内部设有一可移动的第二杆体,而且该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分别将该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管体具有一第一通道以及一第一容置空间,而该第一杆体则是以可移动的方式容置在该第一通道以及该第一容置空间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体具有一第二通道以及一第二容置空间,而该第二杆体则是以可移动的方式容置在该第二通道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杆体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一头部,而第一杆体的另一端则延伸出该第一通道之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杆体的一端具有一个第二头部,而第二杆体的另一端则延伸出该第二通道之外。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头部的直径是大于该第一通道而小于该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二头部的直径是大于该第二通道而小于该第二容置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杆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弹簧,且该第二杆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二弹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管体尚具有一第三容置空间,该第三容置空间的内径是大于该第二容置空间。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杆体上形成一肩部,而在该第二管体的第三容置空间内部则设有一个夹持该肩部的夹扣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其特征在于该夹扣件具有一穿孔以及一锥形口,该第一杆体上形成一挡部,而一推件活动地设于该挡部和该肩部之间,且该推件的端缘面将该锥形口撑开,而且该推件具有一开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式散热器管接头,包括一第一管体,其内部设有一可移动的第一杆体;以及一第二管体,其内部设有一可移动的第二杆体,而且该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分别将该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密封。本实用新型其内部由于塞体的动作,而足可防止散热管在拔开时所造成的漏水情形。
文档编号F16L29/04GK2705686SQ200420066968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3日
发明者张国峰, 林哲宇, 张凯雄 申请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万在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