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散热器隔离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040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散热器隔离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散热器隔离体,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置于散热器和车身之间用来隔离其间震动的隔离体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器安装在冷却风扇上,并且随着冷却风扇的运行而震动。上述震动会通过支撑散热器的车身传送到车厢。
因此,为了隔离散热器在散热器和车身之间的震动,需要安装隔离体,从而减小车厢的噪声和震动。

发明内容
在此提供了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在散热器和车身之间安装一个隔离体,用于有效阻止散热器的震动传给车身,从而减小了车厢的噪声和震动。
一种车辆散热器的隔离体包括一个用于插入车身的插孔的柱状插入部分。一个直径比插孔直径大的凸缘从插入部分沿其圆周方向突起。一个直径比凸缘直径小的支撑部分从凸缘上表面突起,并形成用于支撑散热器下部的柱形。一个连接孔从支撑部分穿到插入部分,用于插入从散热器底部突出的装配突起。多个上端开口的气穴沿着圆周方向形成于支撑部分上。多个减震突起沿着圆周方向置于支持部分上。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特性和目标,可结合附图参看以下的详细说明,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隔离体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的隔离体的剖面图;图3示出了隔离体的使用状态;和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看图1和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隔离体30包括一个柱状插入部分34,用于插入车身10上的插孔11。一个直径比插孔11直径大的凸缘32从插入部分34沿圆周方向突出。一个直径比凸缘32直径小的支撑部分33从凸缘32上表面突出,并形成用于支撑散热器12下部的柱形。连接孔35从支撑部分33穿到插入部分34,用于插入由从散热器12底部突起形成的装配突起13。多个上端开口的气穴40沿着圆周方向形成于支撑部分33上。多个减震突起50沿着圆周方向设置在支撑部分33上。
多个气穴40以及减震突起50以固定的距离交替地形成。但是,优选地,可在两个气穴40之间形成2到3个减震突起50。
当从上面观察时,气穴40沿着支撑部分33的圆周方向呈弧形。当从侧面观察时,气穴40的上端较窄,而其中部增大。气穴40下部的宽度逐渐地变窄(见图2)。
减震突起50以半圆形从支撑部分33的上表面突出。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多个副气穴60从连接孔35的外围突出。其它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气穴40与副气穴60共同有效地运行,以吸收隔离体30上的震动。
根据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多个副气穴60在一个假想的环上,其间的距离一定。这样,副气穴60在距插入部分34的底部一定高度处等间距地设置而形成一个圆环。
参看图3,隔离体的插入部分34插入到车身10上的插孔11上,并且通过凸缘32被悬挂在车身10上。散热器12上的装配突起13插入到隔离体30上的连接孔35中,因此,散热器12的底部表面由支撑部分33支撑。
隔离体30被散热器12的重量压住。但是,由于具有减震突起50,散热器12的底部没有完全贴合在支撑部分33上。
因此,隔离体30通过减震突起50和气穴40的构造,极好地从散热器12吸收了震动。由橡胶制成的隔离体30的弹性特性也减少了以上震动。
图4上的副气穴60提高了隔离体30的吸震能力。
从上述可以看出,由减震突起、气穴和副气穴形成的隔离体有效地防止了散热器的震动传递到车身,所以极大地减小了车厢的噪声和震动。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散热器的隔离体,包括插入部分,其为柱状,用于插入车身的插孔;凸缘,其直径比所述插孔的直径大,并从所述插入部分沿其圆周方向向外突出;支撑部分,其直径比所述凸缘的直径小,并且从所述凸缘的上表面突出,所述支撑部分形成为柱形,用于支撑散热器的下部;连接孔,其从所述支撑部分穿到所述插入部分,并用于插入由从所述散热器底部突出的装配突起;多个上端开口的气穴,其沿着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支持部分上;和多个减震突起,其沿着圆周方向置于所述支持部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隔离体,其中所述多个气穴和减震突起以固定的间距交替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体,其中,当从顶部观察时,所述气穴呈弧形,当从侧面观察时,上述气穴具有一个较窄的上端,而其中部增大,并且所述气穴下部的宽度逐渐变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体,其中所述减震突起从所述支撑部分的上表面以半球形向外突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体,还包括从所述连接孔的外围突出的多个副气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体,其中所述多个副气穴以固定的间距排列在一个假想的圆环上。
全文摘要
具有减震突起、气穴和副气穴的隔离体有效阻止了散热器的震动传到车身,因此极大地减小了车厢的噪声和震动。该隔离体包括一个插入部分、凸缘、支撑部分、连接孔、气穴和减震突起。
文档编号F16F1/36GK1715089SQ200510080240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8日
发明者高铉倍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